您的位置 首页 高考

丰富语言经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2019年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颁奖典礼暨观摩课活动讲话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学生学什么最有价值?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材料。这是我去沂蒙山游览看到的一段介绍沂蒙山栈道的文字:“漫步栈道,有龙行天下之豪迈,有平步青云之喜悦,有凌峰潇傲之胸襟,有长庭漫步之悠然,有坎坷曲折之感慨——”有多少语文教师能写出这样文字,一定是凤毛麟角。我为何能这么肯定?因为一般教师包括中学、大学教师的语汇积累都不会如此丰富。文章写得好,和选材、立意、构思以及个人文化素养有关,但写出这样文字的前提就是有非常丰富的语言积累,这是基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否则你即使有这样的想象,这样的感悟,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进一步看,这样的感悟和想象必须有相应的语词为支持,没有这些语词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悟,也不可能如此细腻情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语汇积累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思维能力。一个语汇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有深刻思维,细腻情感的。
前段时间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看到有一道测试教师素养的主观题:一个班学生习作,描写人物外貌有15双水汪汪的大眼睛,9对月牙似的眉毛,18张樱桃小嘴。问学生描写人物为何会千篇一律?正确答案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所以要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其实观察能力不强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语词,没有其他词汇来形容人物的眼睛、眉毛和嘴巴;同时学生也没有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词语的意识,或者说是习惯,习作时不会积极主动地从自己的语言仓库去搜索和提取,所以作文时能够运用的仅有这些少得可怜的词语。首都师大有位博士做过一个调查,她收集了四年级、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若干篇,分析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作文有什么相同的特征。最后研究出一个结论,词汇量是区分学生作文水平的最明显标志。一篇三四百字的文章,低水平作文用的实词仅85个,中水平作文用的实词150个,高水平作文实词使用量超过230个。可见词汇量决定了作文水平的高低。那些写“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的,基本就是那些低水平、中水平学生写的作文,因为他们积累的语言经验太少,即使观察到人的外貌特点,也没有合适的语词来表达,这些学生遭遇的是主要是语言痛苦,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如何化解学生写人千篇一律的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大量积累语词。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思维,要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可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记性好,悟性差,最有优势的是积累语言。儿童阶段最大程度积累语言,可以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思维的深刻、情感的细腻提供物质支持,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人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视多读多背,就是因为语言积累需要练童子功,这是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的。其实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包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佳期并不在小学,而是在初高中以后,甚至是在大学。
最近我提出积累“语言经验”的概念。以前大家一直说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指词语、句子的积累,其实这只是语言经验的一个方面。语言经验还包括运用语言的经验,词语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联结,句和句怎么组合,为何这样组合是对的,那样组合不对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的约定俗成,大多无规律可言,就是凭经验,凭感觉。有些学生为什么词语用不好,句子写不通,因为他缺少词语运用的范型,句子运用的范型,也就是缺少语言运用经验。其实语感也是一种经验,语感不是学理知识,而是对语言的感觉,是一种感性经验。
学习语言运用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会了语言运用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用来指导语言的运用。但是小学阶段是学生书面语言经验形成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应该将丰富学生语言经验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我研究四十多年语文课程教学得出的结论。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多读多背,强调的就是语言经验的积累。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符合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特别是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按照这样的观点,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很重要。因为这是一种学习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可以终身受益。现在语文课上有些教师不重视词语教学,认为深层次的内容理解,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更加重要,这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误读。小学生学习课文,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就识生字、学词语。老师们对识字都很重视,因为不识字就不能阅读不能写作。其实学习词语,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是这个年龄段最有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必须落到实处。
课文中的词语应该怎么教?我们一起分析李文老师上的二年级《小毛虫》这堂课。课一开始老师花了10几分钟时间教生字词语,重点抓得很准,应该肯定。可以讨论的是这堂课教师出示的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大家仔细读一下课文就会发现,课文中有新鲜感、陌生感的词语远不止这8个!还有“新奇、打量、生机勃勃、羡慕、迟疑、与世隔绝、规律、时辰、飘然而起、雾霭”等十几个词语,都是值得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教师关注的是生字组成的新词,这当然不错;但对学生来说,学这篇课文还可以积累更多的熟字组成的新词。学生语言水平有差异,因此值得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其实方法很简单。老师出示这8个词语读一读,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读文章,划出你感到有新鲜感的陌生感的词语,多读几遍,抄写抄写。黑板上8个词抄三遍、四遍,自己主动积累的词可以抄一遍、抄两遍。学生不是有词语积累本吗?让学生自主积累词语,这样教学词语的方法才是最人性化的。这样教学词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习惯:阅读当中碰到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要把它积累下来。有了这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阅读质量能大大提高。
理解词语是教学的第一步。李文老师没有花太多时间指导学生理解词义,而是直接提出“课文写了什么事情,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一说。”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让学生会运用。朗读是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说话是语言输出,要说出小毛虫的故事,需要学生主动建构语言,运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重新组织成连贯的句子说话。学生能够用了,说明他理解了,会用才是硬道理,这是词语教学应追求的最终目标。课后我跟李文老师交流,课堂里教师出示了三幅画:先是毛毛虫趴着,然后再是做茧,最后是变成蝴蝶。如果这堂课就是让学生说三幅画,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来介绍,是否会更加有效?读第一段、二段,先让学生自己准备说第一幅,然后再全班交流。学生介绍的时候,教师要关注:这个同学用了3个词,谁还能多用几个?这个同学用了5个词,应该表扬!这个同学把8个词都用进去了,真了不起,真有水平!用上课文中新鲜的词语说说小毛虫的故事,学生可能就照着原文说。如果教师稍微改变一下,另起一个开头:“小毛虫看到到处生机勃勃——”,然后用课文中的词语介绍小毛虫。这样就创设了一个新的语境,逼着学生重新建构话语。学生主动运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就会产生语言的同化现象: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能大量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他的语言就会发生变化。经常遭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表达质量就会越来越高。表达实践的机会越多,学生的表达就会越来越流畅,语言表达的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理解词义当然也很重要,有些词语考试时会考到,所以还要作必要的指导。但相比之下会运用词语更加重要。比如:“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这句话,其中“既——也——更——”是什么关系呀?学生可能搞不明白,但是会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所以重在运用。其实如果抽出课文中的一个词让老师解释,有些词义教师也不一定能说清楚,这很正常,因为解释词义从事词义学研究专家必须具备的学问。而小学生学习词语重在运用。
二、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
最近网上流传我在第八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发言,发表两天点击量居然超过十万。像这种学理性的文章有这么高的点击率,说明圈内外人士对母语教育是非常关心的。我在这篇文章里发表了一个自以为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前文提到的:积累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我们以《放风筝》这节课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这篇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题目:“课文怎么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的”?曹老师把“写清楚”改成“有意思”,这样一改非常好,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怎么写得有趣,写得有意思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默读、师生对读、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几点写作方法:课文描写了放风筝时的动作;还写了风筝怎么样,放风筝的孩子怎么样。通过这些方法,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语文老师都喜欢抓“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概念性的写作方法,学生认识这些描写方法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价值不大。所以,我主张改换一种思路,从语言运用这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段话里,作者的语言和我习惯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是我不会用?哪些句子我不是这样写的?哪些内容作者写了,我是想不到的?引导学生寻找课文语言和自己语言的差异。比如这段话中的“托”用得好,让学生去比较,如果你写这个动作会用什么词?拿?举?捧?学生可以说出很多。比较一下,这个情境下用“托”更准确;还有“牵”用的好,学生平时都用“拉”着线,“握”着线,“捏”着线你看,课文用“牵”着线,更传神,更准确。这样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不仅认识了一个动词,也细化了学生的概念,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细腻。
再讨论放风筝这段描写。如果孩子写放风筝可能会这样写:“一个小伙伴拉着线,飞快地跑起来,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风筝在空中飞舞,我们快活地叫着,从早晨玩到下午,还是停不下来。”这是孩子们的大白话。怎么让孩子体会课文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比较。作者的写法比我们高明在哪里?学生读一读就能明白:课文分三步写风筝越飞越高,先高过树梢,再飞到空中,后来飞到云彩上。原来课文是分层次写的,写得多细啊!还有课文中的词句,“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这些词语句字写得多棒,比我们高明多了,这才是高质量的语言!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课文中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发现这些差异,才能缩小学生与课文语言的距离,引导学生不断接近高水平语言的表达。当然作家的语言是高层次的语言,但是小学课文中的语言都是很通俗的,大多适合小学生学习。
我们再看课文中写“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那么高!”这里为什么把村里人写进去呢?哦,这样一来烘托了气氛,这是学生想不到的内容。怎样体会课文写得比你高明在哪里?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划,自己去发现,不是听老师讲。孩子发现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把老师的发现直接讲给学生听,其实学生会似懂非懂,甚至稀里糊涂。自己主动发现可以培养学生一种习惯,就是阅读时要发现文章的语言和我的有什么差距,课文语言比我高明在哪里。关注这些差异,才有利于缩小学生语言与课文语言的差距,学生的语文会越学越好,阅读质量会越来越高,语言表达水平也会有长足的进步。其实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高质量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语言由粗变细、由俗变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审美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创造力的培养。
这次观摩活动上的几篇课文,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解读,那么就可以解读出很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比如《猫》这篇课文,“猫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着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抓痒,或是写字的时候跳上桌子来,给你稿纸踩几朵小梅花。”课文用的“温柔可亲”,一般是形容人的,老舍用来写猫,用得多有感情啊!“用身子蹭你的腿”,这个“蹭”字用的很人性化,有一种亲热的感觉。“伸出脖子让你抓痒,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如果你写作业,猫在你稿纸上踩几个黑团团,你也许会大发雷霆,老舍怎么写,“踩上几朵小梅花”,写得多漂亮!这个句子学生是写不出来的。很多语文教师教这段话,关注的是猫的动作描写,其实这段话最有价值是作者如何在字里行间把自己的感情渗透进去的。这是一种语言表达经验。
下面一段“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如果改成大白话怎么写?“它会丰富多腔地叫唤,有时长,有时短,粗细不一样,变化很多。”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四字词语,读起来很有节奏,文章显得很出彩。还有写小猫这一段,“一玩起来不知道摔多少跟头,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再跌。头撞在门上,撞疼了也不哭。”哪一句写得最漂亮?“撞疼了也不哭。”你想得出这样写吗?像这样的文字,只有泰斗才能创造出来。但是小学生也能模仿,因为很平实。
课后我和执教老师交流时,我说这篇文章教学生对比描写其实价值不大,对提高学生语言质量基本没用。如果让孩子能够深入领会作者怎么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情感,怎样提高词语句子把自己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质量更有效。
三、在实践中丰富语言表达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句话:“多读书多积累,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的应用规则。”语文的应用规则怎么教给孩子,最好的途径是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领悟。前文提到的这些句子,学生领会了并不等于会运用。真正要让孩子学会运用,必须靠学生亲身实践。所以语文课一定要设计学生实践的环节。
这里我推荐薛法根老师上的《火烧云》一课(详见我的公众号“小语茶轩”),这堂课传承与发展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将教学目标聚焦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上,对推进我国语文课课程与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很具导向和引领作用。我这样评价这节课:第一,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语言和自己语言的差异,发现怎么高质量地去用词写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第二,采用比较的方法,例举学生熟悉一些大白话语言和课文的语言进行对比,让学生对高质量的语言表达有更加感性的认识。第三,这节课不仅让孩子去体会,还让孩子动笔去写,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对高质量语言表达认识更加真切。
现代语文教学一直是零打碎敲地教学语文知识,这一段抓个比喻句,这一段教个总分总,接下来再认识动作描写等等,同学们懂了就完事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写概念性的知识,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读写方法指导课的倾向非常明显。表面看教的也是语文本体内容,但以概念性知识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背离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学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理解,而是运用,语文能力一定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以老师的讲为主的语文课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法根老师这节课传递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这堂课的目标指向不是语文知识或方法规律,而是聚焦课文语言运用经验,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并且利用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去表达,在表达实践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其实我们在名师课例中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教学设计,比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一课,用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教《杨氏之子》让学生用白话文去写课文内容。这样的表达练习有什么好处?一个是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语词的习惯。
这次活动中《爱如茉莉》这堂课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堂课主要让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细节描写体会爸爸妈妈的“爱”,“爱是妈妈恬静的微笑”“爱是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等等,教师用了很煽情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爱的情感。找出课文中的细节体会爱的情感当然不错,但语文课的目标最终不能落在情感体验上,而是应该落在课文的语言表达上,讨论课文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这才是语文老师最需要做的事。课文是如何通过细节表达情感的呢?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直手紧握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如果改成学生的大白话可能会这样写“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伏在床沿边睡着了。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学生的语言表达大致就是这个水平。课文是怎么描写细节的?课文这些描写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读文章,学生读出的感觉应该不一样。你看“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恬静”这个词用得多好呀,很安逸!其实妈妈是假睡,她没有真的睡着,“恬静的微笑”这个细节写得多好呀。“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妈妈的手”,看出这是一对恩爱夫妻,紧握妈妈的手是因为爸爸怕妈妈有事不肯叫自己,所以会紧握她的手,妈妈动一下爸爸就知道了。这个细节描写包含着爸爸对妈妈的情谊。后面这一句话“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段富有诗意的优美抒情,学生是的想不到吧?哦,原来高质量的语言是这样写的。这样学生就能实感地体会到课文细节描写的妙处。最后老师出示了四张图,让学生找图中的细节。学生确实按图索骥找到了倾斜的雨伞,湿透的衬衣等细节,但我觉得这个环节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浪费:找到细节仅仅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就是让学生模仿课文尝试细节描写,怎么通过你的细节描写表达出人物的情感,亲身体验高质量的语言表达是怎样的,这才是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只教会学生认识细节描写这个概念性知识,并不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质量的提高,语文课不能总聚焦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读写方法策略的指导上,这些当然也要;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应用规律,并通过语文实践运用这些规则,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文课把课文内容当成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常识课、社会课、音乐课、历史课,造成课程性质的异化。六十年代以后语文课抓双基,抓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知识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教学内容是方法策略指导,所以八九十年代语文课注重的是学法指导。现在语文教材把教学策略单独编排为一个单元,直接向学生呈现。其实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强调学习方法策略指导都不符合儿童语文学习规律。小学生学语文不是先明白知识原理,然后再去运用。正好相反,他们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领会知识,明白原理的。而且每个人需要掌握的方法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我经常举《天鹅的故事》这个案例,教师用这篇课文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首先要讲清楚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完整;第二,把经过部分分解开来,这样才能讲清楚;第三,故事要讲得具体,必须抓住关键情节,把细节讲清楚;最后,故事要讲得吸引人,还可以加上想象。老师花了二十几分钟时间指导讲故事的方法,学生明白了怎样讲故事,可是会讲故事了吗?当然不会。学讲故事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讲故事,在讲故事的实践中学会讲故事,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当然教师教的这些方法也不错,不能说没有用,但是每个孩子需要讲故事的方法各不相同的,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同学故事讲不完整,可以提醒他要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的学生讲不具体,应该提醒他要关键细节讲具体;有的同学很会讲故事,可以指导他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可见每个学生需要学的讲故事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花那么长时间去指导孩子讲故事,其实效率很低。如果在学生实践基础上再去指导,会更加有效。
语文课上老师们习惯是一开始就指导方法,把重点放在方法策略指导上,这是不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学生学习语文应该以实践为先,实践为重,在实践过程中让每个孩子自己去体会、去构建学习的方法策略。语文知识是人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接受这些知识也需要以大量的语言经验支持。语言经验越丰富,方法策略教学就越有效。在学生缺少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过度指导方法规律,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这样的教学注定效率不高。
四、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语文课一定要加强朗读。重视多读多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朗读的功能是什么?老师们都认为朗读可以促进理解,实际上朗读最重要的功能是是语言的输入、语感的培养、语言经验的获得。教学每篇课文,重点不在学生读懂,而是应该追求学生熟读,熟到课文中的语言能脱口而出,能张口就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什么很多教师读过《唐诗三百首》但不会吟,因为你不熟呀!只有熟读了,熟到张口就来,才可能会吟。
小学生语言表达必须用词正确,句子通顺,标点符号规范,不写错别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课最应该培养的规范的语言习惯。大学老师最怕碰到怎样的学生?就是句子写不通的、语言规范性很差的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再有学问的教授也毫无办法,因为语言规范需要从小抓起,到了大学已经很难矫正了。
我收集了这次活动习作课上学生交流过的几篇习作,一个学生这样写:“刘某某慢慢走上去,当还未到达时,他脸色已经慢慢变白了”,“到达什么地方”不清楚;“这让我真有些害怕。手缩回来的时候,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个可怕的东西。”现场听过课的老师可以意会,但不在现场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一读就知道这个学生语感很差,这样的学生不是个别的。再看这一篇,这个学生写得不错,字也写得好,但问题还是不少。“刘某某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我看着他,不禁为他担心,当他走到前面”,这几句句子连贯性很差,“走到前面”表达也不清楚,应该是走到讲台前面;“老师让他把袖子挽起来,当老师拿着他的手往里边放的时候”,“拿着他的手”应改为“抓着他的手”;“我似乎听到他的喊叫声,他的手本能地往外缩”,这里的句序应该改为“他的手本能地往外缩,我似乎听到他的叫喊声。”这是个好学生,但语感也不好,有待提高。
如何培养现代的语感?刚才我和老师们研读了《猫》《爱的茉莉》《风筝》等几篇课文,分析了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但我并不提倡语文教师这样去给学生分析,那样的话又会把语文课导入教师过度分析的死胡同。那么应该怎样去教呢?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点拨一个思路,指点学生应该怎么去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个人或共同体去认真研读,细细体会,交流自己或团队的发现,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学生的感悟与老师的感悟可以不同,很可能会感悟出老师没有感悟出的内容,这很正常。千万不要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让老师代替孩子去感悟体会,这不正常。关键是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种意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个更重要的做法就是提倡学生多读多背,读懂读熟,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最好熟到脱口而出。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写过一段很深刻的话:“我们的老师辈,不管是文科、理科、工科的老师,语文程度都相当高,语文能力都相当强,其主要原因正是他们大多在私塾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我们今天要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值得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做法。遗憾的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抛弃了老祖宗的做法——传统书声琅琅的画面也逐渐消失,其后果是不再让孩子大量接触汉语书面语,这样,孩子如何能从小积聚汉语书面语语感?”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最大的学习价值是什么?不是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也不是课文中包含的语言知识、读写方法规律,而是课文中的语言运用经验。现代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的恰恰是这个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误以为教学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实错了!这一年龄段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通过熟读课文,熟悉课文语言,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这是我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宣传的一个观点,希望能够引起老师们的充分重视!。
积累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课要重视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运用语言经验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教语文,语文课不会越教越复杂,只会变得更加简单。我非常慎重地提出: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汇,在实践中学会遣词造句,积累语言运用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希望这个观点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思考。谢谢大家!

(李文名师工作室整理,吴忠豪审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