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复读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的运用训练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人说主要应从作文方法入手,因此侧重教学作文的方法;有人认为小学生作文没有材料可写是大问题,因此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也有人说小学生作文主要是语言表达问题,肚子里有货,但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写出来的文章词语贫乏,句子不够通顺,等等。
为此,有人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同一题目写一篇作文,将一个班级拆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加以指导。第一组着重指导作文材料,主要解决材料问题,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可以选哪些材料;第二组着重指导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这篇文章可以运用学到过的哪些写作方法;第三组学生老师不作指导,只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写作时可以运用的语言(包括词语和句子)。结果教师批改时发现,第三组同学作文得分最高:材料基本正确,写作方法运用也大致得当,最突出的是作文中的语言比较好,尽管有些同学句子不够通顺,但老师提供的一些语言材料学生都能努力用进自己的作文中。相比之下,其他两个组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语言问题,表现为词语贫乏,文章里大多是平时用熟了的简单的句式,语病很多。
这个实验由于样本太小,不一定有统计的意义,但它可以说明: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不是材料,也不是方法,而是语言。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语言表达好的学生作文一般都比较好,语言表达不好的学生作文往往也不会好,这几乎成正比。其实,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评价不高,其批评焦点也是集中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比如字写不好,作文写不通顺,词汇贫乏等等;而对“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写作方法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写文章“不会选择材料”之类的批评却鲜有耳闻。
问题虽然出在学生的作文上,但是其根子却应从语文阅读教学中去寻找。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000年新大纲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些认识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和作文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阅读课和作文课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不成文的分工:阅读课读课文,侧重于“理解语言”的训练,而作文课则是写作文,侧重于“表达运用”的训练。
这样的分工,从表面上看很合理:学生阅读课文时理解了课文的语言,也学到了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然后在作文课上加以运用。阅读课和作文课形成互补,从理解到运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的过程。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个学习过程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即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然而实践证明这只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并且很难实现的假设,因为“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人掌握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级。语言学家将能够理解的语汇(包括词和句),称为“消极语汇”,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
依据现行教材估计, 小学生学过的课文在300篇以上,其中的词汇量不会少于7000个;至于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到底有多少,限于目前对句子的研究水平很难正确估计,但是一般来说,这些文章中应该包括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常用的句式。按理说,一个人的词汇量达到了7000个左右,又熟悉了300篇文章中出现过的各种句子,他的语言水平应该可以达到相当的程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不少学生读到小学毕业,他们运用语言的水平并不令人满意。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作文,用来用去都是儿提时代常用的一些最最简单的词语,一些大白话式的干巴巴的句子。一些书面色彩浓些的词语和丰富多采的句子,学生能够自觉地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的少之又少。问题就出在他们对课文中学到词语和句子的掌握很难自然而然地转变为“积极语汇”,因而造成“积极语汇”数量严重不足。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言,从“能理解”到“会运用”,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次很大的飞跃,必须化大力气才能实现。而这正是语言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盲区。如何使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消极语汇”转化为他们的“积极语汇”,正是语文教学必须研究解决而又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生语文表达能力久久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要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语言,并且从“能理解”的“消极语言”外化为“会运用”的“积极语汇”,从教学的视角来看,中间应该安排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也就是说,教师先在课堂内模拟一个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新学到的语言材料(包括词语和句子),为学生今后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独立地运用这些新语言搭一级台阶。这个环节对众多中等及以下的学生特别有益。
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工作应该安排在阅读课还是作文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阅读课能够而且必须承担起这一项任务。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掌握这种工具的过程不象掌握数理学科的知识那样呈线状递进式,可以整理出比较清晰的发展轨迹;语言工具的掌握是呈面状扩展式的,它是通过对新语言(主要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和句子)的不断理解,不断积累,不断运用,逐步扩展,渐进提高的。50年代中期语文学科曾经引进苏联语文教学的经验,搞“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图按照语文的知识体系来构建汉语教学的体系,形成比较科学的语文知识教学的序列。可是实践证明这条路很难走得通。原因很简单,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工具性学科就必须按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强调运用。“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而“工具”是会不会的问题。
从儿童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分析,大致可以分出三个环节:
不理解→ 理解 → 能运用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从“不理解-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而从“理解-能运用”是第二次飞跃。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证明,而第二次飞跃的难度显然远远超过了第一次飞跃。
掌握语文工具的关键在运用,评价人的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运用能力。因此,语言的“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又是学生掌握语文的难点,其教学时间和教学力度至少应该等于、甚至应该超过理解语言的教学。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按照儿童心理和语言学习的特点,把语言的运用训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
如果说,传统语文教学是以积累为重点到话,那么现代语文教学走上了以理解为重点的路子。它的失误在:在学生读懂领会文章以后,没有没有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运用”上化时间,抓落实,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所谓的加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规律的分析上,试图从学生能够读懂的文章中寻找学生读不懂、不理解的地方。所以有人戏说:什么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就是将学生读得懂的文章,教到学生读不懂。然而在学生学习的难点“运用”方面,则主要采用“无师自通”的方法。即使是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一些偏重于语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也往往停留在分析理解上,而不进一步提出运用的要求。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教学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甚至在一些省市级包括全国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课上,都很少见到扎扎实实的运用表达的练习。语文课文中学的词语理解了,读过的句子意思领会了,教师似乎就认为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少想到再去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生动的语言(词语和句子)。
由于阅读教学没有按照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没有在“理解-运用”第二次飞跃上狠下
功夫,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儿童语言学习上严重的不到位,这是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也是学生语文表达水平难以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

应该承认,学习语言和学习其它知识有所不同,语言学习有一定的滞后性,学过的词语句子并不一定要求学生马上会运用,一些不常用的词语,一些难度较大句式,应该先让学生理解,等到以后学生多次接触了,再要求运用也不迟。但是,一篇学完课文,除了生字要求当堂巩固以外,总应该有一些常用的词语,一些实用性较强而学生不会运用的句子,让他们当堂练一练,用一用吧。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而能够运用,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促进积累。
语文教学中,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语言重组型的表达练习。就是将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根据教师的要求重新加以组合进行,以完成表达任务。比如教师提出写一个人,那么学生就将自己掌握的语言材料根据写人的要求加以组合,写一个人;要求写一次活动,那么学生还是将自己已有语言材料重新加以组合,写一次活动。这类语言重新组合型的练习,对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是有效的。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在表达运用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基本没有新的增加,原来掌握多少语言材料,练习完成后掌握的语言材料还是那么多。
2、语言扩展型的表达练习。就是运用一部分新学到的语言材料,根据教师的要求加以组合,以完成表达任务。
比如课文《威尼斯小艇》结尾一段描写威尼斯的夜晚,写的美极了。一位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簇拥、摇晃、渐渐沉寂、停泊、静寂笼罩、沉沉地入睡”等词语,来描写一段上海外滩夜晚的景色。
这个练习和原来的造句练习相类,但是要求运用的是一组词语。
还有一位教师曾经根据课文《列宁和卫兵》一课的开头设计过这样一个练习。课文开头是这样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他要求学生用上这句话,描写一下早晨走进学校看到的情形。结果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清晨,我走进学校,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教学大楼上。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美丽的校园里。
清晨,我来到操场,阳光透过薄雾,金色的光辉洒在宽阔的操场上。
做这类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新学到的词句,通过运用,不仅能加深对这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促进学生的记忆积累,并且为学生今后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独立运用作了铺垫。
通过以上对不同类型的两种例子的分析可以发现,作文课的表达训练侧重于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的重新组合,其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扩展学生语言积累,增加学生语言材料。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最佳期,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因此语文课迫切需要安排目标指向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扩展学生语言材料的表达训练。而这类练习安排在阅读课中似乎更加合适,换一句话说,只有阅读课才有条件也有可能承担起这个任务,才能填补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学习上存在的这一盲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