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问题少女李哪吒

前两天,我带娃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是个好片子,其制作之精良,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也超出了前几年的《大圣归来》。画面非常燃,叙事节奏也很好,语言设计也很精心。作为一个商业动漫,我在豆瓣上给它打4分。不打5分,不是怕它骄傲,而是因为它的故事没讲清楚。
片子看完了,我也没搞明白哪吒是个什么样的人。
01
《魔童降世》和《封神演义》里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如果单从故事本身的震撼力来说,《封神演义》要高出《魔童降世》至少一个数量级。
《封神演义》没有《魔童降世》里那么多温情脉脉的矫饰,也没有多少三观上的顾忌。它是一个赤裸裸的张扬和反抗的故事。
先说张扬。《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对于陈塘关人民的死活,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他脑子里也没有什么善恶观念,什么替天行道,什么斩妖除魔,他也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就是想要张扬自己的生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比如他一箭射死了石矶娘娘的徒弟。这是误伤,也不能全怪哪吒。可是等他爹李靖带他去赔罪,哪吒是怎么干的呢?他见了石矶娘娘的彩云童儿。人家也没招他惹他,哪吒却忽然觉得“打人不过先下手”,上去就是一乾坤圈,打得彩云童儿“在地下挣命”。
这就是蛮不讲理啊。对打死一两个陌生人,哪吒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至于反抗,那就是对他的父亲。《封神演义》里的李靖是个完全不中用的父亲,管教孩子没能力,碰到事情没担当,而且书里说的很清楚,李靖“有恨儿子之意”。父子关系很紧张。
等到龙王杀上门来的时候,哪吒忽然爆发,说“一人做事一人当!” 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给父母,就这么自杀了。
这个举动并不是救父母,而是一种很张扬的反抗,而且我相信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潜在心理:
“你们不是天天说我生了你如何如何,我给你生命如何,早知如此我不如不生你blahblah,那好吧,我把骨肉都还给你,从此我们两不相欠!”两不相欠之后,他就真的和父亲反目成仇,见面之后,“拔枪就刺”!这个故事没有多少道德上的婆婆妈妈,有一种血淋淋的残酷。

其实,你看古代小说,就会发现,古代人其实心肠远比现在人为硬。他们想讲大道理的时候,可以说出一套套的大道理,但是真要讲故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没有现代人处处小心的道德感。水浒传里的李逵活活劈死小衙内,不妨碍他是好汉。哪吒滥伤无辜,不妨碍他是个英雄。
这是古人和现代人的不同之处。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故事反而有一种残酷的真实感。
就像《封神演义》里的哪吒,他没有那么多零零碎碎的道德感,没有三观上的正与不正,没有善与恶之间的抉择。他就是青春期心理的肆意投射。心里的冲动,心里的愤怒,心里的狂躁,都通过这个形象释放出去。
这个哪吒,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他是很清晰的。
02
《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我就搞不清楚了。编剧似乎想要展示哪吒的心理发展路线,但这个路线有点混乱,使得哪吒的形象显得暧昧复杂。
这个哪吒身上有一种先天的恶(魔丸)。如果这种恶不被压制的话,他会杀父杀母,变成一个嗜血狂魔,所以必须用乾坤圈把他给束缚住。但是束缚太厉害的话,他来自于本能的力量又会会被削弱,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制衡点。
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其实在现实中很多人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说孩子都是小天使,那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有些孩子先天就是比别的孩子要恶一些。他们更缺少移情能力,更喜欢使用暴力。这种孩子比例不是很高,但确实存在。
这样的孩子需要压制,但是过度的压制确实又会泯灭他们的生命力,这里需要一个平衡。
我觉得这个剧情设计是很好的出发点,从这里可以延伸出很多有张力的故事。可是编剧没有这么干,把它轻轻放过了。所以整个看下来,你没感觉到哪吒身上有什么恶。他成了一个披着狼皮的羊。魔丸附体,结果附体出一个好人,那这个魔丸有个屁用啊。
但是哪吒真是好人么?可能也未必。他其实没有很执著的善恶观念。比如陈塘关的人是死是活,他并不是很关心。他更关心的是陈塘关的人是不是理解他,是不是知道自己其实是个抓妖怪的大好人。
这个片子里反复地强调“偏见”,整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反偏见。其实换成《封神演义》里的哪吒,这一切根本就不叫个事儿。那个哪吒内心极其强大,极其自我,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而《魔童降世》里的哪吒,却极度渴望别人的认同。
他周围的环境都说“斩妖除魔”是伟大的,所以他就想当个斩妖除魔的大英雄,让大家都敬仰自己。如果他周围的环境都说当个妖怪、兴风作浪是伟大的,那他可能就去兴风作浪了。这个故事讲的并不是一个努力向善的故事,而是一个努力融入某个集体的故事。这样讲故事其实也没问题。
这个世界上,本来绝大多数人都是哪吒这个样子。他们向善,本来向的就是“大家认为我很善”。至于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并没有特别执着的观念,而是是受环境和集体的影响。这是人间的常态。
但是这样讲虽然很诚实,但是毕竟摆不上台面,所以《魔童降世》把善恶抉择与打破偏见、父爱亲情混在一起讲,故事就有点乱了。
就像哪吒的心路历程,实在很难复原。尤其在最后那段,他知道自己是魔丸了,一怒之下走了,然后知道父亲的牺牲,然后又回来救他们。但是哪吒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想对抗什么天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略显中二的话,对哪吒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显得酷燃以外,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他是说自己虽然是魔丸降世,照样可以不被雷劈呢?还是说自己虽然是魔丸降世,也可以做一个好人呢?如果是前者,他不该束手待毙地等着雷劈,反而是敖丙反抗了。如果是后者,整个片子里哪吒又从来没有思考过何为善,又何为恶。他没有选择过,是乾坤圈替他做了选择。
既然编剧设定了灵珠和魔丸的背景,那这个故事的核心不该是打破偏见,而应该是自由意志对善恶的抉择。
那才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讲述。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片子情节是流畅的,但是主题和情感是混乱的。
04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来我忘了一个人物,那就是敖丙。敖丙这个人物就不用仔细分析了,这就是个倒霉蛋。
如果用现实生活去套的话,敖丙的故事大约就是这样的:
敖丙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区。这个村子所有人都姓龙,所以被称为龙家村。他家只有三间东倒西歪的破草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龙敖丙的爸爸读过几年书,给房子起名叫“东海逍遥居”,就是就是个破草房。
敖丙成绩很好,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是没有路费和学费。全村人把他当成唯一的希望,你凑一百,我也五十,凑了一笔钱,供他上学。父亲和村长站在村口对敖丙嘱咐说:一定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考上个公务员!全村就指望你了!凤凰男龙敖丙带着全村的希望上路了。
这时,他碰到了问题少女李哪吒。哪吒一嘴烂牙,画着烟熏妆,又抽烟,又喝酒,又飙车,又打架。但她是个好女孩。
在夕阳下,龙敖丙和哪吒踢起了毽子。每踢一下,敖丙的心就颤抖一下。李哪吒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丙丙,来吧!
敖丙一到party,就看见哪吒磕了药,抡着膀子,追着爹妈大打出手。敖丙用了全身的力气才抱住了哪吒。可是李哪吒的爸爸不乐意了,说:你凭啥抱着我闺女?你有房有车么?敖丙说:我有一颗灵珠般善良的心!李靖说:你有一颗灵珠般的心,可是我闺女有限量版风火轮皮鞋,超级无敌带钻乾坤圈,人肉带回的巴黎老佛爷出品混天绫!而且我闺女虽然抽烟喝酒吸毒赌博混太妹,但她是个好女孩。
这个时候,外面警察的喇叭响了:李哪吒,李哪吒,你已经被包围了!你的同伙已经把你供出来了!放下幻想,立即投降,争取宽大处理!敖丙骑上摩托车,带着哪吒,冲出警察的包围。
李哪吒坐在后座上,说:想抓我?没门!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夜色中,摩托车绝尘而去。敖丙知道:自己这辈子也当不上公务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