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胃病经年不愈只因不识这个千古名方!

中国人谋生叫“糊口”,
工作叫“饭碗”,
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
混得好的叫“吃得开”,
可见,吃,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第一重要!
煎、炸、蒸、煮、炒
论美食,我们大中华理应排第一
但是,问题来了:
数据显示,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
我们俨然已经成了全球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HP)
在医学研究历史上,幽门螺旋杆菌(HP)的发现可真是历经艰辛,还好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1875年,德国就发现有类似的螺旋菌的存在,可是没有坚持研究下去,直到1979年Marshall和Warren继续着手研究,但之后的21年里,由于当时都认为细菌不可能在胃液存活,他俩的发现一直是业界的笑话,最夸张的时候,Marshall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螺菌的培养液喝下去,把自己作为实验,总算熬到2005年,Marshall和Warren最终因这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自从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炎的病因后,西医治疗胃炎和溃疡的理论转为抗菌疗法,采用简单的抗生素即可以大大提高胃炎和溃疡的治愈率,但现代医学治疗过程较长,需长期服药,我们都知道西药不同程度的存在毒副作用,且易产生耐药性。
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用抗菌疗法吗?其实未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特别是:中国人不是分餐制,今天灭了,明天又来了。
?没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大中国,
胃病就全靠忍了吗?
我能忍,仲景绝不会忍!
2000多年前的的祖师爷张仲景,没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他将胃脘胀满、泛酸、恶心、胃中嘈杂、胃痛等症状称为“心下痞”,用了一张非常经典的方子:半夏泻心汤《伤寒杂病论》后人用之,屡试不爽,成为一张千古名方!
半夏15g
黄芩9g 干姜9g 黄连3g
人参9g 炙甘草9g
大枣4枚
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
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
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
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
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
我们严肃解释一下这个痞字,这里的痞当然不是痞子流氓的意思哈。
痞通否,脾胃在中焦,是气机升降的主要场所,脾胃气虚则升清降浊能力肯定下降,气机阻滞——称之为痞。
痞:参考释义——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

病案:治好了胃病,同时失眠也好了
2017年4月6日初诊
王某,男,45岁
主诉:胃脘饱胀、恶心、泛酸10年余。
病史:食欲正常,但进食不多即感饱胀。失眠近5年,难入眠,早醒。大便一日两次,第二次溏薄。早上刷牙时有恶心感。舌苔厚腻,有齿印。脉沉细。
处方:制半夏9g,川连5g,干姜5g,炙草6g,红枣6枚,黄芩9g,广陈皮9、茯苓15,白花蛇舌草15、紫花地丁、凤凰衣7剂。

2017年4月18日二诊
饱胀感、失眠均好转。早上刷牙恶心感本来每天有,现一周只有两次。大便、舌苔厚腻减少半,脉如前。
处方:守12月16日方,改制半夏9g、干姜9g,7剂。

2017年4月30日三诊
食量增加,进食后无饱胀感,眠安,大便较前成形。无恶心、泛酸感,近年来性功能下降。舌苔略腻薄,有齿印,脉沉细。
此后,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用仙灵脾、肉从蓉、仙鹤草等,性功能恢复正常。胃痞、泄泻、失眠、刷牙时恶心感等症亦均再未发生。
?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病,化源不足,且久病成虚;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故脾虚湿热型胃炎极其常见 ,特别是上海5-6月份天气气候炎热潮湿,最近这种类型犯胃病来找我又比以前多了不少。
就半夏泻心汤来说,有的是不寒不热,不虚不实,如胃胀,有的是虚性寒性症状,如口淡不渴,舌胖大有齿印、舌质淡,苔白,脉缓,吃了凉的容易发病,有的是热性表现,比如口干,口粘,口臭,舌红,苔黄,喜欢贪凉饮,有的人虽然舌淡而胖,但舌苔黄腻,有的舌质红而舌苔白,病情会呈寒热和虚实交杂的状况,所以才会存在进一步辩证和药物剂量的考量,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看到这里,你要问我,那可不可能:
脾胃湿热导致的胃病治好了,会不会顺带把湿疹也治好了?——bingo有可能哦,我是认真的 。
-推荐阅读-
这个病让孩子有苦难言,
让家长抓狂,拿下它必须里应外合!
医案:如何用参苓白术丸治好十年反复发作的湿疹 ?
治个黄褐斑 , 为什么把月经一起治好了
“白头发拔一根长十根”,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人生路上你是否已经气血亏虚,
不用问了符合三点必定是了!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