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情系客家围屋

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朱海明
广东梅州作为客家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位列“客家四州”(梅州、汀州、赣州、惠州)之首。
而客家围屋(围龙屋、围屋、客家围)又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
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客家围屋就相当于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只是形式有所不同。大的可以住几百人,小的也可以住几十人。
客家围屋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都是建高楼大厦了,以前的围屋越来越少了。
广东梅州市下市黄屋(就是黄姓围屋)是典型的客家半围屋的代表,我曾经在那居住生活了十几年,伴随我度过整个童年少年时光。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尤以黄屋的大禾埕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1—
小时候,我居住的梅州市下市黄屋,是典型的客家半围屋的结构。其有上下禾埕,正门,上下厅堂,上下天井,两边是规范的上下横屋,几十间房屋就建在横屋的两侧依次排列,在屋的后头则是呈半圆的花头背并由围墙围住,屋的前头则是一口大池塘,整个黄屋古朴典雅,端庄大气。
今日黄屋的下厅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黄屋居住着几十户上百多号人口。
说到几十户人家的住房安排,倒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大家的房间并不都是按照单元顺序而排列的,而是有的人的主房在上横屋,次房则在下横屋,厨房又隔了好几间。
比如阿婆家,阿婆的房间在上横屋,房间正门对着上下厅之间的天井,后门则对着上横屋的小天井,从座次和方向上看这无疑是个好房间;但阿公的房间则安排在下厅的左侧且面积很小,而厨房又坐落于下横屋。
别人家好多也是这样的,但也不全是,也有相对固定于某个位置的,比如豪叔婆家、用叔公家等就相对住得集中一些。
这样,虽然人们在起居生活方面似乎有些不便,但却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想不亲热都没办法。
大清早起来,从阿婆房间走到厨房去,就要经过国昌哥家、妙叔婆家、豪叔婆家等,厨房隔壁又能看到红叔婆家人进出,大家见面互致问候,有话则长说无话则短说,又客气又自然,气氛相当融洽。
客家围屋的这种居住方式,极大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往来,并不断地维系和加强着客家亲情,同时大家的房屋既错落有致又搭配合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上代人乃至上上代人就是这般居住生活的,而笔者认为这正彰显了老祖宗的聪明智慧和巧妙安排,让居住在围屋的亲人们,保持密切联系和谐共处。
客家人的亲情之所以能代代相承和维系,客家围屋的居住方式不得不说其有合理之处。
当然,维系亲情也不仅仅限于房屋的错落有致,门前的大禾埕也是我们客家人出入、齐聚交流、谈天说地的好地方。
客家围屋
—2—
大禾埕也叫大禾坪,就是屋前或围屋里面空畅的可以供晒粮食的地方,也是大家出入房子的地方。
昔日黄屋宽敞明亮的大禾埕让我记忆犹新。
黄屋大禾埕分成上禾埕和下禾埕,以禾埕外沿石阶为界,从大门至石阶这一段为上禾埕,从石阶到屋外池塘边这一段为下禾埕。
整个禾埕坐南向北大概有300多平米,上禾埕外沿的石阶,供人们就坐闲谈之用,石阶中间则是人们出入的地方,大约有2米多宽并通过3、4级台阶下到下禾埕去。
禾埕正对一口大池塘,池塘对面的房屋清晰可见,尤其是标志性建筑恬生小学最为明显。
据长辈们回忆,恬生学堂是黄家十六世的恬生公兴建的,满清初期至民国一直是黄家的私塾,听说黄遵宪前辈就是在那里学成的。解放后恬生学堂收归公有改为县人民小学的分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屋居住了二十几户人家有上百号人口,每天进出黄屋都必经大禾埕。
当年外公和孙子孙女们
大禾埕也是黄屋人最喜欢呆的地方,尤以早上和傍晚时分最为热闹。
早上,老人们在上禾埕石阶上坐一坐,说说话,聊聊天,妇女们从河边洗衣服回来在这里歇一歇,从对面卖柴坪买菜回来的也在这停一下,大家有说有笑。
有的老人坐在门口对着池塘发呆,其实就是打发日子,有的老人坐在那等着邮差,盼着远方亲人的书信和寄来生活费。
上午九点一过,上禾埕就成了各家各户晾晒衣服的好地方。
到了傍晚时分,来禾埕上的人就更多了,放学回来的小孩在那打闹嬉戏,还有的小孩搬来小板凳,围在石阶旁做起功课来。下班回家的大人们坐在那聊天,还有的干脆将饭碗端到禾埕来边吃边聊。
特别是在盛夏的晚上,大人小孩都手拿芭蕉扇、葵扇、纸扇等坐在椅子上、石阶上扇风纳凉,聊天说话,谈论的话题无非就是家长里短,天南地北。
夜深人静时,人们常常或三三两两或独自坐在禾埕边的石阶上,一边遥望无垠天际,一边憧憬未知明天!那时条件虽然艰苦物质生活匮乏,但大家精神上还是愉快的,邻里之间非常和谐。
这就是客家围屋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大禾埕给我留下的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客家围屋
—3—
当时,居住在黄屋的几十户人家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外地学习工作的。
我母亲有八兄妹,在省内和省外工作的就有6人,森叔公和用叔公家也有很多人在外工作。
这种情况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好政策,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只要认真读书,取得中专以上文凭,就能找到工作而且是国家统一分配。
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我们客家人崇尚好学,勤奋刻苦,立志报国,四海为家。
黄屋有这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每年都有一些人回来探亲或度假,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小伙伴们最高兴的时候了,除了能吃到糖果点心外还有外地的一些土特产食品等,可是解了口馋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那时国家建设各方面条件还很落后,尤其是交通极为不便,外出工作的亲人是很少回来探亲的,加上人们的思想觉悟、奉献精神、组织观念以及生活条件、家庭负担等因素,有的人两三年也回不来一次,甚至更长的时间难以探亲一次的。
所以,不管哪家有亲人从外地(外省)回来探亲度假,黄屋都会热闹起来,跟过节似的。尤其是到了亲人探亲完毕要离开家乡时,那气氛更显凝重甚至有些揪心。
家里凡是有亲人要出远门(到广州),最忙最累的人当属阿婆她老人家了。
当年阿婆居住的房间
头天晚上,阿婆就忙着备菜料,下半夜三点,就要起床点火生炉煮饭烧菜了。
她常说,人家出远门坐一整天长途车很辛苦的,只有吃饱肚子才不会挨饿受冻,而且只能吃干饭才不会老想着要小便。
不到四点,她又赶忙一个一个房间叫人起床赶紧吃饭上路。
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加入到送亲人出远门的行列中,感受亲人离别的心酸和无奈。
朱海明(右一)与父母合影
那时出门连人力三轮车都见不到的,从下市角步行走到上市汽车站,最少也要50分钟,一路上人们紧赶慢赶,肩挑手提,我常常想起素姑总是用扁担挑起行李走路的样子来。
街上昏暗的灯光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声狗吠声和公鸡的打鸣声,再就是人们走路的“嚓嚓”声了。
好不容易走到汽车站,大人们赶紧办理托运手续,焦急的等待发车令。
只听铃声一响“旅客们,乘坐到广州第一班车的乘客请带好行李到检票口检票上车了”。于是大家赶紧往检票口走去,一边说着互相叮嘱的话,一边不由自主地流着眼泪,那场面看着都心酸。
望着亲人远去的背影,心想亲人啊,何时才能回来梅县回来家乡回到黄屋呢!
走出车站,天才刚刚蒙蒙亮,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时光轮回,岁月蹉跎,如今改革开放都四十年了,交通发达,大巴,高铁,飞机到处都是,人们出行极为方便。
但人们总是忘不了那曾经的岁月,曾经的苦难,曾经的不便,甚至留恋起那“车、马、邮件都慢”的简单而朴实的生活。
—4—鹰眼观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客家围屋,作为客家民居的主要形式,也维系了客家人诸多的真情实感和美好记忆。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或“族群”,客家人信奉勤俭,注重知识及教育,客居世界各地而不忘本。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为华夏历经岁月之瑰宝。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不息,得益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民众坚韧顽强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勇气。他们推翻了一个个腐败的政权,在历史的夹缝中,埋下了一颗颗各具特色的种子,开出了一朵朵绚丽的花,从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根和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万物万事皆如此。点在看,分享朋友圈交流、投稿请加微信(15953227201)
本文公开资料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