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散文界】杨运鹏:再访中英街

中州作家文刊立足中原沃土,放飞文学梦想关注
【第92期】
图片选自网络

再 访 中 英 街
广东深圳 杨运鹏

中英街虽然是深圳一条非常小的街道,长不过250米,最宽不到七米,而且还受到海关的入境限制,但她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的人文景观和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而闻名中外,每天都吸引着十多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和游玩等,都吸引着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也是最吸引我的中国街道之一,她像我那心爱的内乡夏馆街、南阳石桥街、南阳城内河街、邓州伊斯兰街、开封顺河街、西安回坊、北京牛街、喀什老城、广州光塔街等等一样常常令我心驰神往。
虽然去过中英街十多次,但每次去都是流连忘返,都是感慨万千,也都是受益匪浅;虽然2011年秋至2018年春,我返回南阳上班了,但也仍然日夜思念她;2018年9月24日中秋节单位放假,我又借机欣然前往,归来有感;而作为一位中国穆斯林的我这次再访的最大收获是,感到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时时刻刻都在脑海里萦绕,也感到那阵阵的警钟声时时刻刻都在耳边响起,中英街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弱民就被欺,而国强民才能幸福安康,也证明了只有伟大的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富强,也只有中国强,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可能实现。


2018年9月16夜至17日夜深圳所遭遇的山竹台风是我在深圳工作十多年中所见到的最强有力而又最具破坏力的台风,中秋节上午去中英街的路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被刮倒的围墙、被吹断了头的树木和被连根拔掉的大树,我生怕中英街北口那棵高大的古榕树也被刮倒,谁知过了沙头角海关,站在海关大楼台阶上焦急地远望,就看到了那棵大榕树仍然巍然屹立在街口,许多游客仍然围着那树在观望在乘凉在拍照,走到榕树旁,看到树下那口古井仍完好无损,顿时温暖如春。

中英街啊!我又回来了,八年不见,你还认识我吗?我亲切地走到中英街界碑前,抚摸着正面书写着“中英街界碑”、背面书写着中英街来历的界碑,像抚摸着一个老朋友,像抚摸着一部厚重的有关中英街的历史教材书,也像抚摸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云烟,让我一下子触景生情。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与你分别已八年了,而眼前那蜂拥而至的游客,那从界碑向前延伸的狭窄的街道,那街道的东边高楼房和西边的低矮房屋,那西边属于香港而东边又属于深圳的中英街,都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也都是那么亲切而又诱人,让我顿生久别重逢之惬意。而那界碑东边桥头街的牌坊看去仍然气势恢宏,那“桥头街”和那牌坊两边的“月悬海角千载长怀故园情,日出沙头百年不离游子梦”对联在阳光下仍然熠熠生辉,这幅长联反映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中英街上当地居民对中国的无限热爱,也表达了所有中国人民与海外华人对中国的无限热爱与对中国富强的渴望。

沿着桥头街东行,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张贴着宣传画报,图文并茂,介绍着全国学雷锋模范陈观玉女士爱国、经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学雷锋等先进事迹,记录着吴泮池老人的回忆录,记录着多元文融合的沙栏吓村村史,记录着彭英老人参加广东东江纵队为广东乃至全国解放而战斗的故事,也记录着中英街的古今变化,这些都是我过去来游览时没有见到的,真是可喜可贺的。而从文字上大力宣传中英街的古今变化,是对浓缩着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变化的中英街的最好介绍,以便让世界了解中英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让中外游客对中英街的历史一目了然。不远处高楼对峙的小巷里的那棵根系发达的古老榕树仍在,只有个别枝条被山竹台风折断了,而她那向四面延伸的枝条枝叶茂盛,真像一把巨型伞挡着太阳,几位老人正在树下乘凉,悠闲地聊着天。
继续向前走是宽阔的街心公园,公园内体育设施齐全,有几位老人正在散步,几位清洁工人正在开着机器修剪因台风吹倒的树木,我在公园内散步后便转向中英街而去;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越往前走,雨越下越大,不得不在一家商场里避雨;谁知这雨很快转成倾盆大雨,一个钟后,雨终于渐渐停止,避雨中,我借机与姓吴的几位当地老人交谈,结合我的所见所闻对中英街的来历、古今变化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沙栏吓村管辖的中英街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挑起了鸦片战争,之后又与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依据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强租了新界。1898年6月9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与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沙头角至深圳湾一线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的9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和200多个岛屿,以及大鹏湾和深圳湾两湾的大片水域租借英国,租期99年。
而中英街就是在两国勘界代表完成新界北区划界后才逐步形成的。1899年3月11日,中英双方进行陆地划界谈判,中英两国勘界代表于1899年3月16日来到沙头角勘界,18日勘界结束,19日在香港签订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这次勘界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写有“大清国新安县界”。勘界是在英国逼迫下两国落实《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具体行动,是英国实施对中国领土进行瓜分的具体措施。勘界后,界桩从一条干涸的河床上经过,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华界沙头角”和“新界沙头角”。

1905年,港英政府单方采取行动,将分布在边境沿线的地界木桩改为石质界碑。20个界碑从沙头角海边一直向梧桐山方向延伸,界石相对的两面分别以中英文字镌刻,内容是“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被香港租借新界并勘界以后,这里到处还是田地,没有建筑,更没有街。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民国初年,在第四号界碑老榕树到第五号界碑之间才盖起了建筑物,接着当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这就是中英街的雏形。据当地老人讲,居住在香港一侧的华人把这条紧挨香港的半边街称为“中英街”,而居住在深圳一侧的居民则把这条紧挨华界的半边街称为“中兴街”,即盼望中国早日兴旺之意,因此一街两名是中英街早期的事实。
1938年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从大亚湾登陆后,占领了沙头角,日英对峙,边境区域拉起了铁丝网,沙头角的这条小街,才有了一个统一名字一中英街。 自1952开始,小街两边由港英政府边防警察和广东省边防部队分别管理,形成了中英街“一街分治”的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0世纪30年代,中英街的商业开始萌芽。在中英街4号界碑旁的榕树头西侧,有人在填塞的河道上盖房屋做生意;在6号界碑附近已经开始有人陆续造房开铺;在5号界碑附近有“栋源泰”杂货店、“东和隆”米铺和一间药店同时开张营业;在7号界碑东侧,有人开设了“茂生堂”药店。
新界禾坑村人李新昶从4号界碑的榕树开始至5号界碑处,建筑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骑楼临街一段起名叫“猷昶街”,这段街并不长,主要经营杂货、药材等。接着沿着3号界碑走向,有人陆续在华界一侧建起了8间砖瓦房。这样,沿着7号界碑至3号界碑两侧基本都有了建筑物。这些门户相对的店铺,门前的地面都修整得很平整,为追求美观,也有人铺上一层灰沙或红毛泥。
1949年后,中英街3号界碑附近有了新的发展,猷昶街的两层岭南骑楼和4号界碑以西的一排骑楼连接起来,形成了18家店铺,成为沙头角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中英街仍是“晴天满是尘,雨天满是泥”,极大地影响了商贸业的发展。

1956年,华界商人集资在华界修建了一座岭南骑楼建筑,用作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的店址。1959年该店收为国有并扩大规模,改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这是宝安县第一家外贸商店。1959年,当地根据广东省委拨款30万元对“沙头角道路进行整修,发展工商业”的指示,中兴街(华界)开始修筑路面和改造门店,迎来中英街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六七十年代由于受“文革”影响,中英街的发展基本停滞。另外,又受“大陆居民逃港潮”的影响,中英街成了管理严格的边防禁区。
1978年7月,刚主政广东不久的习仲勋同志到中英街考察。一街之隔,香港那边热闹繁华,宝安县这边冷清萧条。1978年宝安县中英街农民的年收入是134元,虽然远高于广东全省农民人均收入77.4元,却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农民年收入13000元港元差之百倍,不少人为此跑到香港去了。习仲勋此行,耳闻目睹了内地和香港的差距,在听取时任宝安县委书记方苞的汇报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沙头角怎么搞上去,你们要优先考虑。一条街两个世界,他们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很荒凉,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一定要想办法把沙头角发展起来。当然,全县其他地方也要加快发展、促进平衡,但是要优先考虑沙头角。”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英街开闸解禁。1983年,深港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中英街的商贸业开始逐步兴旺起来。进入八九十年代,中英街华界一方的商店有160多家,新界有50多家,中英街的发展空间已达饱和状态,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合办新佰伴商场发展速度很快;那时的中英街人来人往,前来购物的群众很多,被称为“购物天堂”。

目前中英街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晚晴的中英界碑(1至8号)、清代古井一口、清代沙栏吓村古井一口,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清代沙栏吓村天后宫、清代沙栏吓村伯公庙、清代沙栏吓村吴氏宗祠、晚晴沙头角关厂旧址、恢复原貌的岭南骑楼、日军碉堡、海山酒楼、清代茂生堂中药店旧址,还有中英街警世钟亭(2002年)、回归广场(1997年)、桥头街牌坊(2005年)等;古榕树有中英街古榕树110多年,海傍街古榕树86年,桥头街古榕树300年;旅游景观及设施有仿宋古塔(旅游景观),海滨长廊(旅游景观),新界新楼街骑楼,大型艺术浮雕《东和墟市》,大型艺术浮雕《抗争》,大型艺术浮雕《深港携手共创繁荣》,中英街博物馆景观台(广东省、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香港国情教育基地,深圳市红色旅游景区,香港国情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沙头角鱼灯舞(国家级非遗项目),天后宝诞(市级非遗项目),吴氏九簋菜(待申报项目),麒麟舞(待申报项目),正是她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2003年文化部授予沙头角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雨后我便走入中英街那墙壁上镶嵌着中国国旗与香港特区区旗、书写着“深港合作共创繁荣”的巷道,此刻骤雨疾停,阳光灿烂,海风习习,鸟语花香,游人如织,争相购物,热闹非凡;再向前走,香港一边街道的墙壁上全是对中英街历史宣传的浮雕画,那一幅幅黑色浮雕画面非常清晰,引人瞩目,描绘着当年中国忍痛割让自己的香港土地、当地居民的抗英活动、当地的风土人情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当地的巨变,那一幕幕画面犹如一阵阵爱国主义的春风迎面扑来,带着路边的花香沁人心脾,震撼人心,令人感慨万千。
再走到光绪年间中英划界之后英国政府竖立的用中英文字书写的那桩中英1号石头界碑处,距中英1号界碑仅有五六米的街边拐弯处就是那书写着警钟长鸣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亭,那警世钟仿佛引领游客穿越时空隧道,再次目睹中英街那曲折心酸的历史场景,仿佛看到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悲剧,也仿佛看到了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幅幅令人欢喜鼓舞的美好画面,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中华儿女都会古今对比,百感交集。
而中英1号石头界碑对面墙壁上那“让历史告诉未来”的宣传栏,又令人心灵再次震撼,梦中惊醒;历史是不容修改的,又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古今的巨变;而香港回归纪念亭前面就是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保存了大量的有关中英街的历史文物,主要内容分为广府客家与福佬、乡盟十约、西风东渐、鸦片战争、强租新界、新界抗英、设置关厂、启才学校、奋起抗战、烽火岁月、重竖界碑、古镇新生、边界问题、边境管理、春潮涌动、春风化雨、百年梦圆、走向未来、结语。我在博物馆多次请求看看或买到有关中英街的书籍,但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以书籍已经锁起来或可以到深圳图书馆看看等为借口推脱,这都令我非常遗憾。

对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后,我便沿着海岸慢行,在海岸边我看到了几位穿着藏袍的老太太正在兴奋地看海,我愉快地和她们交流,得知她们都来自甘孜,是跟团第一次来到中英街,第一次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第一次看到远方香港的群山。还遇见二位新疆维吾尔穆斯林和二位回民,当我向他们道色俩目时,他们都惊喜地向我回色俩目,二位维吾尔男同胞还一一与我拥抱,他们都是公务员,而二位年长回民是夫妻,他们四位也都是跟团第一次来到深圳,夜住在深圳穆斯林宾馆,第一次来到中英街,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看到白色海鸥在空中飞翔,第一次看到武警们把守的一个个香港通道,并说下次来一定要办个港澳通行证去趟港澳。
看着几位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同胞那幸福的笑脸,我真为他们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游玩而高兴,也真为我们同为中国少数民族而自豪与骄傲啊!我们都是自由自在飞翔的海鸥呀,正在快乐地歌唱,那蓝色的大海不就是和平的象征吗?我们生活在当今和平的环境下,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生活在人人平等与民族大团结的大好时代,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里。

浅海区有三个白色长嘴海鸟正在觅食,其中一个很小,像是二个大的幼子,它们毫无恐惧地时而游动时而站立,时刻都在观察海面,真惹人喜爱;那海岸边是一条用砖、大理石板铺成的路,内侧栽种着许多树木花草,瞭望着远方香港那郁郁葱葱的群山与眼前那湛蓝湛蓝的碧波,由于目前的香港与深圳同属于中国,所以眼前的海域也不再是中英的分界区,而这片海域1979年前是中国大陆人偷渡香港的最主要区域之一,曾淹死了无数想寻求幸福生活的人,也曾成就了无数人的逃港梦。那永不停息翻滚着的浪涛,如泣如诉,正在诉说着那段悲喜交加的历史故事,也正在纵情地歌唱着,歌唱着那给中国人带来幸福安康的改革开放。

据我对深圳土生土长的许多老人的调查可知,当年大逃港中,许多外来逃港者不知道梧桐山下有许多废弃的里面有很多蛇的烧炭井,不知道深圳河边有淤泥,而那废弃的烧炭井与河边的淤泥都曾吞噬了无数逃港者的生命啊!那没逃成的逃港者被拘留教育三个月后被遣返回家的也是无数啊!从陈秉安著的《大逃港》中可以窥见当年大逃港之一斑。历史真实地告诉世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没有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陆就不会很快摆脱1978年前那极其贫穷落后局面,那曾饱受“文革”极端思想摧残与政治混乱之苦难的中国大陆人民,就没有今天坐着高铁飞机穿着五颜六色的华丽服装拿着用手机在网上可以视频聊天购物经商等等天堂般的幸福生活,就没有开着私家车四处旅游或拿着护照全球旅游等等的畅快,也就没有今天游客们站在全部属于中国的中英街上自由自在地聊着天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海风吹拂之快感和作为中国人之尊严与欣喜。
此刻一群海鸥在海面上展翅飞翔着歌唱着,一艘快艇正在海上巡逻,一对对情侣正在卿卿我我或相拥而自拍,海岸上许多垂钓者也正在聚精会神地垂钓,那海鸥们终于可以在完全属于中国的海域上空肆意地飞翔与歌唱,而中英街居民也不再是分属于中英两国的居民们,可以凭通行证件自由地来往;此刻海阔天蓝,海风拂面,空气清新,绿树掩映,百花盛开,鸟语花香,随意地散步或歌唱,赏景怀古,展望美好未来,真令人心旷神怡。

从海岸边的迎宾楼穿过,再沿着小河道前行,又很快返回到中英街界碑,再从界碑进入中英街北头,便到了中英街街中央4号界碑旁的那棵古榕树旁,那棵弯曲着身子的古榕树,树干苍劲,枝繁叶茂,它扎根深圳,树冠却延伸到香港,阅尽百年沧桑,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棵古榕象征着中英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行将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行走到“深港合作共创繁荣”招牌后,又再折而返回界碑处。
再次抚摸着那通界碑,抚今追昔,远望人流如河的中英街,心潮澎湃。中英街啊!你是深港边界的组成部分,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活生生的历史老人,是一条流淌着浓烈爱国主义情怀的小河,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和屈辱的历史书;你见证了中国从清末列强侵华到中国大陆逐渐走向富强的历史,经历了敌对、冷战、合作、融合的历史风云。
虽然昔日的耻辱已经过去,而当年购物天堂时期的人流狂潮也慢慢消退,但你的历史价值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遗迹的唯一性而突显出历史文化资源的珍稀性,而特别是那中英界碑不仅是鸦片战争留下来的重要实物证据,而且是中英关系、粤港关系、深港关系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特别是对研究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侵华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历史均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正确实施,没有国家的不断富强,没有香港的顺利回归,没有中国大陆政府对中英街强有力的政治保护与文化扶持,没有对中英街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没有中英街今天的良好人文景观变化与美好的明天。

总之中英街是一条具有特殊历史、特殊政治意义的街道,是山海交错、风光旖旎的地方,是港粤交汇的“一街两制”的地方,是承载着过去耻辱与今天尊严的地方,是见证着香港回归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繁荣富强的地方,是保存着众多多元文化遗产的魅力无穷的地方,也是一幅记录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的风情画卷,中华民族苦难的过去与美好的未来都浓缩在画面里,那一幅幅引人瞩目的画面给人以悲痛,给人以深思,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力量,也给人以向往,真乃一街之兴衰关乎国势百年之荣辱窥于一斑也!

“文革”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悲剧之一,非常严重地摧残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肌体,使中国大陆的发展倒退了几十年,有良知的伟大作家巴金生前大声疾呼要反思“文革”的罪恶,要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文革”悲剧真不可再重演啊!但至今仍有个别无良知而且唯恐国家不乱的文人在大肆吹捧“文革”,那确是中国文人的丑陋性与奴性之表现。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史应该是从1978年才真正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倡导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英明,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与反思,是中国人民思想上的一场真正深刻革命,开始懂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开始摆脱那封建愚昧的造神运动所造成的思想束缚,开始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开始懂得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的所需,开始懂得了反对个人迷信的重要性,开始懂得了中国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就要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性与能动调整性,开始懂得了光靠原子弹而不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是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的,开始懂得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谋福利的;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大陆人民从此终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抛弃不顾自身发展的需求而盲目对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无偿援助,抛弃民族夜郎自大与盲目对美欧等国的冷战,提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真正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一切先进技术,真正开始民族觉醒,也真正开始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持走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国人民真正走向思想解放走向世界走向繁荣富强走向民主的新纪元。
今天中国大陆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英街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最好最美范例;而从我自身感受,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考上大学的可能,就没有我的家庭走向富裕的可能,就没有我来深圳特区工作的可能,也就没有我对中英街的多次访问的可能;所以此时此刻站在中英街的海岸边,怎能不缅怀勇敢而又慈祥的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呢?又怎能不由衷地感谢伟大的邓公啊?!

遥想1978年冬年迈的小平同志以异乎寻常的巨大勇气和胆略,凭借科学的方法,大力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摆脱了中国大陆社会发展的死胡同,从此中国大陆人民开始走上幸福安康的光明大道上;40年来,改革开放使超过7亿中国大陆人得以脱贫,中国经济的一日千里也使中国在能源、交通运输、电信、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成就斐然。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保持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今在经济全球化今天遭遇重大障碍的背景下,中国继续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以及投资;因此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夯实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而且也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使二者走上共同发展的伟大道路。
但也毫不讳言,40年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与毁灭性的污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因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问题,目前习近平主席正在带领大家打虎拍蝇与治理污染,依法治国,树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再返回界碑后,一位当地吴姓老人告诉我,对中英街历史风貌的改造工作是从2002年开始启动,到2005年基本完成。改造前,街道景观比较混乱,外贴瓷片多种多样。改造后,突出了对界碑和街区的保护,8个历史文化景点的开发适应了文化旅游的需要,不但增加和丰富了中英街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中英街的旅游设施也相应得到改善;但由于香港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未经业主同意不能随便改造,所以经过协调,香港一侧无法纳入改造;当地香港一侧的建筑风貌以单层两面坡的砖瓦房为主,即使街面一侧的建筑原来没有门店,商户也在临街一侧墙壁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排商店,但现在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态。
从历史上看,在多次改造过程中,当地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对文化遗产保护与街道面貌良好改造工作,其一是1959年7月22日,中方在华界修筑水泥路面,中英街两边的居民积极参与了修路工程,引起了港英当局的反应,也开始组织当地居民在英界修路。其二是1998年,有一位盐田区政协代表提出要把中英街更名,把象征国耻的中英界碑铲除,而时任中兴街居委会主任刘伟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中英街和中英街界碑虽然是中国的耻辱,但它能够警醒后人勿忘国耻,是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他的意见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采纳。其三是:2005年,施工队在中英街7号界碑处施工,因为担心界碑遭到破坏,在中英街驻守的广东省公安边防六支队十三中队战士立即报告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勘察,并及时对界碑采取了保护措施。

同年,当地政府决定对中英街实施改造,召开了一系列论证会,中英街社区多次派代表参加了中英街保护方案的论证,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而今在爱国主义教育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已成为中英街的主题,边贸经济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历史景观与免税商品相互交映,让深港两地居民和游客分享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而中英街的街景再造也再次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越是古老的东西,也越是有现代价值的;没有古老的,哪能有现代传承发展的呢?而盲目地破坏那古老的东西,而去一味地追求那现代的东西,却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由此我也深深体会到,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承,而且也是一种灵魂,要对一个著名的街道或城区的现代化改造,如果不保护现存的文化遗产,如果不参考当地居民那些合理化的改造建议,如果不从当地文化发展的长远利益去规划考虑,如果看不到自身的文化魅力最主要特色之所在,而仅仅以一些所谓的现代派专家以现代化的目光与思考角度对一个古老街道盲目进行现代化改造,那才是最大悲剧;因此保护了众多文化遗产就是永葆无限魅力的中英街的被改造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其被改造的成功经验也应该是中国其它著名文化街道或城区将被改造所要借鉴的。
这次再访中英街的最大遗憾是我仍没有见到一本详细介绍中英街历史风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书籍或画册,以便去更好地宣传中英街了解中英街,下次再访如能看到,那该多好啊!
2018—11–22修於深圳东门中心城
作 者 简 介
作者:杨运鹏
杨运鹏,男,回族(1965-),河南内乡人,现任深圳东门中心城积土积土中医馆副主任中医师,业余从事穆斯林文化研究。

中州作家文刊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顾问:刁仁庆主编:张 静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景自卫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范荣振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杨乐才曾权伟 孙光旭陈朝晖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王新谱
主编微信:cgzjingjing投稿邮箱:zzzj201819@163.com投稿须知
作者须先关注《中州作家文刊》微信公众号。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严禁抄袭,严禁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作者校对后再投稿,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作稿酬返给作者,四成作平台发展用,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