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草根坛(48)《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分数乘法”单元为例》(张静))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张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说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思维能力无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是生活都十分必要。若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出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

下面笔者将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单元为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学习,注重结合具体情境,同时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材还注重运算与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能自觉地将分数运算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将会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呢?


直觉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曾说“数学是讲道理的”,这句朴素的话简明而深刻地道出了数学学科的本质。那么道理是什么?如何讲道理呢?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教师单纯的“告知”显然是有点“不讲道理的”。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会选择用“迁移”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同时为学生的直觉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片段:“分数乘法(二)”新课阶段
01
上课伊始,为了课堂氛围,教师依次出示下列题目,组织学生进行抢答。
① 6的5倍是多少?
生1:6×5。
② 6的2倍是多少?
生2:6×2。
教师引导学生再通过其他例子动手操作实践,共同探究验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教学思考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是从多视角、多维度寻求答案的求异思维。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都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式。从小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其以后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好处。

教学片段一:“分数乘法(一)试一试”新课阶段

教师出示分数乘法(一)试一试的第二个题目。
师:同学们,请你先动手计算一下,然后观察每个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想法?
生1:我们的计算结果分别是48、24、12、6、3。我们发现上面的乘数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积也从左到右依次减小。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演示并强调一个乘数不变。
师:生1的计算结果很准确,同时还有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生2:顺着生1的思路,我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从左到右依次缩小2倍,积也从左到右依次缩小2倍。
生3:跟生2的观察顺序相反,我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从右到左依次扩大2倍,积也从右左到依次扩大2倍。
生4:当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乘数大;当一个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当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乘数还小。(教师强调这个数不为0)
教师总结: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也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01
教学思考一

“试一试”的这道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先让学生进行计算,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有些学生会只观察到结果之间的变化,有些学生会由上往下、由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乘数之间的变化和积的变化,而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可能会对乘数和积进行对比发现积有时候会比乘数小,进而分类看待问题,发现规律。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分享汇报,知道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和思考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片段二:“分数乘法(三)”新课阶段

02
教学思考二


批判性思维

小学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和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经历理解、质疑、猜想、查证、推理等一系列合理的、反思的思维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基于理性和逻辑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片段:“分数乘法(三)试一试”新课阶段

师:乐乐认为:“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你同意乐乐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也举了一些例子,发现一个数乘一个比1小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就会大于这个数。
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下列算式,请同学们算一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假分数,积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教学思考

在非零自然数中,乘法有这样的规律:积总是大于乘数。但是在分数范围内,上述整数乘法的规律并不成立。对于此问题的探究,教师首先给出质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否定乐乐的观点。顺着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生畅所欲言,并互相启发,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总结。这个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联想(联系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律)、猜想(猜想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质疑、探究、验证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张静

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教师,2019年曾获五年级“优秀班主任”称号。我认为教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的人生旅途指引方向并留下美好回忆,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成就和幸福。因此,让每个孩子快乐地学习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责任编辑:曾枢礼
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草根坛”栏目投稿指引
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草根坛(47)《巧用希沃白板打造数学魅力课堂》(陈伟花)
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草根坛(46)《线上线下教学,我们不落下》(黄丽兰)
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草根坛(45)《线上教学小插曲后的思考》 (刘春利)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