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黄庭坚不多见的一首七律,想象丰富,尾联更值得反复诵读

文学作品就像一次次灵魂的探险,又似一回回思想的跋涉。作者在极短的诗行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却需要读者能神游冥索,去探寻作者所暗示的情境。
有时作者会化用典故,有时又会引用传说,而读者必须熟知这些,方能在诗词的海洋中任意畅游。诗歌贵在含蓄,不像散文作品那般了然。北宋的一位才子诗学杜甫,文承韩愈,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大师。下面介绍黄庭坚不多见的一首七律,想象丰富,尾联更值得反复诵读。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云涛石北宋: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黄庭坚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自幼苦读诗书,更胸怀壮志,虽然一生仕途坎坷,却从不怨天尤人。他喜欢钻研古人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了很多创作经验,并成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这首诗为黄庭坚22岁时所作,台源是黄庭坚叔父的隐居地,叔侄之间常有酬唱。有一次诗人去叔父家做客,这时山谷刚刚考取进士,心情异常激动。亲人们也非常高兴,不仅鼓励他继续努力,而且还热情地款待他。
酒足饭饱,叔父又把他请到书房叙谈,看见侄儿学问见识都非常出众,作长辈的心里当然非常欣慰。黄庭坚也感谢亲人的关怀和帮助,然后又虚心地向叔父请教。这时诗人无意间看见书桌上放着一块精美的石头,于是便走近观赏。
开篇先做了总体评价,“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诗人细细欣赏,更赞叹不已,云涛石一块奇妙的石头,虽然形体微小,却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更显鬼斧神工。作者用“咫尺”与“远连空”进行对比,体现出首句里的一个“妙”字,简直丹青难描。
接下来诗人具体描绘其外形和内质,“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诗人善于联想,简单的一块石头,在诗人笔端却显得如此神奇,好像蛟鼍出没于三万顷波涛之中,又仿佛是巫山十二峰纵横在雨云里。
蛟鼍,指水中凶猛的动物。作者用“三万、十二”,极写出这块怪石的形貌,更彰显出其不凡的内在特质,同时暗示出其构造精巧,照应了首句中的“远连空”。
如此场景,简直就像一个仙境,诗人又幻想自己在其中遨游,“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黄山谷觉得,欣赏了云涛石,会让人毫无俗气,即使是暑热难耐的天气,也令人如拂清风。
黄山谷没有夸奖叔父,但没有谁听了这番话,不觉得心情舒畅。所以颈联既是赞美石块,也是在讴歌叔父的不俗品质,可谓一语双关。
最后诗人简直就爱不释手,“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诗人想象自己在秋夜醉梦中,乘坐一叶偏舟,出没在山水间。
落木萧萧、云水茫茫,一叶孤舟、意兴高涨,这样的诗人令人喜爱,这样的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作者用生动而真切的描写,尽显石块的奇妙,也传达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纵览黄庭坚的这首七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更彰显出诗人高超的文学表现力。首联以咫尺之形与“远连空”对举,以“蛟鼍出没、云雨纵横”的神奇想象,再现了其外观的精妙。颔联进一步发挥想象,描写对象的“无俗气、起清风”,让作者产生醉梦之感,也表现出石块的内在风韵。
颈联又从旁观者的角度继续描写,也将诗人融入其中,令人回味无穷。最后两句更表达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纵然波涛汹涌,诗人却毫无惧色,也象征着他希望在仕途中大展宏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