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独具只眼(散文) / 康晓 陕西眉县

自己经常和同事一块去河滩上捡石头,寻找奇石,大半年下来的确也捡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石头,在我捡到的石头当中,有一个呈灰黑色浑圆形的石头,直径大约有15厘米,我给它起名“星球”;也有一个石头,上面图案是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站在大树下,也很逼真,我起名“孔子授业”。其他一些石头特征都不太明显,只有这两个还算有点价值了。在捡石头的过程中也曾经因为一念之差错过了一些好的石头。最让感到遗憾的是曾经见到一块石头,灰白的底色,长条形,上面竟然有一只眼睛,十分逼真,我当时想要是一双眼睛该多好啊,于是便随手丢弃了。后来想起这件事才发现一只眼正是一种残缺的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价值比一双眼更高。后来我又到原地去找了好几次,可惜再也没有找到,每每想起这件事就十分后悔。后来我在成语词典中查到一个成语:独具只眼。要是当时留下那块石头,起名“独具只眼”该多好啊。那将是多么有价值啊!可惜失之交臂。独具只眼意思是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出自宋代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在现实生活中独具只眼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做人做事就要练就一双慧眼,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过一首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题目是《观书有感》,但全诗未见一个“书”字,何来“观书?”有许多人把朱熹的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悬挂在办公室中,但他们未必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所在。朱熹独具只眼,从一潭水的变化而发现了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一潭水要保持长久的清澈明镜,就要经常不断地注入活水,读书也是这样,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达到新境界,思想才能永葆活力,也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文贵创新”,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新东西就永远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要有一双独到的慧眼善于发现生活中别人未见的“新”,才能不断地创新进步。独具只眼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创新发现,它的对立面就是盲目模仿,没有新东西,没有新发现。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个情节,许多官员都模仿纪晓岚手拿一个大烟袋,大口大口的吸烟。他们模仿了纪晓岚的吸烟的形式和样子,却模仿不了纪晓岚的学识和才情,这个情节只能作为一个剧中趣味的笑料罢了。还有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东施效颦》。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因为患有心口疼的疾病,有时因为病痛会手捂胸口,双眉紧皱,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之美,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丑女东施不知其中的缘由,盲目的模仿,结果使自己更加丑陋不堪,被人们讥笑,成为千古笑柄。因为模仿只会模仿形式和样子,模仿不了内涵和灵魂;即使是创新的东西也要在不断前行中再创新,否则也会被淘汰。企业在发展中要独具只眼,善于不断创造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这样才能时时刻刻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取较大的利益。如果不善于发现,缺少独具只眼的眼光,只守现状,不求创新,迟早会被淘汰的。现在许多地方都模仿了袁家村和马嵬驿的古镇模式,但这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它们没有创新的东西,永远也学不来人家的思想文化内涵。马嵬驿是杨贵妃自缢的地方,它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记录了安史之乱的历史,是唐代一段重要历史的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内涵。袁家村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没有分产到户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缩影和见证,是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另一个版本。所有这些都是学不来,替代不了的,更是模仿不了,人们蜂拥到马嵬驿和袁家村除了看它的景观,享受它的美食之外,更主要是体味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的,那么去其他古镇看什么呢,除了雷同的摊点和小吃之外,还有什么呢,难道去上当受骗吗。事实上,这样盲目模仿建造出来的古镇没有多久就萧条、败落、夭折了。在现实中,不能独具只眼,盲目模仿,草率上马的项目最终都会被淘汰。作者简介:康晓,男,现为眉县自然资源局干部,原高中语文教师。

秦岭文学,每天陪伴你的闲暇时光
秦岭文学,聚集岭南岭北原创美文
期待您的关注
温馨提示:
① 秦岭文学只发布原创首发文学作品;
② 来稿文责自负,请附上作者简介和作
者照片一张;
③ 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两周之内没有发
布,作者可自行处理;
④文章赞赏定期全额返还作者,请作者及
时添加管理员阿秀(微信号sxlnwxf)微
信,方便赞赏金额按时返还。
⑤本微刊周一到周五刊发新作,周六周日休刊。

未经注明的题图照片均来自网络
在此,谨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编委会组成:
主编:李济民,网名木头,陕西宝鸡人。作家用文字说话,文学是精神的家园。
邮箱:
1530607633@qq.com
主编:尚二斌,陕西泾阳人,行文以抒我志,身为人师,思己教学之事,育人家国情怀!
邮箱:
qyzx2003@126.com
主编:王秀峰,陕西洛南人,深感文学是滋养生命的水,是让灵魂高贵的吟唱。
邮箱:576143288@qq.com
本期执行主编 王秀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