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陈凤友:爱的坚守——记爱心志愿集体无名教育机构的事迹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陈凤友
这是一支爱的守护者,这是一支爱的传递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许多人走出迷茫,走向充满阳光的幸福之路。无名教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机构,其实就是由一些有爱心的部分教师自发组织起来的一支免费、义务为敦化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授课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义务开设中小学生课后辅导,义务开设家长课堂。现有34名教师志愿者,16个学生班和16个家长课堂班。几年来,无偿辅导学生两千多人,培训家长两千多人。来自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学的在职教师王宝刚是这个公益课堂的发起人之一 ,2016年春节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另外两名志同道合的老师,有了为当地热爱学习的孩子做些事情的想法,随后几经辗转,现在被他们命名为“无名教育”的公益教育机构落户在了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一楼。据介绍,无名教育中的“无名”源自 《庄子·逍遥游》,形容三种人的境界, 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些教师志愿者深感,目前发生在社会和校园一些不良现象,根本在于教育。比如学生厌学、自杀,比如单亲的学生越来越多。做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责任,对家庭教育也应该承担义务,对社会教育也应该尽一份力量。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只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的本质是“长善救失”,立德树人。开设学生公益课堂对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小学到中学课程安排含课后补习,还有国学、美术、书法、音乐等特色班。他们的课程把德育放在首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是教师做出榜样,无偿奉献,以自己的微弱德行给孩子们做出榜样,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其次,每堂课课前十分钟学生都要学习《弟子规》,然后再进行补习的课程。开办家长课堂,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高度融合。家长需要陪同学生,并且参加家长课堂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家风家训,传统文化里的家训有着无穷的魅力,里面有教子之方、齐家之本。他们力求通过这样做法,达到上慈下孝,家庭和睦;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平凡、朴实的劳动,在三尺讲台上践行着教师二字不平凡的含义。在敦化,目前这34位平凡的爱心教师组成爱心联盟,在社区开办公益课堂,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义务为中小学生补课,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如今的34名充满爱心正能量,甘愿无私奉献的教师成为长期授课教师,他们中既有来自当地城区重点学校的在职老师,也有来自乡镇中心校的乡镇教员,还有原来的民办教师,现在一边侍弄耕地一边参与教学。无论刮风下雨,这些老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排班顺序为中小学生义务补课。这些老师都特别有爱心,夏天下雨,冬天路滑、下雪,老师都没有耽误过课程,不管学生到没到,老师都到了,谁也没有抱怨过,没有任何的待遇,也没有任何的光环,在默默的做。一名来自市第二小学的学生说,这里的老师讲的课非常生动有趣,老师都特别的好,我的一名老师她的儿子本来也上学的,每次她都把很早很早把儿子接来之后再给我们上课,我们的老师非常辛苦。学费一分钱都不用交,特别好,都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老师。教育,就是需要这样一群富有教育情怀的人。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陶行知晏阳初。但无论教育的起点是在扫盲还是在教人雅思英语,教育的本质不能忘。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才干、经验,很大程度上只是教育的附属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收获的友谊、情感、快乐以及学习的能力,我们认为比教科书上的任何知识都要重要,更多的时候,教育便是一种静待花开的陪伴,一份执着的坚守。敦化无名教育,你们做到了。(注:题图照片由作者提供。)作者简介
陈凤友,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为《吉林名人》编辑部记者。系吉林省及敦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从部队复员后曾在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党建及宣传工作,后到吉林省《敦化报社》从事记者工作多年。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及文学作品除本市媒体采用外,近年来在吉林省延边州州级以上新闻媒体共发表380多篇。本人多次被吉林省敦化市委、市政府评为对外宣传先进个人。2010年被延边州委、州政府评委全州抗洪抢险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陈凤友:党的光辉照延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