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乌托邦读后感(如果你喜欢乌托邦,那你会爱上《基里尼亚加》这本小说的)

乌托邦读后感
▋导语:描述乌托邦的科幻作品并不是少数,而且——说实话,这在近几年已经是一个近乎被用烂掉的题材,近来最著名的包括《合金装备V幻痛》以及《生化奇兵》,但是《基里尼亚加》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它描绘的乌托邦不是未来,而是一个近乎发狂的传统主义者构想出来的过去。安利《基里尼亚加》这本小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过它的人很少有不被触动的,但是出于很多原因,读者可能并不想分享这种情感,因为它实在太复杂,太令人惊悸。

很多科幻作品非常乐于去描述乌托邦题材,也非常乐于去玩一些乌托邦的梗,比如MGSV就故意把游戏时间设定在1984年,坦白说,对于这个游戏,只要它的时间在《原爆点》之后,MG1之前,哪年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小岛秀夫就是要接这个“1984”的梗,以来映托游戏中形形色色的乌托邦理念。

Venom Sneak与Skull Face的斗争在1984年展开,这本来就是一种反讽。

《生化奇兵》系列是比较正统的反乌托邦类型的游戏,尤其是1代,大洋底与世隔绝的销魂城充满了浓浓的乌托邦味道,而玩家看到的满目疮痍也当然是“计划的一部分”,乌托邦作为一种空想式的社会形态,尽管在刚开始时它是用来表达政治理想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未来愈发着迷和担忧。
未来到底是什么样?是好的还是坏的?
与其对未来持盲目乐观,构建一个看上去公平伟大,实质上却烂到骨子里的未来,是不是对人类更有启发(当然,反乌托邦题材在最近一个多世纪里的兴起,和欧美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潮也不无关系)?

销魂城的设定是非常典型的乌托邦

但是《基里尼亚加》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它描绘的乌托邦不是未来,而是一个近乎发狂的传统主义者构想出来的过去。

本书中文译本封面。书中的十个短篇共获得了八次雨果星云奖提名,两次摘下大奖

《基里尼亚加》的作者迈克·雷斯尼克(Mike Resnick)经常前往肯尼亚,他对于非洲的人文地理都有极深的研究,他本人也可以用流利的斯瓦西里语与基库尤人交流。他写这本书的起因是奥森·斯科特·卡德(没错就是那个写了《安德的游戏》系列的人)想出一本《乌托邦》的集子,便向雷斯尼克约稿,雷斯尼克写出了书中的第二个故事,名为《基里尼亚加》,在斯瓦西里语中,它是神明居住之的圣山。

老爷子维基条目的照片,老爷子是42年生人,摘得过五个雨果奖,一个星云奖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短篇集,类似《火星编年史》。八个故事,加一个序幕和一个尾声,每一个故事都不是很长,整本书翻译过来也才三百页,但是每一个故事却都集中在一个主题上,作者通过多个篇章的独立叙事让这个名叫“基里尼亚加”的乌托邦比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乌托邦还要复杂。
本书的主人公是蒙杜木古——部落中的大巫医,如果一上来跳过序幕直接读第二个故事,很容易误以为小说中的部落真的是真实存在的非洲部落。其实“蒙杜木古”是一个生活在高度发达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精英,他是剑桥和耶鲁的高材生,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他对基库尤人传统文化的痴迷已经近乎偏执。
他称呼那些现代化的肯尼亚人“黑皮肤的欧洲人”,他对其他民族冷漠无情、毫不在意。这种痴迷近乎现实中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但是与某些现实中的原教旨主义者不同,“蒙杜木古”恢复古道的愿望与自己的利益丝毫不相干,他甚至可以为了传统之道而放弃自己享有的财富与利益。他从乌托邦议会的手里买下了一颗星球,把那个星球命名为“基里尼亚加”,带领着一批愿意重回古道的基库尤人后裔来到了这个星球。

正在跳舞的基库尤人,基库尤人是肯尼亚最主要的民族

但这个在后现代建立起来的传统部落却从一开始就畸形了,它的建立是基于人类的环境改造与星际殖民的技术。为了还原基库尤人心中的神,也为了确保大巫医的权威,“蒙杜木古”利用计算机联络星球的维护部,来控制星球上的天气,显示“神迹”。
“蒙杜木古”是疯狂的,这种疯狂有点像零少校和骷髅脸,不管是消灭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语言还是消灭英语,零少校和骷髅脸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世界而不择手段的人。“蒙杜木古”也是这样,他会按照传统把老弱族民喂食给野兽;会杀掉脚先出来的新生儿并称之为“魔鬼”;会毫不留情地杀死挑战自己权威的外来猎手;他从不让别人触碰自己的电脑,哪怕是自己的徒弟;他不允许自己的部落中流传知识和文字;不允许自己的部落中出现高级技术;如果有一个族民病入膏肓而基库尤人的药草无能为力,他更倾向让这个族民死掉,而不是喂他一片抗生素。而他同时也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零点少校和骷髅脸都是不择手段追求自己心中完美世界的人,语言是他们心中的最大阻碍
“蒙杜木古”对基库尤人的传统爱得如此疯狂,这种疯狂让人敬佩,也让人恐惧。
对于现代人来说,“蒙杜木古”建立的乌托邦是一个地狱,这个乌托邦是独裁的,毫无人权的,两性也是完全不平等的。某一个故事中,崇拜基库尤文化的一对夫妻慕名来到基里尼亚加,但年轻漂亮又独立自主的妻子却破坏了部落的无数戒律,在这个部落,她连多余的话都不能说,无法忍受的她最后和丈夫一起离开了,这种离开代表着两种文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后现代的吸引力仍然是无穷无尽的,“蒙杜木古”的乌托邦实则脆弱无比,挑战他的人越来越多,质疑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但他想建立的毕竟是一整个文明,而不管在什么时候,完全与世隔绝的文明都是不存在的。
当文明出现交流的时候,就势必会有冲突,势必会有融合与反融合。虽然“蒙杜木古”不断宣扬那些玄妙的技术都是西方侵略者带来的,完全与基库尤人的世界相悖,但是苍白的教条没有办法抵挡文明的脚步。在基里尼亚加上,历史再次重现了。后期的故事中,一艘维护部的飞船坠落在了基里尼亚加上,“蒙杜木古”营救了坠毁飞船中的船员,但是当船员质疑为什么不用现代医学医治得病的族民时,“蒙杜木古”辛苦营造的世界便开始慢慢地崩塌。
族民们惊讶地发现,挨船员的一针便可以治好“蒙杜木古”都无法治愈的病痛,他们觉得蒙杜木古的神不如这些外来者的“神”强大,当信息闭塞的时候,这个部落或许还可以勉强维持,但当亲眼见识到后现代社会的“奇迹”之后,又有哪个文明能够拒绝这种诱惑?

你是愿意接受后现代医学的治疗活下去,还是留在传统社会病死?

这艘船就像停泊在江户的那艘黑船,就像向清政府开战的英国战舰,一旦撕开了一个口子,传统的社会就会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崩坏。
《基里尼亚加》在行文中引入了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前沿研究(殖民主义、女性主义、“酷儿理论”都是当今文学研究仍在开拓的领土)。这种融合相当成功,也相当深刻。它不完全是科幻新浪潮的路子,在我看来,这是科幻小说的一条新路。不同于黄金时代对于科学的畅想,不同于新浪潮对主流文学多种多样的借鉴,也不同于乘着IT行业飞速发展的顺风的赛博朋克。《基里尼亚加》语言优美,故事脉络清晰,读来像一卷史诗,但是读完之后心头却像栓了一个千斤重的秤砣,让你没办法笑着把这本书扔进杂乱的书堆。也许你在梦里都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纠结,但却得不出答案。
当然,《基里尼亚加》没有给出答案。文学也没有这个责任。
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先进文明同化落后文明的故事,我们或许不会受到触动。但是一路而来我们的主人公都是“蒙杜木古”,我们看着他建立起这个乌托邦,也看着这个乌托邦慢慢崩塌。结尾《伊甸之东》中,“蒙杜木古”回到了地球,回到了自己儿子的家中,他已经完全无法融入现代社会,他的种种行为让儿子极其恼火(他因为血统原因抛离了妻女,他的儿子对他近乎痛恨),但是书外的我们除了感到愤怒之外,对“蒙杜木古”却很难不萌生怜悯之情。
曾经有几年,《孢子》火得一塌糊涂(当然退烧的速度也同样一塌糊涂),有一个原因便是《孢子》真正实现了自由地见证一个物种从单细胞生物发展到星际级别的繁荣文明。进入星际阶段之后,当你再次见到那些贫瘠星球上的落后民族时,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毫不在意,因为对你而言,他们和动物无异。其实双方在生理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差距,人类自智人演化到现在,生理上的变化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简直微不足道。

玩过孢子的玩家一定对该游戏中文明的演化印象深刻

还未发布的《无人深空》应该也能给玩家带来同样的感受,当玩家驾驶着飞船降临某个星球时,掌握着更高技术的玩家也许会对这个星球上的物种非常友好(当然也未必),但这种友好也并非平等的。如果星球上的物种有一点智力的话,玩家和玩家的飞船对他们来说一定是神一般的存在。

《无人深空》是一款能让科幻迷激动万分的游戏

落后文明与发达文明的相遇是一个颇为典型的科幻母题,把这种母体连同乌托邦一起表现出来,其力量非常惊人。“蒙杜木古”对乌托邦的执念与基里塔尼亚上再现的历史就像两辆相互逆行的车辆,谁也无法阻止对方,擦肩而过是它们唯一的结局,而我们这些外围的读者却只能唏嘘。

在《科幻小说变形记》中,作者直接指出现代科幻小说的起源便是乌托邦幻想

如果你愿意的话,《基里尼亚加》完全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闲时读物,每一个故事都足够美,当它们分开时,这个乌托邦也许会变得不太明晰。但如果你对这本书深刻的主题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不要停,仔细感受“蒙杜木古”的这个乌托邦,虽然你已经被剧透了很多,但我能描述的只是这本小说的冰山一角。如果能读到英文版更好,原文写得非常漂亮。当然,中文版的翻译也十分出色。
当你读完整本《基里尼亚加》之后,你也许会得出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事实上,任何试图用语言概括读后感的尝试都是徒劳的,尤其作为国人,读这本书的感触会更加深:我们的民族也曾像基库尤人一样,被“西方”的先进文明打得一败涂地,而试图在后现代恢复传统社会,按照古道重建一个乌托邦的愿望,却始终没能从我们的民族中消失。
但是,就像基里尼亚加一样,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从后现代人的思维出发的,这种复古是有原罪的,这种乌托邦不管多么精致,多么像传说当中伟大灿烂的传统社会,它还是无法成为传统。“蒙杜木古”忘记了,人类的文明本就是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本来就充满了侵略与同化。
我们能责怪“蒙杜木古”吗?当我们看到尾声《伊甸之东》,看到他和另一个身为基库尤后裔的老头载着一头被基因技术复活的远古巨象奔驰在肯尼亚的沙漠中,他们经过了真正的基利尼亚加山,他却看都没看一眼。他和巨象最后来到了卡萨比特山,这座山的山脚已经被当地政府泄露的核燃料污染,空无一人。
“蒙杜木古”相信这只巨象是神迹,他相信它与自己心意相通,他将与这只巨象一起在这座山上了却残生,他要在这座山上寻找恩伽(基库尤人信仰的神)。
看到这里,就算是以前对他恨得牙痒的读者(比如说我),也会被他震惊。

现实中的基里尼亚加山,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肯尼亚山

人类的生活也许永远都不会变得美好起来,不管什么时候,活在当下、回归古道、向往未来等种种愿望都会共存在同一个文明中,我们的文明演化到现在,已经不知道人类接下来该如何走了,我们可以不去管这些复杂的问题,但人类毕竟是一种脆弱的社会动物,有些事情是避不开的。我在开头说,这个名叫基里尼亚加的乌托邦代表着过去,但它仍然存在于未来。
也许乌托邦永远都只是一个遥远的空想,就算拥有了相应的执行力,人类还是没办法进入有序的生活轨道,当然,作为一本小说,《基里尼亚加》的故事却已经结束了,乌托邦却不会只有“蒙杜木古”(他的真实名字是柯里巴)建立的基里尼亚加,当我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进入其中,细细感受时,我们也许会对我们痛恨的无序性产生一丝好感,看看那些乌托邦,再看看现在的世界,也许无序性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至少现在的我们还可以幻想一下未来,至少我们还没有失去反省和自我批判的能力。
所以这部小说值得去疯狂安利。
更多内容请关注机核网

点击【阅读原文】给原作者点赞!
↓就这儿!戳死我!

乌托邦读后感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