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维多利亚女王(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那天写了什么日记?)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最为强盛的时代。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统治64年,经历了无数的荣耀与风浪,缔造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她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让她的子民相信,她不仅是女王,同时她也是一位普通的“好女人”。不论是被爱戴,还是被批评,在那个时代,女性君主的存在,本身就在无声地表达着一种态度。深读第106期,我们重回183年前的今天——维多利亚登基,见证这个刚满18岁的自信爽朗少女,是如何在青涩坚定中一步步成为了面带威容的女王。
  睡梦中登基 1837年6月20日星期二,清晨5点,刚拂晓不过一刻钟,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宫务大臣已经在肯辛顿宫的门前“连敲带捶”了。他们俩快马加鞭,连夜从温莎堡赶来,此刻“灰头土脸,一脸的劳顿”。虽然他们俩站在一起有点不太相称,但两人此番前来是为了履行同一个使命,传达对君主制生死攸关的一个消息:让威廉四世的继承人知道,他已于凌晨2点驾崩。还在楼上酣睡的维多利亚,在过去的3个小时中已经是女王了。维多利亚对楼下的喧闹场面全然不知,她几乎是宫中最后一个了解情况的人。她摆脱肯辛顿体系的努力显然尚未结束。维多利亚此刻熟睡在乔治一世和二世曾经就寝的空旷的大卧房里,她的母亲强行将这个房间用作她和女儿的卧室。尚不知情的维多利亚不仅登上了王位,她还成年了。就在三周前,她终于庆祝了18岁生日。她在日记中感慨道:“不小了!可我离我应该成为的人还那么远。”不过,当时的情况岌岌可危。维多利亚过完生日仅仅两天后,威廉四世就染上重病。他一直有心脏病,现在又感染肺炎。帕默斯顿勋爵写道:“我们的国王气息奄奄,他坚持不了多久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威廉四世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像一头年迈的狮子般”垂死挣扎,又多活了几个星期。
在威廉四世弥留之际,肯辛顿宫的形势对维多利亚而言更紧张了。这场斗争是在暗中进行的。6月6日,维多利亚为了表示对垂死伯父的尊重,不再出门社交,第二天她停课了,事实上,自此之后,她的课程永远结束了。
而对维克多丽来说,她已经让自己相信,如果维多利亚未能任命康罗伊为顾问,她将会因为这一疏漏而备受谴责。“噢,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维克多丽感叹道。维多利亚的母亲认为她太过“少不更事”,对坐稳王位有多么艰难浑然不知。习惯于自我怀疑的公爵夫人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女儿哪来的她能行的自信。尽管维多利亚心中免不了有所担心,但她相信自己刚好“足够成熟,能够担当如此重任”。或者至少,她有足够的信心去尝试担此重任。
肯辛顿宫外,许多人确实也心存疑虑。譬如,帕默斯顿勋爵认为,“让一位刚走出保护伞、毫无经验的18岁女孩管理一个帝国,毫无优势可言”。维多利亚知道,这种局面快要终结,并从中汲取力量。“避免口角”,她的利奥波德舅舅这样嘱咐她,“无论家里的人如何嘲弄奚落,你必须像往常一样,保持冷静”。他还提醒她,登基“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来得更早”,“不要为此感到惊慌”。虽然维多利亚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平静淡定,事实上她很惊慌。她在6月19日的日记中说:“可怜的国王已经病入膏肓,他可能连今天都撑不过去了。”那天晚上,她边阅读沃尔特 · 司各特爵士的书,边让女仆帮她解下头发,直到10点15分才上床休息。有些人猜测,今晚会是她作为公主的最后一晚,但没人能够确信。

  雷厉风行上任 
一直以来,维克多丽在“肯辛顿体系”下与康罗伊沆瀣一气,她对康罗伊过于信任。现在的她变得如此可怜。她为她的小女儿牺牲了那么多,可换来的却是维多利亚的冷漠无情。“我心爱的孩子将来会怎样?她还那么年轻。”此刻,维克多丽在心中问自己。“我最担心的是,一直以来我太溺爱她了。”
最终,维克多丽停止沉思,她告诉我们,她“用一个吻将这个可爱的孩子叫醒”。可维多利亚在当晚的日记中,却对这点只字未提。那时候,她已经完全不去想和母亲之间的互动了。
维多利亚“匆忙”从母亲旁边的小床上下来,穿上一件白色的晨衣,穿过与卧房相连的女仆房间,来到她的起居室。她是一个人去到那里的。维克多丽曾经希望在她女儿统治的第一天,自己作为摄政王,一直相伴左右,可现在却甚至没想起和她一起去。维多利亚走入起居室,眼前出现了一幅不同寻常的景象。两位男子在她面前的地毯上齐齐跪下,其中一个已经上了岁数,另一个也已入不惑之年。接着,大主教威廉 · 豪利和宫务大臣弗朗西斯 · 康尼汉姆告诉她,威廉四世国王的生命之火已于那天凌晨2点12分熄灭。康尼汉姆是已故国王的高级宫务官员,他是第一个称呼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人。他将新女王伯父的死亡证明递给了她。此刻跪在维多利亚面前的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整天围着王室公爵转、为玷污君主制形象推波助澜的颓废贵族。维多利亚应该继续留用这样的人吗?从此刻起,她要评判她所接触的所有人的品格、才能与职位,因为这样她才能在她的宫廷树立起道德之风。据一位研究维多利亚的历史学家称,新女王此刻泪流满面,“转向大主教,说:‘请阁下为我祈祷。’”这份煽情的描述接着说:“就这样,在一位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的泪水和祈祷中,维多利亚的辉煌统治开始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泪水泛滥的时代,无论男女都觉得经常掉眼泪是有良好教养的表现。根据当时对年轻女孩行为的推测,维多利亚应该哭了。可她却没有。她后来谈到,她在那一刻非常平静,镇定自若,一滴眼泪都没有。维多利亚声称:“女王并没有不知所措,反而可以说充满了勇气。她知道这一刻必将到来,所以在它到来时,她冷静地接受了。”
甚至连她对伯父的哀悼都必须适度。她当时想:“可怜的老头,我很遗憾他不在了,他一直对我很好。”可是,维多利亚没工夫哀悼她的伯父,她必须赶紧回到女仆的房间换衣服。维多利亚很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利奥波德舅舅建议过她:“接到国王驾崩的官方通知后,你要立即委托墨尔本勋爵出任首相,带领你的大臣们继续维持现任政府。”而且,她还有斯托克马在一旁提点,加深利奥波德建议的影响。维多利亚吃早餐时,第二代墨尔本子爵,威廉 · 兰姆已在赶往肯辛顿宫。8点30分,维多利亚写信给她的利奥波德舅舅。她还写了一封信安慰刚刚失去丈夫的阿德莱德伯母,告诉她不用着急从温莎堡搬走。而且,她还写信给费奥多拉:“写这封短信只是想告诉你,可怜的国王今早去世了……我很好,我永远是深爱你的妹妹。V. R.。”她首先想到的是她的舅舅、伯母和姐姐:在肯辛顿体系之外一直支持她的人。
9点,维多利亚的首相前来与她会面,今后他们还会有很多次这样的会面。在过去的几天里,一场闹剧正在上演,不断有人在墨尔本耳边诋毁新女王。康罗伊迫切想让首相知道,他认为维多利亚可能精神不正常。不过,忠诚的克拉克医生以最快的速度给墨尔本写了一封信,向他证实维多利亚的精神并没有问题。此刻,弯腰亲吻维多利亚的手的墨尔本勋爵已经58岁了。他对自己的健康不佳和容颜不再毫不避讳,让人感到亲近。维多利亚认为:“我非常喜欢他,对他信心十足。”她告诉墨尔本,他和他的政府将继续留任。墨尔本勋爵也向她简要介绍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要作为女王,在登基委员会的一个会议上首次公开露面。枢密院成员已经被传召来肯辛顿宫参加会议。这些委员多数是老成的政治家,其工作是保护君主、谏言献策。11点刚过,一身黑色长衫的神职人员、身着装饰有金色穗带的宫廷礼服的绅士们,甚至连穿着老式马裤的仍健在的王室公爵们,都陆陆续续赶来。受邀出席会议的约有220人,其中包括内阁大臣、政府高级官员和旧王室的官员,每一个接到消息、能及时赶到肯辛顿宫的人都来了。枢密院的书记员记录道,“她极其年幼、不谙世事,世人又对她知之甚少”,这些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责任感。这些委员深感不安,对这个如今有权力“宣战、讲和、谈判条约、解散陆军、解散海军、卖掉所有战舰、将每一个教区变成大学、赦免所有罪犯”的小女孩,他们已经下定决心不把她当回事。这个会议被安排在楼下的红色会客厅,11点30分开始,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小时。不过,在维多利亚的记忆中,会议是在下午2点召开的。她那天早上醒来到现在,发生了太多事情,以致她很难相信只过了5个钟头。要到红色会客厅,她必须沿着一段盘绕陡峭的楼梯下楼。然而今天,她独自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楼梯——这点意义重大。维多利亚只身走了进来,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这让等在会客厅的每个人都颇感意外。他们眼前的是“一个身材纤巧、皮肤白皙的年轻女孩,模样像是只有15岁”,她穿着黑色长裙,梳着简单的发式,她的面容“富有光泽,看起来很干净”。她的母亲和康罗伊都不在她身边。她从容不迫地“在王座上坐下”。在墨尔本勋爵的巧妙安排下,大家对维多利亚明显改观。人们一般认为,对一位年轻小姐而言,仅仅是出现在一屋子男人面前,就很难做到不脸红、傻笑或流泪。当外界得知维多利亚的表现后,《考察家报》认为,女王“在没有女随从的情况下,出现在一大群男人中间”,非同寻常,十分了不起。在场权高位重、年事已高的男士们见到她后,立刻对她产生了信心。这种触动,此刻将从红色会客厅开始,最终蔓延至全国。惠灵顿认为:“她不仅坐上了女王的位置,还让在场所有人对她心服口服。”
在维多利亚宣誓遵循法律和习俗统治这个王国后,她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走上前来,单膝跪下,宣誓效忠,然后行吻手礼。在整个仪式期间,陆续有越来越多枢密院委员赶来。下跪和亲吻完全在一片寂静中进行,“为此情此景平添了诸多肃穆”。等到签名的时候,这位新女王只写下“维多利亚”一个名字。这不是她自己想出的主意。就在不久前,她的母亲和康罗伊商量决定,她受洗时所取的“亚历山德丽娜”这个名字不应该再用。人们已经“习惯维多利亚这个名字,而且并不讨厌它。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气势”。枢密院会议结束后,她面见了伦敦市的市长和代表,“她利落果断、颇有想法、泰然自若,像一位更年长的女王”。不过后来,全部会见刚一结束,维多利亚就兴高采烈地“跑开了,一如她那个岁数的其他女孩子”。

 女王风范初露 
维多利亚成为女王的头一晚,经过一天的忙碌,晕头转向的她一个人吃的晚饭。维克多丽经历了“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天”,没来和她一起用餐。她内心痛苦不堪。她在自己的私密日记中写道:“如果我心爱的维多利亚什么时候看到了这些文字,我乞求她相信,我从未做过任何伤害过她的事。”然而,维多利亚很快就会宣布,连她的母亲都不能未经允许进入她的房间。“我不得不提醒她记住我的身份。”她向墨尔本诉说道。“没错。”他赞同道。
沉着自信、冷酷无情的维多利亚就这样推开了她的母亲,让墨尔本担当了利奥波德舅舅此前充当的父亲角色。“我可怜的妈妈对墨尔本勋爵羡慕得不得了”,她这样写道,自鸣得意而又残忍狠心。那晚,她又和墨尔本进行了“极其重要、非常自在”的长谈,这场交谈直到10点钟才结束,之后她简短地和维克多丽道了声晚安。维多利亚对母亲的驱逐是一种正式的仪式,因为她们不再共用一间卧室,维克多丽被赶到了楼下的旧套房居住。接着,她将母亲从脑海中赶了出去,将思绪转向了别处。她独自坐在那里,记录着那天发生的事情,陷入了沉思。“我会竭尽全力履行对国家的责任”,她向自己保证。“我很年轻,也许在很多方面—不过不是所有方面—缺乏经验,但是我可以确信的是,我具有强烈的热情和真切的意愿尽我应尽的责任,这点无人能比。”这番话朴素而又真诚。维多利亚非常清楚自己的相貌和才智并不出众。她真的平凡得出奇。连这段令人感动的小小宣言,也是对众多19世纪女主人公陈词滥调的模仿:尽职尽责、能力不足、虔诚恭敬。这些理念无论是在小说里(《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亚·布鲁克),还是真实生活中(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和其他许多人)都反复出现。与这些女性不同的是,维多利亚拥有社会认可的舞台,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她虽然十分平凡,却是个幸运儿,在婴儿赛跑中取得领先,这将是她的统治中意义最深远的方面之一。她将证明,即使是平凡的女孩,也能做非凡的事情。接下来几天,维多利亚进一步拉开了与母亲的距离。不久后,她干脆搬出了肯辛顿宫,举家迁往白金汉宫的新家。维多利亚的雷厉风行令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他们说:“在宫廷和王宫的琐碎小事上,她已经展现出了女王和女主人的风范,仿佛她一直深谙此道。”从肯辛顿的阴霾中解脱出来后,维多利亚的所作所为立即开始逐步靠近她未来的强硬女王形象了。
王公大臣们在红色会客厅初次见到新女王时,看到她身材纤巧、年纪稚嫩,可能还以为她会很容易受人摆布。但枢密院的书记似乎已经看到了其他迹象。他想:“等她获得自信,个性开始形成,她会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意志。”对此,康罗伊已经知晓,之后他还会深深领教。本文摘录自《维多利亚女王》,有删节,[英]露西 · 沃斯利 著,张佩 译,2019年10月由 未读 · 北京燕山出版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维多利亚女王——
这位让英国空前繁荣兴盛的君主
以及她所处的时代
看她如何在多种身份中
找到坚定的自己
又是如何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
改变了其他女性的境遇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 ↑

?
编辑 = 小烨哥

宅在家里,点一个「在看」吧 ?

维多利亚女王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