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禹城景庄村民义修“杨桥”的那些陈年旧事!

内容概要

听景庄村的老人们讲,这座桥年代久远,且历经磨难。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鬼子大举侵略中国。侵占禹城县城的日本鬼子,以及伪军,为阻断交通线,加强野蛮统治,隔断苇河两岸抗日军民的联系和来往,就将桥梁的铺板和木栏杆全部烧毁,只剩下桥墩。后来景庄村村民,冒着生命危险义修此桥,留下可歌可泣的佳话。

禹城景庄村民义修“杨桥”

作者/王河北 诵读/吴昆

景庄村碑

史料记载,明中后期,禹城苇河岸边河西刘村有个大财主—景廷奎,在其村北建了一个大花园,专门用于观花赏景。杨、刘等姓氏见这里风景秀丽,也相继来此定居。天长日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人称“景家花园”,后来简称为“景庄”。几百年来,景庄村的村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艰苦创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中义修“杨桥”就是一个例证。

景庄村方位图

景庄村东南,有一条泄洪的古河道叫漯河。这条河具体什么年代建成已无从查考,谁也说不清。后来这条河道,因为两岸芦苇丛生,河流的名字就被衍生为“苇河”。此河是当年高唐、恩城、夏津、武城通往济南府的必由之地。
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官府根本没有能力在河上组织架桥。遇上河水暴涨,来来往往的人们只能靠趟水,极不方便。景庄村的村民在苇河东岸种了不少地。河道干涸的时候,来来往往还算方便,但等到河里发大水,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大水过不去河,也严重影响到庄稼的管理和收割。景庄村的村民,经协商,决定在苇河上集资修建一座小桥。大家热情高涨,积极捐款捐物。

通往景庄的“村村通”公路

最后,由杨氏担任总设计,用石磙做桥墩,用木板做铺垫,用木棍做栏杆。据说当年修桥的场面非常壮观,男女老幼齐上阵,好多外地商人走到这里,也自愿加入了劳动者的行列,帮着运砖石木料。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新桥就竣工通行了,因修桥的带头人是景庄村姓杨的(具体带头人是谁?因年代久远,只知道姓杨,已叫不上名字了),故此,修建的这座桥就被人们尊称为“杨桥”。

桥的建成,既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难题,也得到了地方官府的赞扬和认可。

被损坏的小桥(来自网络)

听景庄村的老人们讲,这座桥年代久远,且历经磨难。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鬼子大举侵略中国。侵占禹城县城的日本鬼子,以及伪军,为阻断交通线,加强野蛮统治,隔断苇河两岸抗日军民的联系和来往,就将桥梁的铺板和木栏杆全部烧毁,只剩下桥墩。后来景庄村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又将桥梁铺板和木栏杆偷偷地修复使用。

解放战争前期,禹城最大的杂团头目七区李匪连祥,不顾人民的强烈反对,害怕河东我解放大军长驱直入,对他构成威胁,遂下令将这座“杨桥”彻底炸毁。

听老人们讲,李匪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九四七年正月初八打李团,老百姓讲,李匪就是从他下令炸毁的这座桥下,带着残兵败将,踏着薄冰,掉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里,靠浮着水到了对岸,狼狈地逃到齐河县城……

现在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景庄村东南苇河岸边,还能依依稀稀寻觅到当年“杨桥”的踪影。

当年小桥的踪影(来自网络)

景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其中杨汝谦、杨文德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杨汝谦(公元1876—1901年),字静滔,辛寨景庄村人。清光绪年间,国家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父亲为了让他求取功名,懂事以后就把他送进私塾深造。他从小立下大志,要改变命运,造福乡里。他刻苦学习,认真攻读《四书》、《五经》,早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秀才”,成为村里一代有影响的文化人。他善于交际,和当时的禹城县官吏、济南府官吏,平时都有会面或书信来往联系,双手会写梅花篆字,书法堪称一绝。他经常帮助左邻右舍、四村八寨的老百姓写状纸、打官司、写信。春节帮助写春联、红事写喜联、白事写账子。尤擅撰写碑文,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曾保存过慈禧太后的半身照片,和清朝五帝手书并印有五帝国印的串期卷。“文革”期间,破四旧,其收藏的这些古文物被视为封建糟粕,被迫上交,后被有关单位焚毁。

景庄村的标志性建筑物

杨文德(公元1902—1962年),字绳武,辛寨景庄村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杨文德天资聪颖,年少有为,饱读诗书,酷爱文学。20岁时,他立志创办教育,于本村成立私塾学校,为其家族培养人才,后来又吸收亲友、邻居、街坊之子女,在乡间被传为佳话。他教学有方,关心学生,得到老百姓的赞扬。家长们经协商,给他特意制造了一块门匾,特书“诗书传家”,四个大字,以示褒奖。
辛亥革命以后,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原七区魏寨子第一所小学成立后,禹城教育家魏兰校长亲自登门,拜请杨绳武到魏寨子高级小学任教员,被聘为语文教师。因其文学功底深厚,学问渊博,掌握的词汇丰富,学生送其绰号为“小词典”。1943年,魏寨子设师范班两个,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杨绳武任学校“训务主任”,继续担任师范班语文教师。

景庄村的一条街道

1947年解放以后,杨文德继续任教,因从事教育事业有贡献,得到人民的尊敬和我党爱护,1955年,被推选为禹城县人民代表,列席参加县里的相关会议。杨文德老师不仅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还教育鼓励子女从事教育事业。他的大儿子杨兆辰,大孙子媳妇,都先后当教师多年,三代同堂任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成为辛寨镇教育的楷模,被称为“园丁世家”、“诗书门第”。
景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

王河北,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史及民间故事的挖掘与整理。文章散见《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禹城市报》报刊,《山东金穗文学》《鲁北文学》《德州》《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等杂志。

—— 王河北作品集——●禹城“药王庙”的传奇●禹城,来自“枣强”的文化民俗●禹城有个村,被称“圣人府”●禹城的“杏树林”与“馍馍松”●禹城旧事:明朝皇帝朱棣曾打算在这个村建都●禹城曾有个“天王殿大碾子杨庄”●禹城小杨圈村人的精神图腾—古槐树●【禹城旧事】辛寨镇小杨圈村的那些人和事●【禹城旧事】辛寨王家坊的油饼逸事●禹城版的《闯关东》,那个年月的禹城人●【禹城旧事】辛寨庄科村的那些人和事儿●辛寨镇李庄村的那些历史故事●【禹城旧事】辛寨镇战高村的那些传奇●【禹城旧事】辛寨镇曹庄村的那些事儿●【禹城旧事】“猫舔邵庄”的那些事儿●【禹城纪事】王家坊的一段“灵异”事件●【禹城旧事】辛寨镇任庄村的那些传奇●【禹城旧事】辛寨李寨子村的那些往事●【禹城文苑】王家坊集市上的说书艺人“麻秃六”●【禹城文苑】王家坊“白蛇”索命的传说●禹城解放路小学,一名优秀教师去世●〖禹城文苑〗辛寨王坊,100多年前的一段传奇●【禹城旧事】改革开放前,辛寨学校,那些事儿●【禹城文苑】王家坊集市上的“凉粉儿”●【禹城文苑】纪实文学:瞎老柏●【禹城文苑】纪实文学| “傻大妮儿”正传●【禹城旧事】印象中解放初的魏寨子学校●【禹城旧事】辛寨河西刘村的故事●禹城小李村的那些历史传说●禹城辛寨镇王坊街“大蟒蛇”的传奇●【禹城村史】辛寨大李庄的历史变迁●【禹城村史】辛寨庵尚,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传奇●【禹城作家秀】王家坊集上的“拖爬猴”●禹城有个“官庄”,相传……●禹城,大刘村的历史变迁●家乡的苇河●一位禹城老师的“难忘之旅”●【禹城旧事】伦镇岱屯,一个充满传奇的村●伦镇薛官屯:一个英雄辈出的村●辛寨兴旺村的历史、传说和人物传奇●我的“磟碡干娘”

●辛寨镇民国教育第一人——魏兰先生

●辛寨安庄村的历史变迁及民间传说

●辛寨陈寺的那些陈年旧事

●辛寨街青龙镇的那些历史传说

●禹城王坊那些年,那些事儿……

●禹城梁河小学的历史变迁及发展历程

诵读者简介

吴昆,禹城润禹水务有限公司员工,喜爱朗读、唱歌,愿意用声音带给大家快乐,用音色穿越时空。

吴昆作品集

■禹城“药王庙”的传奇

■禹城的“杏树林”与“馍馍松”

■禹城旧事:明朝皇帝朱棣曾打算在这个村建都

■禹城曾有个“天王殿大碾子杨庄”

■禹城小杨圈村人的精神图腾—古槐树

■【禹城旧事】辛寨镇小杨圈村的那些人和事

■【禹城旧事】辛寨王家坊的油饼逸事

■辛寨镇李庄村的那些历史故事

■禹城有个群主——“半个好人”

■【禹城文学角】别了,大黄鸡

■【禹城旧事】县油棉厂有个“老革命”,那是我的“倔爷爷”

人文禹城公众号 欢迎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