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引号和句号(独立引用的对联式诗句,标点在引号内还是外?是用句号还是逗号?【张慕元】)

引号和句号

独立引用的对联式诗句,标点在引号内还是外?是用句号还是逗号?【张慕元】
——独立引用的诗句对联的标点正确用法是 “……,……。”
一 先看两道试题:
(1)【武汉市2017年元调试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蒹葭》诉说着最淡的情感:没有爱也没有恨,只是追求,有点彷徨,却不放弃。无论客观环境有多艰难,主观心愿上一定相信有希望——“宛在水中央”。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C.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或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D.时隔千年,我们重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想以身许国,但南渡之后再无用武之地。挑剑看剑,梦回沙场,满腔热血便倾洒在词作之中。
答案是【4.D(“磅礴之势”之后的“,”改为“。”【(张慕元老师注):因为我们的感受说完了,下面转话题说辛弃疾的情感】,“用武之地”后的“。”改为“,”【未说完,都是讲述辛弃疾的情感的】)】
 
注意1:C项是正确的。其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独立引用陈子昂的诗歌中的首联。后面的“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一句,是对这一联进行评价分析。
 
(2) 【2017年武汉市**区部分学校5月月考考试题】—–“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句, 《诗经》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道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
C.“抽刀新水水更流”的比喻是新奇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抽刀断水”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李白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与苦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D. 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答案:B。 错误是A 句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句号;C 句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句号;D 句第三个逗号应改为句号。
 
注意2:此题的B项是“正确的答案”。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是独立引用了诗歌中的两联。后面同样是 对这两联进行评价分析。
     但是,问题是,“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这里是用的逗号(,),且在引号外面。却是正确答案!这与上面元调试题的用法完全相反!学生完全懵了。不知哪一个用法是对的。出题老师们“神仙打架”,学生就要遭殃了。
   
二  【张慕元老师分析】 :
格律诗的某一联独立引用,放在句首的时候,争议最大,好像全国还没有语言专家来明确确定其用法。所以出现混乱现象。
但是诗句或非诗句的独立引用,其标点用法是有规定的:
 
三  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和引号,什么时候句号在引号里面?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者: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这诗句。 】

(2)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由此可见:诗句中只有完整的一个对联引用,就应该算“意思完整”,不论是置于句首还是冒号之后,都应该算独立成句。所以,诗歌的完整一个或多个对联的独立引用,就应该是:1.句末用句号。2句号在引号内。
    类似的独立引用诗歌很多。再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大无畏的精神。(错误,高考题目)
此句中也应该将逗号改为句号放到引号内。即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大无畏的精神。
   再回到上述句子:
B.“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道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
   这一句的标点显然是错误的。准确的标点用法是:
B.“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道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正确】
   也就是说上面的第2题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四个句子的标点都有错误,需要修改如下【中括号内为正确标点】
 
修改: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诗经》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老骥伏枥,志在子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道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C.“抽刀新水水更流”的比喻是新奇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抽刀断水”这个细
节生动地显示出李白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与苦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D. 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这一道不严谨的试题还在网上(百度文库,道客巴巴),很多学校还在拿这一题当做考试或练习题目,这是很不严谨的做法。这样会混淆学生的标点用法的是非观点。亟待去伪存真,需要老师们细心严谨发现问题,废除这些以讹传讹的错误试题。以免给学生带来困惑,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   同时,建议——
标点的用法考查不要走火入魔,不要考得太偏,那些使用标点的两可型的句子尽量不要出现。那些平时不常用的标点用法绝对不要出现在试题中。因为叶圣陶先生早就给语文的语法学习定下了准则——“精要、好用、有用”。
     下面一个选择题,也就是两可型标点过多,不宜做试题: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工业革命在西方如火如荼之际,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宣告“上帝”已死,【,或。】他的意思是“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已丧失。
B. 人成为大地的对立面,大地不再是老师,不再是道之所载了,而是资源,只等着分批拍卖。
C“新”是一种观念,“旧”却不是,“旧”是具体细节的集合体。没有细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旧”。
【改: “新”是一种观念,旧”却不是。[。或;]“旧”是具体细节的集合体,没有细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旧”。】
D 也许,人类已经并不需要故乡,也不需要历史;一切都在未来,生活的意义只在于更新。这确实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这类句子的很多标点的用法取决于作者的主观表意,不同的意思就有不同的标点。此题A项,如果作者表达两个意思:1尼采说过了什么。2解释他的句意。那么,陈述事情与评论解释,两者之间就应该用句号。如果作者只表达一个意思,即尼采说过的话及其含义,那么两者之间用逗号。
但是“他的意思是‘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已丧失”此句更像是作者在解读尼采的话(是议论分析),与上一句陈述事情的内容(记叙)不同,换了内容,所以更合理的是:在“死”字后,应该打句号。
此题的C项,前一句告诉我们“旧”不是什么;后一句告诉我们“旧”是什么。“不是…而是…”并列关系很明显。两者之间应该打分号,更突出句子间的紧密关系。如果作者想表达三个意思:1“旧”与“新”不同;2“旧”的本质;3“细节”对于“旧”的重要。那么这三者之间都用句号,也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即:“新”是一种观念,“旧”却不是。“旧”是具体细节的集合体。没有细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旧”。)
   这里,没有段落背景辅助理解,此句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是很主观的东西,作者也权利选择他自己想表达内容相宜的标点。但是,学生没有办法猜测。
可见,如果试题的内容选择不精致,出现有多种可能性的内容,最终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不利于提高语文能力,反而会造成混乱,变成让学生“皓首穷经”的闹剧!
所以,虽然命题是辛苦的劳动,也是难以避免差错的,但是为了对学生负责,命题时还是要尽量避开这些不典型的两可型的标点的例句,尽可能让命题科学合理。
 
 
                                  【供参考、切磋、交流】
 

引号和句号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