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何凤山:西上碾头引来天河之水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文学作品选发
西上碾头引来天河之水
文/何凤山


一水中流。壶流河自西向东,流经百里萝川。壶流河之南,是小五台山,俗称大南山,又称翠屏山。七十多年前,那里曾经是革命根据地。在红星的照耀之下,那里有另一个黎明,红透过半边天。
在翠屏山的地表之下,有着丰富的南山冲积扇的潜流,水位很浅。川下的人们,只要挖掘一米多深,一个个泉眼里就”咕嘟嘟”地冒出水来。水清彻见底,泉底的卵石历历可数,清凉的水很甜。这些泉水与壶流河一起,滋养着这里的人家,丰腴了百里蔚萝川,使这里成了米粮之川。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燕云十六州,蔚县是一州,是一个大州。抗日战争的时候,养活过我们许多的部队和干部。
而在壶流河之北,从西合营镇往东到吉家庄镇往南,有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高岗。这片高岗平展展的,高于平川近十米,一眼望不到边,俗称四十里疙瘩。这四十疙瘩,却是有名的旱疙瘩。因为这里的深层地表之下,有一层俗称″甘子泥”土层。这种土层,密实而坚硬,隔住了地下的水线。地下水只能潜流而去,浮不到地表。即是打深井,也只能蓄一些”空帮水”,水质咸而涩,含氟高,人畜长期饮用,牙齿都会变黄。
四十里疙瘩上缺水。偏偏这里的许多村名,都和水有缘:海子洼,陈家湾,东上碾头,西上碾头……这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想水,盼水,找水,念水。于是,就用水命名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可是清凉凉的水啊,千百年来只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只有从天而降的雨水,虽然有很浓的土腥味,毕竟是甜的。每逢下雨天,这里的孩子们就会光着脚丫,冒着大雨,满世界乱跑,用小手接着雨水,喝了一口又一口,总也喝不够。难怪老人们说,四十疙瘩,旱疙瘩;井是空帮水,河是跑马河(山洪暴发),一滴清凉凉的甜水,比眼泪还珍贵!
西上碾头,这个只有一百二十多户,四百多口人的小村子,就座落在四十里疙瘩的最东边的疙楞沿儿上。村名的由来就是疙瘩边上原有一座大水碾,现在早已破败拆除。由于引水难,村民们常站在高疙瘩边上,看着流淌而过的定安河(壶流河支流)水,只能望水兴叹。

扶贫攻坚的春风,吹遍了大地,吹遍了田野,吹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西上碾头村来了市水务局派驻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村庄激动了,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村委会开始忙碌起来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白天逐门逐户地入户调查,晚上一户一户地登记,一户一户地测算。经过评议和公示,最终确定了村里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
该如何帮助这些贫困户脱贫呢?他们却有了不同的意见,甚至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认为,扶贫就是帮助贫困户脱贫。应该根据这些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一户一户地制定脱贫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贫困的根在户,更在村。整个村子的面貌不改变,这些贫困户也难以从根本上脱贫。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冷静的思考,村里的这些扶贫决策者们,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扶贫攻坚,眼里不能只盯着那些贫困户,必须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制定出全村的整体发展规划,从改变整个村的面貌入手,彻底拔掉穷根。同时,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扶贫攻坚,实质上是自从实行土地改革以来,广大农村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的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沿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向现代化农业的历史性的转变。扶贫攻坚,解决贫困户脱贫,仅仅是这个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切入点和序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依托共和国强大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实力,向农村输送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资源,全方位地促进农村向现代化蜕变。为此,他们制定了三步走的脱贫发展规划:第一步,从引水进村入手,改变村民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条件;第二,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第三,从发展商品化种植、商品化养植、创办加工型微企业入手,面向市场,发展商品化生产,改变过去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同时,对每一项发展规划,他们都制定了具体的发展项目和具体的落实措施。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驻村扶贫的责任单位恰恰是张家口市水务局。他们发挥部门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从新建扬水站和引水进村入户入手,拉开了西上碾头村扶贫的序幕。
工地上没有人山人海,也没有红旗招展,只有机器的轰鸣声。挖掘机強有力的钢铁手臂高高举起,又強有力地挖掘下去,一斗子土就是一堆土山。机器化施工的强大力量,使沉睡了千年的土层被轻而易举地挖掘开来,输水的管道施工也随即铺设跟进。从定安河畔直上高坡,横贯四十疙瘩,宛如一条长龙,自西向东,逶迤而来。水沿着地下长龙,流进了四十里疙瘩、流进了西上辗头村,流进了家家户户。水龙头一拧,清洌洌,白花花,甜滋滋的水,喷湧而开。在通水的那一天,那一刻,村民们激动了,欢呼着。而村子里的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在通水的那一瞬间,却茫然不知所措。只是手忙脚乱地急着往大缸小瓮里蓄水,大缸小瓮都蓄满了,又忙着给盆盆罐罐里贮水。年轻人们说,别蓄了,瞎張罗个啥。往后龙头一开,天天都有水。老人们嘴里应着,知道!知道!手里却依旧不停地张罗着,直到把每一个能盛水的家什里都蓄满了水,屋里的地下,炕上,甚至柜子上,桌子上,都摆满了盛满水的家什,才松了一口气!是呵,祖祖辈辈,千百年了,缺水缺怕了的老人们,一心只想着多蓄水,蓄得多多的,滿满的,心里才踏实!

天河之水进了村,入了户,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又开始对老旧危房进行彻底改造。那些屋顶上长满了枯草的旧房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倾斜了的门窗柱脚,被岁月浸蚀得裸露出的木纹,横七竪八地开裂着。象一个历尽苍桑的老者,勉力支撑着破败的老屋。这些有风透风,遇雨漏雨的危房,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都一户一户、一间一间地得到了彻底的修缮和改造。住在改造过的新房里,坐在炕上,看一眼铺满阳光透着喜气的院子,心里甭提有多乐,有多美!
接着,村里又组织村民们大规模地清理堆积多年的垃圾。村头巷尾,埼角旮旯,整车整车的垃圾被清理出去。距离村委会东边不到十米远的地方,是全村最大的垃圾堆。每到夏天,蚊蝇集聚,臭气薰天,尤其是大雨过后,从垃圾堆下流出来了绿色的污水。进来的人捂着鼻子,出去的人则溜着墙边绕着走。现在,垃圾堆彻底清除了,在原址建起了全村最大的影壁墙,高大,气派,上面还雕着精美的砖花,沿着墙边还配置了彩灯,刻着描写田原风光的千古诗词名句,成为村里的一处最显眼景观。
平坦、宽敞的柏油路,不仅使村与村之间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交通网,而且村子里的街街巷巷,也都把硬化了的水泥路面,直铺到每家每户院子的门坎下。进门是宽敞的大院,出门是平坦的水泥路面,要多惬意有惬意。在村子的主要街道两旁,都有用红砖垒出一方一方的土池,每一方土池里都栽着一颗绿油油的小松树。这些曾经生长在山里,长期落户于城市大道两旁的松树,如今在乡村纯净的空气里,摇摇曳曳地生长着,愈发显得青翠可爱!
尤其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西上碾头,这个只有一百二十多的村庄,在驻村帮扶单位和县政府的支持下,斥巨资在村子的东南角,建立起一个多功能的村民广场。在这个广场上,最显眼的是两个高约十余米的水车,寄托着村民们对老水碾思念。水车下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池里的水这边进那边出,是活水,推动着两个高大的水轮缓缓地转动,这不是舒婷在诗里写的:两个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倦的歌。这是两个崭新的水车,只做为景观而存在,让人赏心悦目,日日夜夜唱着欢乐的歌。在广场的最高处,有一条用原本制作的拙朴精美的长廊,名曰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眺望逶迤起伏的翠屏山,眺望山上的白云流岚,眺望山脚下的远村人家,眺望如一团团白云般的杏花花海。每到黄昏时分,村子里的大闺女小媳妇儿,打扮得俏皮的大娘大婶,就会聚集在广场上,k歌,跳广场舞。悠悠扬扬的歌声、音乐声,在广场上空飘荡。拄着拐杖的老人们,坐在广场边的台阶上,说今道古侃大山。劳作了一天的小伙子们,则聚在烧烤摊前,吃烧烤,品小酒,赏歌舞。这份乡野景致,这份悠闲的气氛,这种宽敞舒坦美丽的居住环境,直让城里来的人们羡慕煞!!


农村在蜕变。这种蜕变不仅仅是生存环境在变,生活方式在变,最根本的,是生产方式在变。因此,我们在这里,才说说西上碾头的贫困户,是怎样在新的生产方式下,拔掉穷根,走向小康的。
老朱是一个朴实、木呐、勤劳的汉子,黑呦呦的脸庞,不高的个头,精干的身板,小而聚光的眼睛。他有一个会过日子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一家四口,本来小日子过得虽说不富裕,倒也简单温暖。不曾想,几年前,他外出打工时出了事故,被卷进机器里,险些丢了性命,腿落下了残疾。屋漏偏逢连阴雨,大儿子因为打架伤了人,入狱。接着,他又被查出身患肠梗阻,做了手术,从此挎上了体外排便的糞兜,行动不便,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沉重的医疗负担,压塌了老朱本来殷实的小日子。老朱变得沉默了。每天默默地下地干活,又默默地回家照顾妻子,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扶贫攻坚以来,村委会和驻村扶贫工作组,帮助他申请了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解决了他因病致贫的问题。
市水务部门又帮助村里跑项目,跑资金,铺设了用于浇地的输水管道,引进节水灌溉技术,改变了种植条件,老朱的责任田也因此受益,由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他在村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转变种植观念,不再单一地种植大田作物,而是根椐市场需要、蔬菜西瓜、香瓜、搭配种植,使收入大增。以今年为例,老朱种了四亩新品种西瓜,一亩香瓜。由于水源得到了保证,再加上本来村里土质利于种瓜,他种的瓜香甜可口。仅这四亩瓜类,就收入近三万元,是往年种植其作物收入的近十倍。加上其他收入,老朱全家全年共收入四万多元!老朱咧着嘴,嘿嘿地笑了,两只手不停地在衣襟上反反复复地擦着,却连一句感谢的话也说不出来。
老朱靠着转变种植方式脱了贫,而年过七旬的老张则是靠发展养殖业拔掉了穷根。
老张全家七口人,老伴体弱多病,孩子孙子多人。早年他是远近闻名的羊倌。常年累月的牧羊生涯,使他炼就了两手绝活。一是牧羊铲一甩,甩出去的土疴垃指那打那,绝不放空;二是咩咩的羊群从眼前一过,就知道羊只少不少,少了那一只。自脱贫攻坚以来,根据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的实际情况,在村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扶贫金融贷款政策,贷款5万元,先后养起了猪、养起了羊、还养了鸡,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成了全村最具规模的养殖专业户。不仅自己家的收入年年增加,还带动了村内的其他农户也发展起了养殖业。

在村里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接触的日子里,发现他们计划周密、配合默契,所讨论的话题里说得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岗、防贫、就业这些字眼。
按照他们的想法,做到这几点,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原料外来、销售在外的″两头在外”的加工型微企业,让村民们不出村,就地就业。
说干就干!通过多方努力,终于,村子里办起了加工绢花微工厂,吸收了村里三十多名妇女就业。村里和外地的公司统一签定合同,原料由外地公司负责提供,产品由外地公司负责销售,村子里只负责加工生产。这些做惯了针线活,媷惯了苗子的姑娘媳妇们,走出了家门,就进了厂门!她们手里一边不停地干着活,一边七嘴八舌地嘲笑,那些城里的人们,真呆!真傻!花钱买这些劳什子干嘛!那象咱们村子里,路边上,田野里,一薅一大把,翠灵灵的叶,水灵灵的花,什么花没有!
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这些在生产队领过口粮,在村委会领过救济款的女人们,面对工资表上自己的名字和名字后面的一串数字,一时竟怔住了。她们全都没有印章,也全都没有签过字,还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工资该怎么领?!经过郑重协商,她们最后一致决定,还是按照老习惯——按手印。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象跳动的火苗,红得耀眼。
尾声
我去过许多个扶贫村,每个扶贫村,都有自己的新变化,都给人以新的惊喜。以去西上碾头村的次数最多,这个村的变化也最让我震撼。
前几日,我又一次到西上碾头去。从西合营镇北边的国道,往上一拐,就上了四十里疙瘩。从祁家皂村一路向东,是新修的柏油路,平坦,宽敞,路两边茂盛的杨树高擎如伞,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地奔驰着,不禁令我十分感慨。也只有这宽敞,平坦的大道,才能让现代化的强劲脉搏,暢行无阻,源源不断地输运到广大的农村中去。
是的,共和国没有忘记:当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废墟中建立起来,国家要强盛,优先发展现代工业,优先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里,是广大农村,是几亿农民,用汗水和几乎是最原始的辛勤劳作,不仅贡献了一个天下粮仓,而且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共和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最原始的资金积累。如今,共和国繁荣了,强盛了,开始依托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強大实力,把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等各个方面资源,源源源不断地输向广大农村!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工业开始反哺农业。扶贫攻坚则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号角。中国的广大农村在蜕变,正在实现由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的历史性变革。
正想着,不觉己驱车来到了西上碾头的村边。忽听一声高亢嘹亮的嗓音从村子里传过来:”啊~呵~,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我知道,这又是二哥在唱小曲。二哥可是村子里的名人。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称之为二哥,是名符其实的”官二哥”。二哥快五十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听说他父母在世的时候,几次张罗着要给他娶房媳妇儿。可是家里穷,娶不起,也没人寻。”光棍苦,光棍苦,衣服破了没人补。”但二哥似乎并不在意:”光棍好,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二哥没念过书,却装了一肚子小曲。什么《走西口》《五哥放羊》,还有《送情郎》《小寡妇上坟》《十八摸》。二哥愁也是一声唱,苦也是一声唱,乐也是一声唱,叫一声板,随口就来。上次我来村子里,听说二哥这几年在扶贫科学技朮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原生态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应季蔬菜,也在暖棚里种植错季蔬菜,销路甚好,二哥的腰包也因此渐渐地鼓了起来!
进了村,才发现一伙半大小子正围着二哥起哄:
″二哥,给喜糖!”
″二哥,新娘子俊不俊?”
″二哥,什么时候拜堂呵!!!”
“去!去!臭小子们,起什么哄,一边去!”
二哥嘴里骂着,又一声小调溜出了嘴边:”哟~嗬~哟哟!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红灯……”
这一声小曲,高亢,嘹亮,透着喜气,掠过村边的树捎,惊起了一群家雀,又向远去的大南山飘去,连卧云岗上的云彩,也随着歌声一起,向着很远很远的山那边飘去……
作者简介:何凤山,男,汉族。原籍天津市武清区人。插过队,从过政,经过商,曾任某公司经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诗刊》《诗选刊》《星星》《萌芽》《长城》《鸭绿江》《青年文学家》《河北文艺》《长城文艺》等报刊发表诗歌二百多首,出版诗集二本。本人始终认为文学是根,是归根之地。
雪绒花原创文学专题 :
雪绒花文学阅读感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二)
雪绒花原创季同题散文《冬日》征文作品
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
王殿君|闫立平|孟燕|闫宪|芳草|郭振萍|洋浴海|赵宏岭|邵燕云 |史玉凤|刘少均|张帅|王胜|周绍明
投稿要求:小说、散文限5000字内,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稿件必须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配图者优先选用;文章请用word或wps文档,以正文+附件的形式发送;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同时,请发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投稿邮箱,同时请加主编微信号(验证时须加注实名并注明“投稿者”字样),微信仅用于发送文章链接,不闲聊,不接受投稿。
微信公众号:xrhycwx
主编微信号:hlys2016
投 稿 邮 箱:
小说散文:xrhycwx@163.com
诗词:xrhycwxsc@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