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逗比帅宝的日常#STEAM

了解教育热词:STEAM
帅宝过生日,准备给他选个礼物,在某宝搜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玩具,小到木质插板,大到炫酷机器人都赫然标上了“STEAM”的符号。
这个STEAM到底是什么?
经过一番搜索,我了解到,STEAM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理念,它由S science(科学)、T technology( 技术)、E engineering(工程)、A arts(艺术)、M math(数学)构成,致力于在跨学科教育中培养孩子系统性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并形成科学思维,帮助孩子提高在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AM里涵盖的学科我小学就学过,比如上的科技、美术、劳作、数学课,没什么可新鲜的。然而STEAM和传统的学科教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因为STEAM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帮助孩子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如地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比如帮助孩子建立技术素养,锻炼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或者培养孩子发现、表达、解释、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等等。
目前看来,STEAM是教育的希望,因为它做到了让知识从课本中走出来,使孩子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商家们同样在STEAM上看到了希望,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面对庞大的市场诱惑,大家都想沾些STEAM的光。编程叫STEAM,做实验叫STEAM,机器人叫STEAM,甚至美术培训也挂上STEAM的牌子。
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只知道STEAM教育有实验,就带着孩子不停地做实验,实验做了一堆,可一问为什么,怎么实现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就被打回了原形。
说到编程,就指向机器人,软件学明白多少先不说,反正硬件的钱先花了,再交一笔培训费,让逻辑思维还没发展起来,抽象思维还有限的学龄前儿童“玩了个开心”,“赢在了起跑线”上。
因此,一但STEAM教育变得功利化,他所肩负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便难以落地。同时刚在中国兴起的STEAM,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问题:
一、重“技能培养”轻“知识学习”
STEAM教育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科学探究,采用实验设计、创意发明、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但是,一些中小学开设的STEAM主题课程,重操作,轻知识,将教学停留于技能操作之上。
二、重“活动形式”轻“科学精神”
STEAM教育打破了“坐着不动的课堂”,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形成以主动、探索、体验、创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有些机构过分追求那种花里胡哨的学习形式,而不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上,无法使孩子具备发现真问题,开展真探究,追求真结论的能力。
三、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
很多学校在开展STEAM教育时往往表现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倾向。经常看到学生因成功完成任务而欢呼雀跃的场景,可一旦问到如何排除故障、为什么要实现某项功能时,许多学生都回答不上来。还有一些学校出于宣传需要,把STEAM教育等同于科技竞赛,获奖多少成为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
四、缺少专业教师
STEAM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高度整合,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很多STEAM课程是由物理老师或信息技术老师担任,但STEAM不仅仅是动手操作能力的体现,更多需要的是老师的架构思维的能力。没有专业的老师,很难达到STEAM的教学目的。
所以,STEAM虽好,但作为“舶来品”,使它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注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咱们再看到与STEAM相关的产品、课程时,不要光被光环所吸引,擦亮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好的STEAM课程,也不要落入商家伪STEAM的坑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