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家?老物件

关注『印象甘露』
有你,甘露才完美
我是个念旧的人,家中许多旧物都舍不得扔,以至从家乡搬到上海,上海又多次搬家后,老物件依然随存。滋润于家乡甘露的老物件,虽不起眼,但比我这个耄耋老人的年龄还要大。它是老旧的,可是风骨犹存,我与它的爱恋历久弥新。有人说,念旧的人就像一个拾荒者,不动声色却满心澎湃。旧,像我乡下的亲戚,不常走动,可是它就在那里,镀着岁月的银光。01一幅老照片
秋日凉爽,午后翻阅相册,一张略带泛黄的黑白照映入眼帘。照片上的女士,仪态优雅,气质端庄,有一种恰如其分的美,令人过目难忘。她是我母亲,此照约拍摄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母亲穿着一身黄褐色暗纹的竖领斜襟旗袍。看得出这是寻常的布料制作,但做工精细考究,“镶、嵌、滚、包”等传统工艺在这身旗袍的装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母亲白皙的皮肤,清澈的眼神,还有眉目之间一缕温婉与精致的气质,展示了民国时期流行的时尚风韵。一幅老照片触“影”生情,在她身上写满了故事,是照片之外所承载的带有温度的人生记忆。我的母亲名叫李杏红,是土生土长的甘露人。娘家是南横头稍有名气的李家,其父是酱园行的高级职员,她在家中排行老五。我的母亲,她的人生印记就如一株红杏淡雅凝重、芳馥典雅,不与百花争艳,只到花期静静绽放。我就职于上海艺术书店时期,就喜欢国画大师李可染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在飘渺迷蒙的烟雨中,点缀着一簇簇嫣红的杏花,几分娇艳,几分朦胧,那是水墨的韵味。历代诗人写了诸多“杏花天影”的名篇,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母亲这绝妙传神的名字也给全家捎来了一点福份。母亲16岁就嫁给我父亲,她是位典型的传统家庭主妇,虽然文化不高,但有相夫教子的理念,爱子如命的心。她爱这个家,侍奉婆婆周到有加,照顾丈夫无微不至,呵护儿女不辞辛劳,言传身教。《钱氏家训》中有“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等语,这也成为母亲教诲子女的行为准则。母亲为这个家无怨无悔,竭尽毕生。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她不仅会绣花,还会编结、打毛衣,我家乡叫“结绒线”。小时候母亲常常翻看编织导师冯秋萍的《秋萍绒线编织法》《秋萍毛织刺绣编织法》两本编艺书,篮盆里经常放着绒线团、棒针、钩针和刺绣针。她和金家婶婶、杏英姑姑、玉芳妈妈等邻里聚在一起,经常切磋编结花式。母亲编结的衣衫,子女们穿在身上既得体又暖心,使我们领悟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内涵。母亲还烧得一手好菜,她的私房菜——“八宝鸭”是我印象最深的美味之一。鸭肉酥软喷香,里面的糯米完全吸收了鸭子的肉香和多余的油脂,软、糯、香、滑,叫人百吃不厌,成为了我家节庆假日餐桌的一道“招牌菜”。遥想童年,从舌尖到心间,那些流连在唇齿间的家常美食,至今还飘香在我的记忆和梦里。母亲常有一句口头语:“做人要有礼有道。”对家人、亲戚、客人,母亲总是笑脸相迎,敬语在先,细语温存。对邻里,她能和任何人和睦相处。她常说:邻里之间,门对门,窗对窗,眼对眼,朝夕相处,要保持谦和的心,与人为善。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啊。母亲好客,有客人来,她总是热情接待。奉备茶水,说笑聊天,有时会留客人吃饭,烧一些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如银鱼炒蛋、豆芽韭菜、葱花蚕豆、紫菜酱麻油汤等,吃得客人赞不绝口。母亲为人真诚亲和、善良贤淑,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据我所知,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母亲,年轻时就有三位孩子,认我母亲为寄娘(干妈)。沿街的乡邻都亲热地称呼她“五小姐”、“新嫂嫂”。母亲生前身体力行,留下了好人缘,好口碑,为我们儿女树立了好榜样。回想起来——这就是妈妈的味道啊。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母亲离开我们42年了。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现已都年老的五位子女们谈起母亲,往往会想起幼时的亲情和关爱。小辈们永远记住我母亲身上的那份古道热肠的真诚,那份璞玉浑金的友善,那份温良宽厚的慈祥。母亲的老照片,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它依然镶嵌在我心里,成为我人生中一种别样温暖的感觉。02一尊五子登科弥勒佛坐像
我家的“镇家之宝”被安放在玄关台面上。踏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尊“五子登科弥勒佛坐像”。据社区一位专业人士鉴定,说这尊瓷器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很珍贵。我捧起弥勒佛像,细细端详:五个嬉戏的天真幼童,或跨坐巨鲤、或执萧弄曲、或手擎荷叶,仪态各异,簇拥在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四周,一股喜气顿时扑面而来。再仔细观察,发觉其做工确实考究,品相一流。釉色均匀润泽,亮丽可鉴。佛像周身,线条分明,立体感很强,瓷化程度高,洁净美观。摸上去有一种温润腻滑的手感,不失为一件江南近代瓷器的代表性作品,令我拍案叫绝。此件藏品纹饰清晰,品相极好,颇具收藏价值。弥勒佛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五子登科”来自中国民间传说。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对五个儿子教养有方,个个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现在来说说弥勒佛像的由来:我幼童时,在甘露家乡认了一个寄爷(干爸)。他是一个专业画家,在上海大世界有画室,后转入美术出版社当编辑。这尊“五子登科弥勒佛坐像”就是小时候他送给我的纪念品。1953年,干爸还专程到福州路书店来看我。此后联系渐少。但这尊弥勒佛坐像80年来一直伴随着我。“五子登科弥勒佛”当时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象征及第封侯,寄托了家底殷实人家对其子弟科考登第,功成名就的期望。在旧时官宦人家和普通市民间,常以此作为礼物互赠,是送受者皆大欢喜的礼物。其实,弥勒佛在我们这些老一辈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欢乐、亲和、宽容的形象。欢乐是弥勒的形,亲和是弥勒的魂,宽容是弥勒的本。这些内涵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家中的弥勒佛坐像除了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外,似乎还具有了另一种特殊的意义——在这充满禅意的气氛中,每当我轻轻抚摸弥勒佛像,似有与佛心灵交融的感觉,每次鉴赏都是一次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过程。在我的眼里,这尊弥勒佛坐像不论从历史、社会影响还是工艺制作水平,都是民间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五子登科”弥勒佛坐像,他整天笑吟吟,为了美好的明天,带领着五位小朋友在家门口全天候守卫值班。我特吟诗一首:弥勒大佛坐玄台,大肚圆圆笑口开。忘却红尘多少事,情缘未断是凡胎。
03一块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
前一时期,我把从家乡带来多年,压箱底的一块蓝印花布翻出来晒了晒。目睹此老物件,勾起了我脑海深处的许多记忆。这块蓝印花布,长宽是24厘米×26厘米。深沉的蓝和纯净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丰富的纹样,质朴素雅。蓝色的底,白色的花,点与点的主次疏密,组合有序。蓝白色调的对比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丽,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惹人喜爱。这块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和装饰意趣的小花布,我已收藏70多年,寄托着家人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艺术收藏的审美情趣。在我的记忆里,蓝印花布还成了一种乡愁的承载,它曾经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光鲜。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豆染布,后因靛蓝染料印染而得名,故又名靛蓝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蓝印花布在我的家乡,过去是大多数乡民家中的常用之物,它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是民间最古老和传统的日常用品。记得早年甘露镇上就有两家染青店。那个时候,走在甘露镇上,你会发现,无论男女老少,手腕里大都勾着一个或大或小的蓝印花布包裹,它几乎成了那时的一种配饰和时尚。这块蓝印花布是我小时候的偏爱之物,因为每当我跟随好婆(祖母)远走他乡探亲访友,都要用上它。行走前,就要用这块花布把零零碎碎的用品打成包袱(又称包裹)挎在肩上,一路前行,成为一种行头。经常出行的人,带一块不起眼的蓝花布,反复使用,既轻便,又实用。这块蓝印花布也就成为了我小时候的“好伙伴”。晒一晒这块蓝印花布,不知老一辈的甘露人还知否?一块小小的蓝印花布,承载了我们乡里“老底子”的一种时尚。著名作家王安忆曾经将一幅土布(蓝印花布)作为礼物送给从台湾远道而来的诗人余光中。写作《乡愁》的诗人,十分乐见这份珍贵的礼物。瞬间,在我心中也荡起了一份浓浓的乡愁之情。……
老桌子
小铜锁
家里的老物件还有许多,其中一只“老桌子”,还有一把手工小铜锁,说起来故事也很长。就此打住吧。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抚物忆昔,物是人非。如今前辈已逝,面对祖上传下来的“老古董”,那份丢不下、离不开、舍不得、剪不断的情感,是植根文化和传统之源。家乡当地有两句俗语:老的花露水越陈越香;吃檀香橄榄越嚼越有味。在对老物件的相忆中,品味其民族品格,体悟其文化意涵,自是别有一番滋味。无论过去多少年,长大了,还是变老了,陪伴过我们的乡愁依然如故。
作者文章回顾
1、老底子的灶头2、老底子的端午粽情3、他乡,仍记乡愁,归来只话年少4、回忆与寻找——记我的第一本老相册
印象甘露一个有爱的小众平台
甘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