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惜抱轩书录》校勘及辨证

桐城派研究
《惜抱轩书录》校勘及辨证陈伟
作者:陈伟(1989-),男,河南潢川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本目录与古籍整理。
摘要:姚鼐所纂四库提要稿主要通过刻本《惜抱轩书录》和抄本《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流传于世。但二者著录提要的数量稍有不同,而且存在大量异文。兹以《惜抱轩书录》为底本,以《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进行对校,同时参以金陵孙氏抄本,共出校勘记356条,并对其中的123条校勘记进行了辨证。通过版本对校和校勘记辨证可以确切知晓,这两个系统的提要稿互有对错,且并非同出一源。但整体而言,《惜抱轩书录》错误更少,价值更高。
《惜抱轩书录》(以下简称《书录》)著录姚鼐所纂四库提要稿88篇,《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以下简称《书题》)著录姚鼐提要稿92篇,较《书录》多出《却扫编》《桯史》《西溪丛语》《辍耕录》四篇。杜泽逊先生于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经籍异同》卷端又见姚鼐提要稿一篇[1]。这93篇提要稿是目前学界所见姚鼐提要稿之全部,其中除《纶扉奏草》《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之外,其余提要虽经纪昀等人损益,但全部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之中。关于《书录》的研究,学界主要探讨的是其与《总目》之间的差异,其中以徐雁平《〈惜抱轩书录〉与〈四库全书总目〉之比较》、季秋华《从〈惜抱轩书录〉看纂前提要与纂后提要之差异》等文章为代表。关于《书题》的研究,则以高树伟《国家图书馆藏〈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抄本考略》、刘勇《姚鼐〈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的文献价值》为代表,其关注点除《书题》多出的四篇提要之外,高文还兼及《书题》的版本和流传,刘文对《书题》与《书录》进行了大体比较,但未作全文校勘。为了明晰《书题》与《书录》之间具体细微的差异,兹以《书题》《书录》进行对校。
姚鼐(1732-1815)
一、《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述略 国家图书馆所藏《书题》,楷书抄写,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无格,“玄”“弘”“曆”三字避讳。此书虽无分类介绍,实则依經、史、子、集排列,其中经部12篇,史部18篇,子部28篇,集部34篇。《书题》著录篇名与《书录》时有不同,如《书题》著录《贞素斋集》,而《书录》著之为《舒頔文集》。又《十先生奥论》之提要紧接《江湖集》提要之后,不似他篇换行另撰,以致于其篇名在书前所列目录中遗漏。此外,《书题》除多出四篇提要之外,《毘陵集》《颜鲁公集》两篇提要的著录顺序又与《书录》不同。《书题》书衣有周星诒题识、书后又有杨希闵(字铁佣,号卧云)、魏锡曾(字稼孙,号鹤庐)、叶昌炽三人题识。末附绝笔纸,有“不孝不忠”“国事家事惭以毕生”诸言,刘勇之文考证绝笔出于周星诒之手。[2]据杨希闵题识可知,此书最早是杨氏从梅曾亮(字伯言)处借抄,据魏锡曾题识可知,同治庚午(1870)六月,魏锡曾又“从杨舍人丈(即杨希闵)假钞此本,并校一过。凡今钞,讹字径改,原钞之疑讹者,校于眉间。”[3]今查原书,校于眉上者25处,校于眉下者2处。是年十二月廿一日周星诒又题识此书,并言是其嘱魏锡曾抄写,并于次日用墨笔校勘一过。今查原书行间校改共85处(按:在误字旁边着墨点而未予改动者不计入内),有些是径直校改,有些是圈掉某字的偏旁,有些则是在误字上着墨点以示删除,玩其字迹、墨色,其中一部分是抄者抄错随手改正,其余当是周星诒校改。后周星诒藏书售于蒋凤藻,“蒋氏延叶昌炽为其董理藏书,叶氏读是书,遂题跋书末。”[4]至于梅曾亮所藏原稿,杨希闵在题识中称“伯言久归道山,恐原稿或散佚,此遂为海内孤本矣。”[5]而杨希闵抄本,即所谓的“海内孤本”,今下落不明,恐亦不在天壤间。因此,魏锡曾据杨氏本重抄的这个本子便成了姚鼐分纂稿之最早传本。综上可知,魏锡曾抄本经周星诒、蒋凤藻递藏之后归入国家图书馆,高树伟文称国图所藏为杨抄本,笔者以为未确,称其为魏抄本似更为妥当。201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此为底本进行了影印,收录在《国家图书馆藏稀见书目书志丛刊》第21册,可供翻检。另,据高树伟文所言湖北省博物馆也藏有《书题》一部,惜笔者未曾寓目,不复赘言。
二、《惜抱轩书录》述略《惜抱轩书录》四卷,乃是姚鼐卒后,由其从孙姚莹(字石甫)首刻于金坛,书前有道光十二年(1832)李兆洛(字申耆)、毛岳生所作序言。据李兆洛序可知此书由其亲自校录,之后“石甫明府补刊以附全集”。毛岳生序亦言:“《书录》凡四卷,文八十八首,往与武进李申耆先生校正脱误,石甫今为刻,附先生集后。”[6]但二人之序均未言及金坛刻本所据之底本,惟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称姚莹“以惜抱《书录》稿本及所著诗文乞校正付刊”[7],但高树伟文以为“不知所据”,笔者通过校勘也发现《书题》《书录》之间并无沿袭关系,因此关于金坛本之底本信息基本无可考证。金坛本当时便流传绝少,因为“旧刊于金坛而未盛行”且“于古今学术源流派别,折衷至当”,所以光绪五年(1879)桐城徐宗亮“用依原书为翻雕”,保存毛、李二序,又增入自己所作序言一篇,收入《惜抱轩遗书》之中,后又被光聪谐收入《龙眠丛书》之中。徐刻本流通较广,北大、复旦、武大等多家单位均有馆藏。徐刻本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单黑鱼尾,左右双栏,大黑口,“玄”“炫”“弘”“曆”“旻”“宁”“淳”“醇”字皆避讳。书分经录、史录、子录、集录四部分,书前目录载“史录十六首”,查核原文当是十八篇,经徐雁平先生考查,“知错误自光绪五年刻本始”。以徐刻本为底本的抄本又有两种,其一为师石山房抄本,此本“以眉批的方式校正该刻本讹漏三十二处”[8],现藏南京图书馆。另一本为光绪七年(1881)金陵孙氏抄本,漏抄两篇,现藏国家图书馆,后收入张升《〈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以下称《辑存》),高树伟文对此本有详细考察,兹不赘言。此外,吴格先生有《四库提要分纂稿》一书,其中姚鼐分纂稿部分收录提要89篇,也是以徐刻本为基础,外加杜泽逊先生所见《经籍异同》之提要。吴格先生对提要作了标点,并依《总目》著录之顺序进行排列,譬如《山海经》《穆天子传》《剧谈录》徐刻本置于史录,吴格先生依《总目》之序置于子部。提要之下又加按语,注明《总目》著录的相应位置和书名卷数,其中三条按语有瑕,《贞素斋集》《麟原文集》(徐刻本作《王礼文集》)《丽则遗音》三篇提要,按语称《总目》著录在“集部别集类二〇”,笔者查检发现此三篇提要当在集部别集类二一。
三、《惜抱轩书录》校勘及辨证徐宗亮所刻《书录》流传甚广,且清晰洁净,今以之为底本,参以国图所藏《书题》抄本及《辑存》所收孙氏抄本进行校勘。南京图书馆所藏师石山房抄本有校正讹漏三十二处,理应参校,但因阅览不便,未能进行,以俟来日。虽然魏锡曾、周星诒校正在前,但实际讹错远不止此,兹重校于下。校勘凡例:(1)校勘记摘句皆以《书录》为据;(2)避讳字径改,不出校;(3)《书题》所载提要有71篇冠以“谨按”二字,《书录》本皆无,不复出校;(4)《书题》较《书录》多出之四篇提要,虽收入《总目》,但损益严重,因无参照,不复出校;(5)因《书题》本无序言,故《书录》本前毛岳生、李兆洛、徐宗亮三篇序言,仅以《辑存》本对校;(6)《辑存》本文字误倒及讹误之处,抄手已作标识者,不复出校;(7)异体字不出校,如“解”与“觧”、“僃”与“俻”、“略”与“畧”、“盖”与“蓋”、等;(7)通假字不出校,如“实”与“寔”、“耶”与“邪”、“與”与“歟”、“稍”与“少”等;(8)繁简字不出校,如“禮”与“礼”、“參”与“参”等;(9)周星诒、魏锡曾已校改者不出校。(10)同一篇提要之中,若某字有误且多次出现,仅出校一次。(11)因古书竖行书写,故遇脱字、衍字时,校勘记称“某上(下)《书题》本有(无)某字”;(12)每条校勘记前冠以【校】字,笔者予以辨证者冠以【辨】字;(13)《辑存》本据徐刻本抄写,且抄者未作校改,故与《书录》本相异之处径言讹脱倒衍,不复辨证。1、惜抱轩书录序(毛岳生撰)(1)窃其说者。【校】“说”,《辑存》本讹为“学”。(2)曩之善者。【校】“曩”,《辑存》本讹为“昔”。(3)先生颇与辨白。【校】“颇”,《辑存》本讹为“可”。2、郭氏传家易说(1)而实多出于自得者。【校】“多”,《辑存》本讹为“欲”。(2)然如首腹马牛之类或可忘。【校】“首”,《书题》本作“昔”。【辨】此为姚鼐摘录郭雍之语,查核原书知原句当作“如首腹马牛之类,或时可忘,此象之末者也。”[9]又查《宋元学案·兼山学案》及《总目》之《郭氏传家易说》提要并袭用此语,可知当以《书录》本为是。(3)要其学为程子支流。【校】“支”上《书题》本有“之”字。3、郑东谷易翼传二卷(1)《易翼传》,宋郑汝谐撰。【校】“郑”上《书题》本无“宋”字。(2)然亦时有同异。【校】“同异”,《书题》本作“异同”。(3)绍熙得谢后屡荐不起。【校】“荐”,《书题》本作“召”。【辨】由提要可知此语出自郑汝谐之曾孙郑陶孙,是其在《易翼传》一书上的题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该书时将其作为后序,查原文为“惟曾大考历事四朝,绍熙得谢后屡召不起,与诚斋同被裦异。”[10]故当以《书题》本为是。4、易通(1)大中大夫试礼部尚书兼修玉牒官兼侍读官臣以夫进。【校】“读”下《书题》本无“官”字。【辨】“明祁氏淡生堂旧钞本每卷首皆书‘大中大夫试礼部尚书兼修玉牒官兼侍读臣赵以夫上进’。”[11]据此可知,“读”下无“官”字,当以《书题》本为是。(2)宋宗室著《易》者。【校】“著”,《书题》本作“注”。【辨】详检此书知其并非为注解类作品,当以“著”字为是。(3)而孙盛顾讥其于六爻变化。【校】“其”下《书题》本无“于”字。(4)发前圣之蕴奥。【校】“蕴奥”,《书题》本作“奥蕴”。5、周易旁注前图(1)明太祖时官翰林侍讲学士。【校】“翰”,《书题》本作“”。【辨】“”为讹字,当以《书录》本为是。【校】“讲”,《书题》本作“读”。【辨】《明史·朱升传》载:“朱升,字允升……吴元年(1367)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12]据此当以《书录》本为是。(2)此本又尽佚其经注而独存其全图。【校】“佚”下《书题》本无“其”字。6、周易全书(1)卒后家甚贫。【校】“贫”,《书题》本作“平”。【辨】“平”系误字,当以《书录》本为是。(2)程明辞,朱明蓍。【校】“蓍”,《书题》本作“耆”。【辨】此语出自杨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总序》,曰:“乃程明辞,朱明蓍。于理精,此谓辞道本旨,于象尚略。”[13]当以《书录》本为是。7、增修书说三十五卷(1)伯恭必强说,失于过巧。【校】“说”下《书题》本有“之”字。(2)其门人又杂记祖谦论《书》之说。【校】“门”上《书题》本无“其”字。(3)故多俚俗之说。【校】“说”,《书题》本作“辞”。(4)然则是《书说》一名书传。【校】“一”上《书题》本无“说”字。8、论语或问二十卷孟子或问十四卷(1)朱子于淳熙四年成《论语》《孟子集注》。【校】“注”,《书题》本作“说”。【辨】朱熹所撰《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大学》《中庸》称章句,《论语》《孟子》称集注,故当以《书录》本为是。另《季沧苇藏书目》著录《孟子集说》十四卷为宋蔡模所作。(2)又疏其去取先儒旧说之意为《或问》。【校】“先”,《书题》本作“诸”。9、四书集义精要(1)萃为《精义》。【校】“精”,《书题》本作“集”。【辨】此即《四书集义精要》之简称,或谓之《集义》,或谓之《精要》,而称《精义》则书名文字误倒,似有不妥,当以《书题》本为是。10、中庸指归中庸分章大学发微大学本旨(1)仕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校】“司”,《辑存》本讹为“同”。(2)而郭忠孝有《中庸说》。【校】“忠”,《辑存》本讹为“中”。11、南轩孟子说七卷(1)其辞感慨激昂。【校】“感”,《书题》本作“慷”。12、孝经刊误(1)朱子疑为本曾子门人所记。【校】“朱”上《书题》本有“及宋”二字。(2)按朱子少读《孝经》。【校】“按”,《书题》本作“臣闻”。(3)尝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校】“不若”,《书题》本作“若不”。(4)如朱子平生。【校】“平生”,《书题》本作“生平”。13、古史(1)年已老而识益高。【校】“益”,《书题》本作“愈”。(2)而议论以屡辩而易明。【校】“辩”,《书题》本作“辨”。(3)然迁多爱新好奇之过。【校】“好”上《书题》本无“新”字。14、元经十卷(1)自隋开皇十年迄唐武德元年末一卷。【校】“自隋开皇十年迄唐武德元年末一卷”,《书题》本作“末一卷自隋开皇十年迄唐武德元年”。(2)故《晋书》称戴渊字而不名。【校】“字”下《辑存》本脱“而”字。(3)安得谓“神虎”为“神兽”乎。【校】“虎”,《书题》本作“武”。【辨】唐代避“虎”字,因此唐修《晋书》时改“神虎”为“神兽”。姚鼐提要之意乃是《元经》为宋阮逸伪撰,阮逸袭用《晋书》,不知更改讳字。因此《书题》本“神虎”作“神武”乃是讹字,当以《书录》本为是。(4)其为作伪无疑。【校】“无”上《书题》本有“者”字。(5)瑗与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同校钟律。【校】“军”,《书题》本作“郡”。【辨】此语出自《宋史·胡瑗传》:“景祐初,更定雅乐,诏求知音者。范仲淹荐瑗,白衣对崇政殿。与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同较钟律。”[14]据此而知《书题》本“郡”字讹误。此外,《书题》《书录》二本之“同校”皆当作“同较”。15、通鑑问疑(1)自请恕为局僚。【校】“局僚”,《书题》本作“僚局”。【辨】司马光修《资治通鑑》,自请刘恕参与其中,成为局僚,作“僚局”文意不通,可知《书题》本文字误倒。(2)观其所记云“道原在书局止类事迹”。【校】“事”,《书题》本作“字”。【辨】此语见刘羲仲《通鑑问疑》:“然道原在书局,止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15]据此而知《书题》本系误字。16、宋中兴通鑑(1)是书自高宗建炎元年起,宁宗嘉定十七年止。【校】“自”,《书题》本作“载”。【校】“宁”上《书题》本有“至”字。【辨】玩其语意,“自……起,至……止”乃是完整结构,故“载”字当误,“宁”上有“至”字是也。17、剧谈录(1)億兆人心复归于唐德。【校】“心”,《书题》本作“之”。【辨】此语见《剧谈录·含元殿》,原文乃是“今则睹淳耀之烈,启中兴之期,億兆人心复新于唐德矣。”[16]据此可知,除《书题》本作“之”系误字之外,《书题》《书录》二本之“复归”皆当作“复新”。(2)刻本讹为“淳辉之列”。【校】“辉”,《书题》本作“耀”。【辨】《剧谈录》版本较多,笔者目验毛氏汲古阁本,确作“淳辉”,《书录》本所言是也。18、皇元圣武亲征录(1)不可通晓。【校】“不”上《书题》本有“多”字。(2)所纪初起事时大概本此书。【校】“事时”,《书题》本作“时事”。19、元典章(1)其目自“世祖诏令”至“工部弓手”。【校】“弓”,《书题》本作“已”。【辨】查核《元典章》,原书有“弓手”而无“已手”,《书题》本误也。(2)金带御史季端言:“世祖以来所定制度宜著为令。”【校】“金带”二字为衍文。【校】“季”,《书题》本作“李”。【辨】《元史·英宗纪》载:“赐戍北边万户、千户等官金带。御史李端言:‘……世祖以来所定制度,宜著为令,使吏不得为奸,治狱者有所遵守。’”[17]此外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英宗睿圣文孝皇帝》及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大元通制》等书皆作“李端”,可知《书录》本作“季”误。又据《元史·英宗纪》所载知“金带”二字属上句,不当与“御史”相连,故《书录》《书题》二本皆衍此二字。(3)意其出于胥史所初辑。【校】“史”,《书题》本、《辑存》本皆作“吏”。(4)此书载案牍之文未免细碎猥杂。【校】“细碎”,《书题》本作“砕细”。20、西使记(1)郁字文季,浑源州人。【校】“州”,《书题》本作“洲”。【辨】(成化)《山西通志》载:“唐置浑源县,因八水合而混流,故名。属应州,辽因之,金升为浑源州,元初改为恒阴县,隶西京,至元初省入州。”[18]故当以“州”字为是。(2)考《世系表》,睿宗十一子,次六旭烈兀。【校】“一”,《书题》本作“六”。【辨】查检《元史·宗室世系表》卷一百七,可知睿宗十一子当不误。且钱大昕《诸史拾遗·宗室世系表》亦载:“睿宗皇帝十一子,次六旭烈兀大王。”[19]《书题》本盖因下文“六”字而致误。(3)中如“木乃兮”作“木乃奚”之类。【校】二“木”,《书题》本皆作“本”。【辨】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对此有专门考证,曰:“案《太祖本纪》作‘木剌夷’,《太宗本纪》作‘木罗夷’,《宪宗本纪》作‘没里奚’,《郭侃传》作‘木乃兮’,刘郁《西使记》作‘木乃奚’,今考字音,‘乃’字不如‘剌’字之叶,从《元史》之始见者。”[20]故《书题》本作“本”当系误字。(4)“忽里算滩”当即“合里法”。【校】“里”,《书题》本作“理”。(5)记又倒为“合法里”。【校】“为”,《书题》本作“谓”。21、平猺记(1)继又诏平章政事探马赤统兵二万进击之。【校】“击”下《书题》本无“之”字。(2)命广西宣慰使都元帅章伯颜为将。【校】“慰”,《书题》本作“域”。【辨】《元史·顺帝本纪》载:“命广西宣慰使、都元帅章伯颜将以击之。”[21]《元史》卷四十一又载:“丙寅,以广西宣慰使章伯颜讨徭、獠有功,升湖广行省左丞。”[22]据此则当以“宣慰使”为是。(3)蓋以与伯颜相知,故为此记。【校】“为”,《书题》本作“作”。(4)察其气习之偏。【校】“气习”,《书题》本作“习气”,《辑存》本讹为“气息”。22、祕史(1)祕史。【校】“祕”上《书题》本有“姜氏”二字。(2)至于地道出亡等事则未尝载及。【校】“载及”,《书题》本作“及载”。(3)为御史曾凤韶所劾。【校】“凤”上《书题》本无“曾”字。【校】“韶”,《书题本》作“诏”。【校】“劾”,《书题》本作“核”。【辨】查《姜氏祕史》原文有“燕王来朝”条,曰:“《吉安志》载御史曾凤韶是日侍班,王由皇道入,登陛不拜,凤韶劾奏。”[23]再检《吉安府志·曾凤韶传》,确载此事,可知《书题》本“诏”“核”皆系误字。(4)又世传王艮于成祖入城前一日。【校】“世”下《书题》本有“祖”字。【辨】《书题》本“世”下之“祖”字当是衍文,否则文意不通。23、靖难记(1)靖难记。【校】“靖”上《书题》本有“奉天”二字。(2)卷中凡言王师皆为贼。【校】“皆”下《书题》本有“斥”字。(3)颠倒黑白,惟意所及。【校】“及”,《书题》本作“欲”。(4)是书于上朝廷书小有删润。【校】“小”,《书题》本作“下”。(5)移檄天下直不载矣。【校】“直”上《书题》本有“者”字。24、穆天子传六卷(1)晋郭璞注,前有荀勖序。【校】“勖”,《书题》本作“最”。【辨】“勖”的异体字作“朂”,疑《书题》本因形近致讹。(2)按《束皙传》云。【校】“束”上《辑存》本脱“按”字。【校】“云”下《辑存》本衍“按”字。(3)《周书》《论楚事》。【校】“楚”下《书题》本有“襄”字。【辨】览提要知此为《束皙传》语,查检原文有“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24]之言,可知《书题》本“襄”为衍字。(4)王北巡狩,遂征犬戎,事在《传》之第五卷。【校】“戎”下《书题》本有“事在《传》之第一卷。十四年夏,王畎于军邱,五月,作范宫、作虎牢。”二十四字。【辨】今查《穆天子传》原书,其卷一有“天子北征于犬戎”之言,其卷五载:“□辰,天子次于军丘,以畎于薮□。甲寅,天子作居范宫。”[25]又载:“天子命为柙而蓄之东虢,是为虎牢。”[26]据此可知,此二十四字当为《书录》本之脱文。【校】“第”,《辑存》本讹为“卷”。(5)十五年作重璧台,冬王观盐泽。【校】“观”下《书题》本有“于”字。(6)以《纪年》之序论之。【校】“序”,《书题》本作“瑞”。【辨】联系下文知所论乃是书籍卷数次序,故疑“瑞”为讹字。(7)编者宜不能得其次也。【校】“者”下《书题》本无“宜”字。(8)未知《列子》与此《传》孰前孰后。【校】“前”下《书题》本无“孰”字。25、山海经(1)第九卷、第十三卷末并有记云。【校】“第九”,《书题》本作“弟九”。(2)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治侍中。【校】“望”下《书题》本有“校”字。【辨】提要言此衔名在第九卷、第十三卷末,今核以宋刻本及《四部丛刊》影明成化本,皆有衔名,通过比照发现《书录》本脱“校”字。(3)朱子谓是书出于《楚辞》之后。【校】“谓”下《书题》本无“是”字。(4)又按《史记》载。【校】“又”上《书题》本有“臣等”二字。(5)与《吴越春秋》《论衡》之语同。按《汉书艺文志》。【校】“之语”,《书题》本作“说”。【校】“按”上《书题》本有“盖云契、益作者皆妄说,而以为益者则东汉时也。故臣等窃疑此奏非秀之解,恐转袭《吴越春秋》《论衡》之语。”四十一字。【辨】此四十一字与提要上下文语意相接,亦使论述更为完整,当是《书录》本脱文。(6)《山海经》载于术数略刑法家。【校】“术”,《书题》本作“述”。【辨】连及上文知此所指乃是《汉书·艺文志》术数略,故“述”字误。(7)下雋秦汉郡县诸名。【校】“雋”,《书题》本作“巂”。【辨】今查《山海经》有“入东注江入下雋西”之语,而无“下巂”,《书题》本误也。(8)夫异物类种。【校】“类种”,《书题》本作“种类”。(9)如序所云贰负之臣梏桎。【校】“序”上《书题》本有“若”字。按:此处《书题》本有校改,乙“如若”为“若如”。(10)蓋《山海经》本记图画。【校】“本”上《书题》本有“事”字。(11)而此奏又魏晋后人伪作之。【校】“魏晋”,《书题》本作“晋魏”。【辨】魏在前,晋在后,当以“魏晋”为是,《书题》本误倒。【校】“后”上《书题》本有“以”字。(12)杂取流俗妄说以实是书之所纪。【校】“纪”下《书题》本有“也”字。(13)故马氏《通攷》不载,而《讚》具于《道藏》,图则亡矣。【校】“载”下《书题》本无“而《讚》具于《道藏》,图则亡矣”十字。【辨】就文意连贯而言,此当是《书题》本之脱文。(14)又郭璞注内有杂入“璨曰”者。【校】“璨”,《书题》本作“琛”。【辨】核以《山海经》原文,当以“璨曰”为是。26、君臣相遇录(1)马氏《通考》传记类有《韩魏公语录》一卷。【校】“魏”上《书题》本无“韩”字。【辨】查《文献通考》作“《魏公语录》一卷”,《书题》本是也。(2)陈氏云“韩忠彦记其父嘉祐末命事也”。【校】“韩”,《书题》本作“汉”。【辨】此为韩忠彦记其父韩琦之事,故《书题》本“汉”为讹字。(3)合《辨欺录》所载《别录》採之为书。【校】“所载《别录》”,《书题》本作“《别录》所载”。【辨】《辨欺录》一卷,《别录》三卷,是为不同之书,《辨欺录》并不包含《别录》,当以《书题》本为是。(4)首有王嵓叟序。【校】“有”上《辑存》本脱“首”字。【校】“序”上《辑存》本衍“之”字。(5)岂有所载半与前录重复之理。【校】“前”,《书题》本作“全”。(6)大人重德,嘉言懿行。【校】“人”,《书题》本作“夫”。(7)然其间或亦有门人子弟过言失实者。【校】“子弟”,《书题》本作“弟子”。(8)又言光献皇后还政。【校】“皇”,《书题》本作“太”。【辨】此谓宋仁宗之皇后还政于英宗,即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当以《书录》本为是。(9)夫韩、范论事厉害。【校】“范”,《书题》本作“富”。【辨】以提要之意及《别录》内容可知,所论为韩琦、富弼之事,故《书题》本是也。27、续志(1)续志。【校】“续”上《书题》本有“新定”二字。(2)宁宗恭圣仁烈杨皇后忘其姓氏。【校】“忘”,《书题》本作“亡”。【辨】《宋史》载:“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忘其姓氏,或云会稽人。”[27]据此可知《书题》本误也。(3)新安王杨谷、永宁王杨石皆杨次山之子也。【校】下“王”,《书题》本作“者”。【辨】提要前文已涉及新安郡王、永宁郡王,故“者”系误字。(4)岂次山诚家严州而史所云会稽者或误邪。【校】“邪”,《书题》本作“也”。28、通鑑地理通释(1)地理之学经古今建置沿革,更移淆乱。【校】“移”下《书题》本有“易以”二字。(2)所论列朝分据往来。【校】“所”上《书题》本有“又”字。29、汉制考(1)以广两汉所未及。【校】“汉”下《书题》本有“书”字。(2)其说甚善。【校】“甚”,《书题》本作“最”。(3)按,式者,侯时之仪器。【校】“按”上《书题》本有“谨”字。(4)《史记·日者传》“旋式正綦”。【校】“綦”,《书题》本作“棊”。【辨】今查《史记·日者列传》作“旋式正棊”,百衲本影宋庆元刻本《史记》作“按式正棊”,故“綦”为形近致讹。(5)《汉书·王莽传》“天文郎按式于前日时加某”。【校】“式”,《书题》本作“栻”。【辨】今核查《汉书·王莽传》作“栻”,《书录》本误也。(6)蓋汉时郡掾分部属县为都邮。【校】“掾”,《书题》本作“椽”。按:下文两处,不复出校。【辨】“掾”为汉代官职,“椽”系讹字。(7)贾复为光武破虏将军督盗贼。【校】“虏”,《书题》本作“肤”。【辨】“虏”之繁体作“虜”,“肤”之繁体作“膚”,此盖形近致讹,当以《书录》本为是。(8)《巴郡太守张纳碑阴》书“督盗贼枳李街”。【校】“巴”,《书题》本作“邑”。【辨】《隶释》卷五载有《巴郡太守张纳碑》,可知《书题》本“邑”为误字。【校】“枳”下《辑存》本衍“棘”字。30、上蔡语录三卷(1)乃削存之别为一卷。【校】“削”,《书题》本作“删”。(2)故乾道中再删定为今本云。【校】“本”,《书题》本作“文”。(3)上蔡之于程门,未必无过高之病。【校】“门”,《书题》本作“朱”。【辨】“上蔡”即程子门人谢良佐,此处以地称之,其卒世之时,朱熹尚未出生,故《书题》本误也。31、伊雒渊源录十四卷(1)然则是编可以为实录矣。【校】“编”,《书题》本作“篇”。32、杂学辨(1)若二苏、吕希哲、张九成者是也。【校】“吕”,《书题》本作“李”。【辨】今查《杂学辨》中有批评《吕氏大学解》之言四条,故知当依《书录》本作“吕”字无疑。按:束景南考证吕希哲误,当作吕本中。[28]【校】“成”下《书题》本无“者”字。(2)虽游、谢高弟。【校】“弟”,《书题》本作“第”。(3)则乾道二年朱子差监岳庙家居时也。【校】“岳”,《书题》本作“狱”。【辨】“岳”之繁体作“嶽”,“狱”之繁体作“獄”,盖因形近而讹,当以《书录》本为是。33、延平答问二卷(1)又阅四年而侗没矣。【校】“没”,《书题》本作“殀”。34、扬雄太玄目录序(1)扬雄太玄目录序。【校】“扬雄太玄目录序”,《书题》本作“太玄”。(2)扬雄《太玄》。【校】“扬”,《书题》本作“杨”。(3)为玄冲、玄错,以拟《杂卦传》。【校】“冲”,《书题》本作“”。【辨】“冲”之繁体为“衝”,“”乃“衡”之异体字,盖因形近而讹,当以《书录》本为是。(4)玄图、玄告。【校】“告”,《书题》本作“吉”。【辨】查核《太玄》原书,知书中有“玄告”而无“玄吉”,此盖形近致讹。(5)玄文,以拟《文言传》。【校】“以”上《辑存》本衍“及”字。(6)惟无拟彖者耳。【校】“彖”,《书题》本作“象”。【辨】提要上文已言“又为八十一首,以拟象传”,故此处若再言“惟无拟象者耳”,则行文自相矛盾,故当以《书录》本为是。(7)然世或谓其非圣而作经。【校】“圣”,《书题》本作“经”。【辨】因上文提及“昔侯芭、张衡之伦推《太玄》,比于圣经”,故此处袭上文而称“非圣而作经”,当以《书录》本为是。(8)窃以为是二者皆过也。【校】“以为”,《书题》本作“尝论之谓”。(9)蓋谓圣人之道原本盛大。【校】“谓”,《书题》本作“惟”。【校】“原”下《书题》本无“本”字。(10)老耼之说兴。【校】“耼”,《书题》本作“”。(11)非苐不居盛满。【校】“苐”,《书题》本作“第”。按:下文尚有一处,不复出校。(12)以老子之懦弱谦下而终不涉乎世患。【校】“懦”,《书题》本作“濡”。(13)孔子没,七十子之徒传诵六艺。【校】“徒”,《书题》本作“後”。【辨】“後”系讹字,以《书录》本为是。(14)故雄尝美君平之湛冥。【校】“雄”下《书题》本无“尝”字。(15)而以所窥于老氏者为同乎《易》。【校】“氏”下《书题》本无“者”字。(16)而平生忠直之节则逾雄矣。【校】“逾”,《书题》本作“踰”。(17)范望之注因汉末宋衷、吴陆绩之解而损益之。【校】“益”,《书题》本作“盖”。【辨】就语意而言乃是范望对《太玄》的注解遭人损益,故疑“盖”字乃形近致讹。(18)又按《太玄》占法用赞不用家。【校】“又”上《书题》本有“臣”字。(19)非如《易》之占兼用彖也。【校】“兼”,《书题》本作“并”。(20)其八十一首乃拟象传,非拟彖也。【校】“彖”,《书题》本作“象”。【辨】提要前文已言“又为八十一首,以拟象传”,两相印证知当以“彖”字为是。(21)司马光误谓“《易》有彖,《玄》有首”。【校】“彖”,《书题》本作“象”。【辨】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收录有《姚姬传扬雄太玄目录序》一文,作“自司马光误谓《易》有彖,《玄》有首”,又皮锡瑞《经学通论》引司马光《说玄》作:“《易》有《彖》,《玄》有《首》”。可知当以《书录》本为是。35、墨子(1)今七十一篇内有《经》二篇,《经说》二篇,疑其为墨翟自为者。【校】“疑”上《书题》本无“《经说》二篇”四字。【辨】《经》二篇,《经说》二篇俱在《墨子》卷十,此系《书题》本脱文。(2)然则其谬诞不足辨也。【校】“谬诞”,《书题》本作“诞谬”。36、周易参同契考异(1)蔡元定将编管道州。【校】“元定”,《书题》本作“沉”。(2)故不溺志于神仙服食导引之说。【校】“神”,《书题》本作“成”。(3)朱子作《楚辞辨正》。【校】“正”,《书题》本作“证”。【辨】《总目》之《拾遗录》提要曰:“朱子《集注》从《经典释文》,‘舍’音‘捨’,及作《楚辞辨证》则取洪兴祖所引颜师古,舍,止息也。”[29]又元吴澄《吴文正集》卷六、清梁章钜《论语旁证》卷九等书皆引朱熹《楚辞辨证》之语。可见当以《书题》本为是。37、终南山祖庭仙真传(1)雍州终南山盩厔县楼观。【校】“终”,《书题》本作“中”。【校】“厔”,《书题》本作“厓”。【辨】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乐史《太平寰宇记》及沈青峰(雍正)《陕西通志》等书俱作“盩厔”,“厓”盖系形近而讹。38、甘水仙源录(1)自老子言清静。【校】“静”,《书题》本作“净”。(2)至金源初有咸阳人王喆一作嚞。【校】“金”,《书题》本作“今”。【辨】《金史·地理志》载:“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30]由此可知《书题》本作“今”,误甚。(3)人谓之“王害风”。【校】“谓”,《书题》本作“为”。(4)泰定中东迁宁海州。【校】“泰”,《书题》本作“太”。【辨】“泰定”即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年号,作“太”误。(5)集自金源以后文士所谓碑记诗歌合为此篇。【校】“篇”,《书题》本作“编”。【辨】依文意可知是集多人之作品,非独一篇,故当从《书题》本,以“编”字为宜。39.金莲正宗仙源像传(1)次制词,次编其授受源流。【校】“制”上《书题》本无“次”字。40、西山羣仙会真记(1)称华阳真人施肩吾传。【校】“传”,《书题》本作“撰”。【辨】旧本皆称“撰”,《总目》亦称“撰”,当以《书题》本为是。(2)隐洪州之西山,好道家言。【校】“家”下《书题》本无“言”字。(3)其去肩吾所云“西山得道十三人”远矣。【校】“人”下《书题》本有“者”字。(4)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校】“汞”,《书题》本作“永”。【辨】“永”系误字,盖形近而讹。(5)鍊炁化神、鍊神合道。【校】“化”,《书题》本作“成”。(6)有合于清静之旨。【校】“静”,《辑存》本讹为“净”。41、岁华纪丽(1)《岁华纪丽》,唐韩锷撰。锷爵位无攷。【校】二“锷”,《书题》本皆作“鄂”。【辨】《直斋书录解题》《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等皆著录《岁华纪丽》,且并云“韩鄂撰”,故以《书题》本为是。【校】“位”,《书题》本作“法”。【辨】诸家目录虽载《岁华纪丽》,而均未言及韩鄂之衔名,其爵位无考乃是事实,当以《书录》本为据作“位”字。(2)起自元正,迄于除岁。【校】“自”,《书题》本作“至”。【辨】据文意当作“自”,无“起至”之用法。(3)王士正以为海盐胡孝辕所伪造。【校】“士”,《书题》本作“仕”。42.冷斋夜话(1)惠洪字觉范。【校】“洪”上《书题》本无“惠”字。(2)晁公武谓其多妄诞伪託。【校】“託”,《书题》本作“记”。(3)谓是洪赝作。【校】“是”,《书题》本作“其”。43、类证普济本事方(1)类证普济本事方【校】“谱”上《书题》本无“类证”二字。(2)宋许叔微撰,叔微字知可。【校】“字”上《书题》本无“叔微”二字。(3)所论病证医理颇多精语。【校】“证”,《书题》本作“症”。44、泉志(1)遵,鄱阳人,洪皓中子。【校】“鄱”,《书题》本作“播”。【辨】《直斋书录解题》载:“《鄱阳集》十卷,徽猷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三子登词科,俱贵显。”[31]故洪遵亦为鄱阳人无误,疑“播”乃形近致讹。(2)是书分九品。【校】“书”下《书题》本有“凡”字。(3)犹有《汉食货志》可据。【校】“犹”,《书题》本作“尚”。45、古画品录(1)等差画家之优劣。【校】“画”上《书题》本有“图”字。(2)其意颇矜慎,得三十七人。【校】“三”,《书题》本作“二”。【辨】今核以原书,其中第一品五人、第二品三人、第三品九人、第四品五人、第五品三人、第六品二人,共计二十七人,以《书题》本所载为是。(3)中兴以来众人莫及赫。【校】“众”,《书题》本作“象”。【辨】“众”之繁体作“眾”,《书题》本因形近致讹。46、续画品(1)陈姚最撰。【校】“撰”,《书题》本作“著”。(2)始梁元帝,终解蒨。【校】“蒨”,《书题》本作“旧”。【辨】今核以《续画品》,最后一人确为解蒨,盖因“旧”之繁体作“舊”,《书题》本因形近致讹。47、后画录(1)唐沙门彦悰撰。【校】“悰”,《书题》本作“棕”。按:下文两处,不复出校。【辨】今核以《后画录》,作“唐沙门彦悰”,《书题》本误也。48、续画品录(1)又袭姚最称梁元帝“湘东殿下”。【校】“袭”下《书题》本有“最”字。【辨】提要前文并未提及“姚最”之名,此处首次出现,不当简称为“最”,故疑“袭”下“最”字为衍文,当以《书录》本为是。(2)此后之妄人伪传者耳。【校】“传”,《书题》本作“撰”。49、画继(1)椿家世闻见颇多。【校】“多”,《书题》本作“广”。(2)又列所见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校】“忘”,《书题》本作“妄”。【辨】据文意当以“忘”字为是。50、图绘宝鑑(1)广搜博识,加以品藻。【校】“以”上《书题》本无“加”字。51、楚辞协韵(1)楚辞协韵。【校】“辞”,《书题》本作“骚”。按:下文一处,不复出校。(2)“是以见放”无韵。【校】“是”上《书题》本有“下句”二字。(3)读“放”平声以协之。【校】“读放”,《书题》本作“放读”。(4)昔汉时隶书俗体纷乱。【校】“纷”,《书题》本作“分”。【校】“隶”上《辑存》本衍“有”字。(5)蔡邕写石经正之。【校】“石”上《辑存》本脱“写”字。(6)然邕书石经,若《五经文字》所传。【校】“然”,《辑存》本讹为“蔡”。【校】“所”上《辑存》本衍“皆”字。(7)字书源流起于上古。【校】“源流”,《书题》本作“流源”。(8)其论若是。【校】“若”,《书题》本作“如”。(9)若蔡邕与元孙者。【校】“邕”上《书题》本无“蔡”字。【校】“若”上《辑存》本衍“即”字。(10)作书者但取法蔡、颜。【校】“但”,《书题》本作“即”。(11)自汉以来隶书宁有是哉。【校】“书”下《辑存》本衍“书”字。52、陈子昂文集(1)陈子昂文集。【校】“昂”下《辑存》本脱“文集”二字。(2)子昂上书武后,请兴明堂、太学。【校】“太”,《辑存》本讹为“大”。(3)当时文士之谄于武氏而不之耻者。【校】下“之”,《书题》本作“知”。53、张说之集(1)採于他书。【校】:“採”上《书题》本有“臣等”二字。【校】“采”下《辑存》本脱“于”字。(2)又原集编次,其类紊乱。【校】“紊”,《书题》本作“纷”。(3)殿畔台阁英妙皆署军麾者。【校】“畔”上《书题》本无“殿”字。54、颜鲁公集(1)吴兴沈侯採掇遗编辑为十五卷。【校】“遗”下《书题》本有“逸”字。(2)即今所传本也。【校】“今”下《书题》本有“世”字。(3)今以世所有真卿石刻传文。【校】“今”,《书题》本作“臣等”。(4)按真卿忠义气节,唐一代伟人。【校】“按”上《书题》本有“臣等谨”三字。(5)又按唐高祖之祖虎佐周。【校】“虎”上《书题》本有“讳”字。(6)求之神道,岂远人情。【校】“之”下《辑存》本衍“之”字。(7)按愈之说与真卿正同。【校】“按”上《书题》本有“臣等”二字。(8)然愈之议竟不见用于贞元之末。【校】“末”下《辑存》本衍“也”字。(9)故删去此二篇。【校】“故”上《书题》本有“今”字。(10)而增今所搜辑者。【校】“今”,《书题》本作“臣等”。(11)复为随文辨正。【校】“复为”,《书题》本作“臣等悉”。【校】“正”下《书题》本有“之”字。(12)终起居舍人。【校】“终”下《辑存》本衍“中”字。55、独孤及毘陵集(1)独孤及毘陵集【校】“毘”上《书题》本无“独孤及”三字。56、追昔遊集(1)唐李绅著。【校】“李”上《书题》本无“唐”字。(2)及“判寿州虎不为暴”。【校】“判”,《书题》本作“刾”。【辨】《新唐书·李绅传》载:“迁滁、寿二州剌史。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穽,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32]据此则用“判”字文意乃符,“刾”字当是形近致讹。(3)绅凡莅官之处。【校】“凡”下《书题》本有“所”字。57、司空表圣文集(1)僖、昭之间屡命以官,皆辞。【校】“昭”,《辑存》本讹为“照”。(2)《五代史》谓昭宗幸华。【校】“华”下《辑存》本衍“州”字。(3)按,唐制初成进士未有即入史馆者。【校】“按”上《书题》本有“臣等”二字。【校】“初”上《书题》本有“士”字。(4)特继儒又妄信之耳。【校】“继”上《书题》本无“特”字。58、李盱江集(1)李盱江集。【校】“盱”,《书题》本作“旰”。【辨】诸本或作“盱”,或作“旴”,而作“旰”则误矣,当是形近而讹。(2)泰伯不喜《孟子》,作《常语》专辨之。【校】“常”,《辑存》本讹为“尝”。(3)然朱子《读尊孟辨》引覯有“孟子五霸之罪人”语。【校】“尊”,《书题》本作“荀”。【辩】古人引书,往往节略,《读尊孟辨》即是《读余隐之尊孟辨》,故《书题》本作“荀”误也。【校】“霸”,《书题》本作“伯”。【辨】《读余隐之尊孟辨》引李覯《常语》曰:“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吾以为孟子者,五霸之罪人也。’”[33]知原文作“霸”不作“伯”,当以《书录》本为是。59、嘉祐新集(1)蓋宋初以主簿为选人初堦。【校】“盖宋初以主簿为选人初堦”,《书题》本作“盖宋时往往授人外官,使食其禄而别任以事”。(2)儒者皆不取。【校】“不”下《书题》本有“之”字。60、陈无己文集 按:篇名下《书题》本有双行小字,曰“止存魏衍、王雲所记,馀序删,任渊序自入诗注本内。”(1)今本益以《谈丛》《诗话》,共为二十一卷。【校】“十”下《书题》本无“一”字。【辨】宋刻本《后山居士文集》无《谈丛》《诗话》,共二十卷;明弘治刻本《后山先生集》增《谈丛》《理究》《诗话》《长短句》,共三十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增《谈丛》《理究》《诗话》《长短句》,共二十四卷,与《书录》《书题》所载俱不相同,盖所见非同一本也。(2)然苏门四学士如晁、秦之流。【校】“秦”,《书题》本作“陈”。【辨】刘实《敏求机要》、祝尧《古赋辨体》等书俱载“苏门四学士”为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故《书题》本作“陈”误也。(3)行谊皆莫能及之。【校】“行谊”,《书题》本作“殆”。(4)又有王云题辞,云字子飞。【校】“辞”,《书题》本作“语”。【校】“字”上《辑存》本脱“云”字。61、任渊注陈无己诗(1)其诗亦深厚沉淡。【校】“淡”,《书题》本作“澹”。(2)不以声色为工。【校】“工”,《书题》本作“美”。(3)是以朱子最喜之。【校】“喜”,《书题》本作“善”。62、鸿庆集(1)蔡攸荐为侍御史。【校】“荐”下《辑存》本脱“为”字。【校】“史”下《辑存》本衍“后”字。(2)建炎初贬陕州。【校】“陕”,《书题》本作“峡”。【辨】靖康元年(1126),孙觌曾因李纲罢御营使,太学生伏阙争之之事斥守和州,靖康二年(即建炎元年),孙觌辞中书舍人以徽猷阁待制知秀州,并作有《谢徽猷阁待制知秀州表》,至于外任的具体原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所记载,“觌闻李纲且至,上疏言:‘靖康初,任侍御史,首论诸生伏阙之罪,责知和州。今纲为中书相,而臣预省属,典掌书命,职在论思,设有愚见,因事纳忠,则益不安位,请得罢去。’故有是命。”[34]建炎二年(1128),孙觌知平江府。建炎三年(1129),孙觌任户部尚书,并于是年提举鸿庆宫。建炎四年(1130)无考,之后宋高宗改元绍兴。综上可知,孙觌并无建炎初贬陕(峡)州之事,《书录》《书题》二本俱误。(3)徐问持之曰。【校】“持”下《辑存》本脱“之”字。(4)安得以文集流传。【校】“以”上《辑存》本衍“又”字。63、廖高峯集(1)《宋史》本传载金人畔盟。【校】“金”下《书题》本无“人”字。64、吕东莱先生集(1)集凡二十卷。【校】“凡”,《辑存》本讹为“其”。(2)莫若明是而去非。【校】“莫若”,《书题》本作“未易”。【辨】此语出自《草赵鼎迁仆射制》,又见于《宋史·吕本中传》,曰:“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以去非。”[35]与《书题》《书录》俱不相同,古人引书往往如此,或以己意,或作节略。(3)士故以卓然自立有可称述为贵。【校】“故”上《书题》本无“士”字。【校】“述”下《辑存》本衍“者”字。65、鄮峯漫录(1)封魏国公,卒谥文定。【校】“文”,《书题》本作“忠”。【辨】《宋史·史浩传》载:“宁宗登极,赐谥文惠,御书‘纯诚厚德元老之碑’赐焉。嘉定十四年,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36]当以《书题》本所言为是。(2)是故以张浚之屡败丧师。【校】“败”,《书题》本作“战”。(3)以浩独与异议。【校】“以”,《书题》本作“而”。(4)虽所言后亦颇验。【校】“虽”下《辑存》本衍“有”字。(5)蓋浩于浚犹有馀忿存焉。【校】“忿”,《书题》本作“忍”。【辨】据提要前文可知,史浩于张浚屡战丧师之事颇有异议,故此处当以“忿”字为宜,《书题》本作“忍”当是形近致讹。【校】“于”上《辑存》本衍“之”字。(6)今观集内若荐石、薛叔似等劄子。【校】“荐”上《辑存》本脱“若”字。(7)浩又有《回奏御制厚道辨》及《策士圣训》。【校】“厚”,《书题》本作“原”。【辨】史浩《鄮峯真隐漫录》卷十有《回奏宣示御制原道辨》一文,故《书题》本是也。(8)皆载孝宗诏论于前而缀己所论于后。【校】“诏论”,《书题》本作“诏谕”。(9)况孝宗以所云“国朝以来过于忠厚”。【校】“所”上《书题》本无“以”字。(10)此于事颇得。【校】“事”上《书题》本有“宋”字。66、北溪集(1)然其规模则以隘矣。【校】“隘”,《书题》本作“陋”。67、方秋崖集(1)以杖荆湖州,卒忤荆帅贾似道。【校】“州”,《书题》本作“舟”。【辨】洪焱祖《秋崖先生传》:“湖广总所纲稍据闸口,邀民钱万,始得入闸,民船有覆溺者。秋崖取纲稍,杖之百。荆湖阃总领贾似道怒谓‘无体统’,移文令秋崖具析。”[37]所谓“纲稍”乃是以舟船运送货物的一类人,《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纲马水陆路》及苏轼《论纲稍欠折利害状》等文可为明证。综上可知是方秋崖杖打了荆湖之地的纲稍,并因此而触怒贾似道,即如《总目》所言“以杖舟卒忤荆帅贾似道”,与浙江之“湖州”毫无关系,故当以《书题》本为是。(2)岳以居葵幕府乃欲为范游说。【校】“说”,《辑存》本讹为“学”。按:《方秋崖集》提要之后《书题》本有“编此集据嘉靖本为主,宝祐本逸文以类附入,惟宝祐本内寻常简札尚有数十首多,阅之令人厌,此不足为文也,故仍去之。”四十八字。68、陵阳集(1)牟巘,字巘之。【校】“巘之”,《书题》本作“献之”。【辨】元代蒋易辑有《皇元风雅》,卷三收录牟巘诗七首,称“牟陵阳牟巘献之”,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称:“牟巘,字献甫,一字献之。”俱不闻其字“巘之”,《书录》本误也。(2)著《陵阳集》三十四卷。【校】“三”,《书题》本作“二”。【辨】《中国古籍总目》著录《陵阳集》,其中有六种版本俱为二十四卷,故当以《书题》本为是。(3)黄豫章亦曰“甲子不数义熙前”。【校】“数”,《辑存》本讹为“书”。(4)故巘从为湖州人。【校】“从”,《书题》本作“后”。(5)井研、仁寿二县间有隆山。【校】“井”,《辑存》本讹为“并”。69、金王若虚文集(1)金王若虚文集。【校】“王”上《书题本》无“金”字。(2)其论文抵《史记》、欧阳公古文语句古拙。【校】“文”,《书题》本作“人”。【辨】既是诋语句古拙,当以“文”字为是。(3)而甚推白乐天。【校】“甚”,《书题》本作“盛”。(4)不谓之“蚍蜉撼大树”不可得也。【校】“之”,《辑存》本讹为“此”。70、王恽秋涧集(1)王恽秋涧集。【校】“集”下《书题》本有“一百卷”三字。(2)传称恽有材干。【校】“材”,《书题》本作“才”。(3)《承华事略》二卷。【校】“承”,《辑存》本讹为“永”。71、剡源集(1)元大德中起家为信州教授。【校】“为信”,《书题》本作“信为”。【辨】《元史·戴表元传》载:“大德八年,表元年已六十余,执政者荐于朝,起家拜信州教授。”[38]《书题》本文字误倒。(2)今《剡源集》三十二卷,内文二十二卷,诗十卷,后附《拙逸稿》一卷。【校】“诗”上《书题》本无“内文二十二卷”六字。【辨】《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剡源集》版本多种,而无三十二卷者,盖与姚鼐所见并非一本。今核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内文二十二卷”当无疑,故疑《书题》本有脱文。(3)按表元《小方门戴氏居葬记》云。【校】“记”下《书题》本无“云”字。72、王礼文集(1)其文奇气硉矹。【校】“奇”,《书题》本作“辞”。【辨】此语出自集前刘定之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王礼《麟原文集》,今核以集前之序,作“子让其奇气硉矹胸臆”,故当以《书录》本为是。(2)有与子让同出元科目。【校】“目”,《书题》本作“自”。【辨】此语亦见于刘定之序,原文作“有与子让同出科目”,当以《书录》本为是。73、舒頔文集(1)舒頔文集。【校】“舒頔文集”,《书题》本作“贞素斋集”。(2)后附俞希鲁、唐仲实等一卷。【校】“等”下《书题》本有“文”字。【辨】《书录》本提要原文曰:“著《贞素斋集》八卷,后附俞希鲁、唐仲实等一卷,又附其弟舒远诗一卷。”[39]从语句结构来看,当以有“文”字为宜。74、解学士集(1)既与《太庙封事》全不类。【校】“既”,《书题》本作“竟”。(2)窃疑为庸俗学究所为託于缙者。【校】“窃”上《书题》本有“臣等”二字。(3)相传既久。【校】“相”上《书题》本有“臣等以”三字。(4)末附行状、墓碣诸文,凡三十卷。【校】“诸”,《书题》本作“读”。【辨】所附既是行状、墓碣,故称之“诸文”更为合宜,以《书录》本为是。【校】“三十”,《书题》本作“十一”。【辨】查《中国古籍总目》等相关目录书,知解缙文集有十卷、十二卷、十六卷、三十卷者,未见有著录十一卷者,且该提要上文又有“天顺中,黄谏始辑其集为三十卷”之言,故当是《书题》本误也。75、纶扉奏草(1)所为《纶扉奏草》三十卷。【校】“草”,《书题》本作“稿”。【辨】张廷玉《明史·艺文志》及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四种》俱著录为《纶扉奏草》,当以《书录》本为是。【校】“草”,《辑存》本讹为“章”。(2)合四十四卷。【校】“合”,《书题》本作“今”。【辨】综提要上文之意乃是《纶扉奏草》三十卷,又有续稿十四卷,共计四十四卷,故当以《书录》本为是。(3)然为神宗、熹宗所寓目者殆无几。【校】“所”下《书题》本有“曾”字。(4)世又言杨涟劾魏忠贤。【校】“言”,《书题》本作“书”。(5)爱护名声者为多,较之忠直出于至性者诚有间矣。【校】“爱”,《辑存》本讹为“受”。【校】“名声”,《辑存》本误倒为“声名”。【校】“出”,《辑存》本讹为“其”。(6)遽取平生奏议序而刻行之。【校】“遽”,《书题》本作“遂”。【辨】提要原文曰:“方退归之日,遽去平生奏议序而刻行之,何其急欲自明也。”[40]既是为“自明”,用“遽”字方有急切、迫切之意,疑《书题》本形近致讹。(7)而羣小遂亦目为党魁。【校】“遂”下《书题》本无“亦”字。76、商文毅公疏稿略(1)商文毅公疏稿略【校】“商文毅公疏稿略”,《书题》本作“商文毅疏稿”。(2)辂字弘载。【校】“载”,《书题》本作“戴”。【辨】《明史》等书俱言商辂字“弘载”,《书题》本因形近而讹。(3)越四年入阁办事。【校】“办”,《书题》本作“辨”。【辨】“办”之繁体作“辦”,《书题》本盖因形近致讹。(4)此疏稿多关政事得失。【校】“多”,《书题》本作“颇”。(5)悉为煨尽,幸此卷独存。【校】“悉”,《书题》本作“几”。【辨】此言出自商辂之孙汝颐,见于集后题识,原文曰:“尝辑《素菴文集》凡数十卷,两遭回禄,悉为煨尽,幸而此卷独存。”[41]故以《书录》本为是。77、西巡类稿(1)西巡类稿。【校】“巡”,《辑存》本讹为“游”。按:下文一处,不复出校。(2)违法乘驿骚扰。【校】“驿”,《书题》本作“驲”。(3)又有人事银以贿各衙门。【校】“银”下《辑存》本衍“两”字。(4)此三者并科扰百姓。【校】“姓”下《辑存》本衍“等”字。(5)而盘查广东盐库之内监韦霦。【校】“盘”,《书题》本作“监”。【校】“内”下《书题》本无“监”字。【辨】《明史·潘蕃传》有“遣太监韦霦核广东库藏”之言,据此,疑《书题》本脱“监”字。(6)将盐课尽解京。【校】“尽”下《辑存》本衍“行”字。(7)勒致仕死。【校】“仕”,《书题》本作“事”。78、江湖集(1)毛珝《吾竹小稿》一卷。【校】“珝”,《书题》本作“翊”。【辨】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群贤小集》等书皆作“毛珝”,《书题》本当是形近而讹。(2)陈起《芸居乙稿》一卷。【校】“乙”,《书题》本作“一”。【辨】《宋诗纪事》卷六十四及《杭州府志·艺文志》著录陈起书名皆云《芸居乙稿》,《书题》本误也。(3)吴仲孚《菊潭诗集》一卷。【校】“潭”,《书题》本作“谭”。【辨】《八千卷楼书目》卷十五及《宋诗纪事》卷七十二皆著录为《菊潭诗集》,当以《书录》本为是。(4)朱继芳《静佳龙寻稿》二卷。【校】“芳”,《书题》本作“方”。【辨】《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七及《善本书室藏书志·群贤小集》等书皆作“朱继芳”,故当以《书录》本为是。(5)刘过《龙洲道人集》一卷。【校】“过”,《书题》本作“遇”。【辨】《宋史艺文志补》及(同治)《苏州府志·艺文志四》等书皆著录《龙洲道人集》之作者为刘过,盖“过”之繁体写法与“遇”相似,因此致讹。【校】“洲”,《书题》本、《辑存》本皆作“州”。(6)高似孙《疏寮小集》一卷。【校】“寮”,《书题》本作“辽”。【辨】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故名其集曰《疏寮小集》,《书题》本误。(7)王悰《稺林小稿》一卷。【校】“悰”,《书题》本作“琮”。【校】“稺”,《书题》本作“雅”。【辨】《善本书室藏书志·群贤小集》及《八千卷楼书目》卷十五等俱著录为“王琮《雅林小稿》”,可知《书录》本二字皆误。(8)姚镛《雪蓬稿》一卷。【校】“雪”,《书题》本作“云”。【辨】姚镛,字希声,号雪篷,故名其集为《雪篷稿》,又有著录为《雪蓬稿》者,而作“云”字则误矣。(9)俞桂《渔溪诗稿》三卷。【校】“桂”,《书题》本作“贵”。【辨】《善本书室藏书志》及《八千卷楼书目》皆著录《渔溪诗稿》《渔溪乙稿》,俱言作者为“俞桂”,《书题》本误也。(10)罗与之《雪玻小稿》二卷。【校】“玻”,《书题》本作“坡”。【辨】罗与之,字与甫,一字北涯,号雪坡,故其集当作《雪坡小稿》,且《千顷堂书目》《宋史艺文志补》等目录书皆著录为《雪坡小稿》,《书题》本因形近致讹。(11)宋伯仁《雪岩吟草》一卷。【校】“雪”,《辑存》本讹为“云”。(12)许棐《梅崖诗稿》一卷。【校】“崖”,《书题》本作“屋”。【辨】许棐字忱父、忱甫,号梅屋,故其集当名《梅屋诗稿》,当以《书题》本为是。(13)张蕴《斗野稿支卷》一卷。【校】“蕴”,《书题》本作“苏”。【辨】《善本书室藏书志·群贤小集》提要及《总目·传是楼宋人小集》提要均言及《斗野稿支卷》,皆云作者为张蕴,可知《书题》本误也。(14)内惟姚镛。【校】“惟”,《辑存》本讹为“有”。79、十先生奥论(1)十先生奥论。【校】此为篇名,《书题》本脱。(2)奏立太子监国,见《留正传》。【校】“留”,《书题》本作“刘”。【辨】《宋史·留正传》载:“宜立皇太子监国,若终丧未倦勤,当复辟。设议内禅,太子可即位。时从臣郑湜奏与正同。”[42]留正所奏确有“太子监国”之事,故以《书录》本为是。(3)文章湮灭,独为此集所载。【校】“灭”,《书题》本作“没”。按:《十先生奥论》提要之下,《书题》本有“张震知夔州,论马纲水行不便,见《王十朋集》。晁公遡《贺遂宁张舍人震启》云:‘陈皁栈之性,难涉江湖之行。’”四十字。80、羣公四六续集(1)意必尚有正集。【校】“必”上《辑存》本衍“者”字。(2)葛谦白等《贺秦太师启》皆是也。【校】“是”上《书题》本无“皆”字。(3)选此者不甚有识。【校】“选”上《书题》本有“大概”二字。81、皇明百家诗(1)皇明百家诗。【校】“明”上《书题》本无“皇”字。(2)蓋鉴别之识疏而标榜之意周矣。【校】“周”,《书题》本作“重”。(3)其中杂入赋及词。【校】“杂”下《辑存》本脱“入”字。82、皇明两朝疏钞(1)皇明两朝疏钞。【校】“两”上《书题》本无“皇明”二字。(2)则以宪、孝之泽存。【校】“存”下《辑存》本衍“焉”字。
结论综上可知,全文共出校勘记356条,其中《辑存》本出校61条,《书题》本出校295条。通过具体的校勘过程和对部分校勘记的辨证,笔者可以得出以下四条结论:(1)关于《书题》本,原书已有校改122处(眉间27处,行间85处),笔者又出校勘记295条,两本异文竟高达417处,从校勘结果来看,二本之异文和讹误并无沿袭关系,可见《书题》与《书录》绝非同出一源。(2)《书题》本原有魏锡曾、周星诒校改,笔者虽未重复出校,但通过对比可知,其校改几乎全同于《书录》本,故魏、周之校改必是以《书录》本为据。(3)《书题》本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毋庸置疑,首先是其多出的四篇提要,大有补辑之功,其次据《书题》本可以补足《书录》本《穆天子传》《山海经》提要的大段脱文。《书题》本更接近于姚鼐原稿的真实面貌,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姚鼐拟稿的前后差异,而且以之为参照来探讨《总目》对姚鼐提要稿的损益程度也更有意义。但是从校勘记辨证结果来看,其质量显然不如《书录》本。关于《书题》本所出校勘记,笔者对其中的123条进行了辨证。经过统计,以《书题》本为是者27条,以《书录》本为是者92条,二本皆误者4条。由此可见《书录》本讹误更少,价值更高。(4)《辑存》本据《书录》本所抄,并无校改,漏抄提要两篇且尚有异文61处,抄写质量着实一般。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读)
1.参见杜泽逊《读新见姚鼐一篇四库提要拟稿》,《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3期,第42-44页。
2.参见刘勇《姚鼐〈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的文献价值》,《安徽史学》,2019年第1期,第122页。
3.[清]姚鼐《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抄本,魏锡曾跋。
4.高树伟《国家图书馆藏〈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抄本考略》,中国四库学(第三辑),2019年,第102页。
5.[清]姚鼐《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抄本,杨希闵跋。
6.[清]姚鼐《惜抱轩书录》,光绪五年(1879)桐城徐宗亮刻本,第3页。
7.[清]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卷三,嘉业堂丛书本,1913年,第15页。
8.徐雁平《〈惜抱轩书录〉与〈四库全书总目〉之比较》,《文献》,2006年第1期,第131页。
9.[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附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10.[宋]郑汝谐《易翼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十八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14页。
11.吴国武《两宋经学学术编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年,第1110页。
12.[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929页。
13.[明]杨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第八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页。
14.[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837页。
15.[宋]刘羲仲《通鑑问疑》,《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9页。
16.[唐]康骈《剧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7页。
17.[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5页。
18.[明]胡谧(成化)《山西通志》卷一,民国二十二年(1933)影抄明成化十一年(1475)刻本,第19页。
19.[清]钱大昕《诸史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20.田虎《元史译文证补校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01页。
21.[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4页。
22.[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6-877页。
23.[明]姜清《姜氏祕史》卷二,民国五年(1916)胡氏《豫章丛书》本,第13页。
24.[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3页。
25.[晋]郭璞注,王贻樑、陈建敏校释《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225页。
26.[晋]郭璞注,王贻樑、陈建敏校释《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第238页。
27.[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656页。
28.参见束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1页。
29.[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028页。
30.[元]脱脱《金史》,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550页。
31.[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532页。
3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49页。
33.[宋]朱熹撰,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26页。
34.[宋]李心传编撰,胡坤点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4页。
35.[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637页。
36.[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96页。
37.[宋]方岳撰,秦效成校注《秋崖诗词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第674页。
38.[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36页。
39.[清]姚鼐《惜抱轩书录》卷四,光绪五年(1879)桐城徐宗亮刻本,第18页。
40.[清]姚鼐《惜抱轩书录》卷四,光绪五年(1879)桐城徐宗亮刻本,第20页。
41.[明]商辂《商文毅疏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2页。
42.[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975-11976页。

y1.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
2.本文原刊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1期。
3.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者。4.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5.投稿邮箱:1658592093@qq.com
推荐阅读姚鼐《古文辞类纂》的韩愈古文研究
从《桐城麻溪姚氏宗谱》看姚鼐与宋学
从《今体诗钞》看姚鼐的诗歌批评
姚鼐的学术转向与拜师戴震始末
乾嘉视域中的姚鼐诗学观及其创作实践论
神、理、声、色——姚鼐的诗歌体性论
姚鼐辞京南下游记创作及文学史意义
姚鼐《今体诗钞》的编撰缘起及其经典化考察
学术走向与创作选择——姚鼐弃词不作与乾嘉年间的词学观念
《古文辞类纂》编纂体例之文体学意义
公告
桐城派研究公众号,坚持学术原创,立足清代学术,上探归唐、韩欧、左史,下接晚清民国,包括四大板块:一是学术论文刋登;二是学术著作推荐;三是学术会议分享;四是学术随笔发送。同时,还建有一个学者研究群,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传播,分享学术信息(学术会议、博硕士论文答辩、电子文献)。衷心希望得到广大师友的支持,惠赐相关文章(信息)!大家一起,共同助力桐城派及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联系邮箱:1658592093@qq.com)(“桐城派研究群”,入群请加微信号:zhongshanxingzhe)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