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1914年10月,南开学校“敬业乐群会”的《敬业》杂志创刊号上,刊登了两首五言绝句,名为《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前者硝烟弥漫,后者柳绿花红,很难想象,这两首诗出自一人之手,而这人,彼时还是个16岁的少年。少年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姓周,名恩来,字翔宇,淮安人氏,“敬业乐群会”创始人之一。他生得一表人才,便如《诗经》中的那一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那时还没人知道,这少年会成就怎样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而他的人生,也将像这两首诗一样,A面家国天下,B面儿女情长。A面:家国天下
生于乱世的少年人,总要过早承担起一份沉重的责任。还是学生的周恩来,能写一笔犀利文章,面对越来越混乱的时事局面,他一手握紧了笔,一手攥紧了拳。1916年,张勋为了打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拉拢勾结各地军阀,在徐州成立臭名昭著的“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南开学校的教师张皞如先生十分气愤,写下《伤时事》一诗:太平希望付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周恩来读了这首诗后,当即用原韵和诗一首: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师生二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倒行逆施者的辛辣嘲讽,读来令人拍案。
与南开同学合影,最前坐者为周恩来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第十次毕业同学录》里这样评价他说:“善演讲、能文章、工行书,曾代表本班与学校辩论,于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长于数学,往往于教授外自出新法。捷算赛速,两列前茅。”这位全面发展的少年,离开南开之后,便踏上前往日本留学的旅途,在出发之前,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聚会,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属于少年人的壮志诗篇,带着一腔热血,纵使荆棘遍布,始终一往无前。后来的故事,我们多多少少都在历史课本里学习过了。1919年,周恩来从日本回国;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那些年他远离祖国,却始终遥望故土,就像天边的星火,随时等待着燎原之日。1924年,周恩来回到祖国;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他越来越忙碌,为着故土的新生,一直在努力奔走着,似乎再也没有时间,像少年时代那样,肆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忙,就是一辈子。“反围剿”“红军长征”“国共合作”……中国近现代史的“必考知识点”里,多半能看见他的身影。1941年伊始,“皖南事变”爆发,我们终于又看见了他的诗作,这一次发表在《新华日报》上,是题词,也是四言诗,入声韵,沉郁顿挫,字字如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内忧!外患!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步入中年,沉重的负担让他的鬓角过早地染上霜色,但他始终笔直地站立着,用瘦削的肩膀承载起那个宏大的愿望。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1949年,是旧时代的结束,而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每天要工作超过12小时,有时甚至高达19小时,西花厅里的灯光,常常彻夜不息。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部《宪法》、第一次出国访问、第一次接待外国访问、第一次出席国际会议……他在西花厅住了26年,看了25次海棠的开落。他逝世于一个冬天,新岁伊始,小寒过后,最冷的日子里,没能看见第26次的海棠盛放。那年那日,长安街上一片悲声。几个月后,清明时节,无数人涌向天安门,为他写下悲恸的诗篇:云水苍茫意未平,中霄起坐恸无声。
诗心一点寒梅血,独吊重霄万古灵。那个春天,西花厅的海棠如期开放,就像他温润的笑颜。那一年是1976年,春风,即将吹向大江南北。B面:儿女情长
海棠开了又落,看花的人已经走了12年。
举国的哀恸仿佛还在昨日,而失侣的孤雁又在花中悲鸣。她写道: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她是邓颖超,是周恩来一辈子的革命战友和亲密爱人,是他家国天下罅隙里的浪漫情怀。儿女情长,未必就要英雄气短。周邓这对革命CP,便是个中典范。
他们初识那年,他21岁,她15岁,一封署名“小超”的信笺,成了云中锦字。从此后,任凭天涯两隔,音书从未断绝。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那是那个风尘澒洞时代里最极致的浪漫,于是他们毫无意外地走到了一起。他不在杂志上发表诗篇的日子里,就把百忙之中挤出来的闲暇浪漫都给了她。
他们的书信里,有战火纷飞的记忆:昨夜长沙火起,全城一炬,我及剑英、文禧与两个特务员仓猝出火城,衣被尽失,步行二十余里,始遇卡车转来湘潭。(1938年11月13日,周恩来致邓颖超)事变发展得真是很快!最近第一战线,捷报频传,战局改观,真令人欢欣鼓舞振奋!(1947年5月31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有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昨天你们走后,朦胧睡去,醒来已近黄昏。晚饭以稀饭配火腿充饥。饭后读唐诗数首,食柑子一个。(1942年7月3日,周恩来致邓颖超)现带上一些药给你备用与助人。药在另包,用法并附在药包内。两管小药膏可用以治疗你的耳发炎,有时亦可吃些小铁罐内的药片加小苏打,可退一般的炎症的。(1947年4月16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有独属于爱人的甜言蜜语:天气虽热,尚能静心。望你珍摄,吻你万千!(1942年7月3日,周恩来致邓颖超)你走了三天了。我可想你得太……深深地吻你!轻轻吻你!(1944年11月12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昔日的“少年诗人”,偶尔也会在信里给妻子写首小诗,不算多经典,贵在深情:结婚十八载,至友兼爱妻。若云夫妇范,愧我未能齐!——1942年7月6日,周恩来致邓颖超我病已痊人去也,花枯瓶碎好回家。——1942年7月12日,周恩来致邓颖超就连在信里对彼此的称呼,都甜滋滋的:她喊他来、鸾、翔宇、我的老伴……他喊她颖、超、小超、凤、我亲爱的老伴……他飞翔,她便超越;他乳名“大鸾”,她就要当“凤”。鸾凤呈祥,共戾九天。认识他之前,她独自走在时光里,云卷云舒15年;他走后,她又独自守着那海棠,花开花落16年。那中间的半个世纪,聚散飘萍,同赴梦想,他们心中始终把对方当做自己最亲的人。他们这一生,失去过两个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也许在世人眼中,没有孩子的“小家”是不完整的,但他们在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家”里,养育了更多的孩子。“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这可能是世间最坚定的革命宣言,和最甜蜜的情话。1976年1月8日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一转眼,他离开我们,已经45年。
在这45年里,也有过崎岖,有过坎壈,甚至眼下,仍有疫情的阴云在笼罩。
但毫无疑问,这个国家是在通往光明的道路上,大步奔走的。
45年前,我们哭着对他说:“洒血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45年后,我们笑着对他说:“这盛世,如君所愿”。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文由“诗词中国2012”(shicizg)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面图为电视剧《人民总理周恩来》剧照
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诗词中国2012”
每天5分钟,把日子过成诗

今天看小诗妹了吗?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必须
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