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一篇文章,读完古今茶书

我国由唐及清,茶书众多,不同朝代的茶书,也随饮茶方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唐代
唐代茶书,比如陆羽《茶经》 、《顾渚山记》 、《水品》三部,裴汶《茶述》,苏廙《十六汤品》,温庭筠《采茶录》等。唐代时期,世俗饮茶首次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甚至影响到了国外。《封氏闻见记》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这个时期,茶文化刚刚形成,特点是喝茶方式众多。比如《膳夫经手录》中有载茶粥: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再比如陆羽推崇的煎茶法,火烤茶饼,磨至细碎但不能太碎,再进行饮用,《茶经》记载: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碧粉缥尘非末也。而晚唐时期苏廙的《十六汤品》又提出了复杂的点茶法,持瓶向茶末中注沸水冲茶,强调水流的流通,落水点的准确,同时还要不停地击拂等等: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
二.宋代
宋代茶书,如陶榖《荈茗录》,周绛《补茶经》,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宋代脱离了唐朝饮茶方式混乱的情况,唯独点茶法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如宋徽宗《大观茶论》提到饮茶时应该: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显然这是点茶法。同时,宋代文人之间还会互相较量点茶技术,唤作“斗茶”,颇具仪式感。这也是宋代茶书中的特色,为其他时代的茶书不具备。蔡襄《茶录》提到: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三.明代
明代茶书甚繁,超越了唐宋之总和,诸如许次纾《茶疏》,屠隆《茶说》,熊明遇《罗岕茶记》,罗廪《茶解》等等。明代时期,朱元璋出身贫寒,喜好简洁,将繁缛的“龙团凤饼”弃之不用,改为“散茶”。明洪武二十四年,太祖朱元璋下诏: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茶饼和点茶法的时代就此过去,从明朝开始,散茶盛行,冲泡之法也一直传至今日。这点在当时的书籍里也常有体现,可以看到很多和现代相通的地方。比如屠隆《茶说》提到炒茶:先将釜烧热,每芽四两作一次下釜,炒去草气,以手急拨不停。再比如许次纾《茶疏》提到摘茶的时候也同今日类似: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四.清代
清代茶书,如陈鉴 《虎丘茶经注补》,张源长《茶史》,作者未知的《茶谱辑解》,程雨亭《整饬皖茶文牍》等。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泡茶法饮茶方式。但这个朝代茶书也有自己的特色,晚清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科学种植,科学制茶类的书籍首次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比如《连阳八排风土记》提到良种茶树的无性繁殖:将已成茶条,拣粗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两月之后,萌芽发生。再比如罗廪《茶解》则首次谈到土地的选择:宜高燥而沃,土沃则产茶自佳。
结语
茶,从原始之药用,历经几千年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但不论怎么变,它都是深深扎根在国人生活里的东西,总能以不同的形式,滋养人们的身心。
想买保真好文玩?
请认准文玩保真官方旗舰店!
主营:蜜蜡,南红,紫砂,猛犸,金刚,
星月,凤眼,紫檀,金丝楠,翡翠,彩宝,
文房雅器!
免费盘玩指导!
免费文玩鉴赏!
添加文玩保真官方旗舰店,
从此买文玩,不再上当受骗!!!
(长摁二维码即可添加)
文玩保真官方旗舰店微信ID:
andyshu1990
(长摁上行可复制添加)
商务合作:
如需广告,推广等服务,请您联系微信
wenwanbaozhen123
(长摁上行可复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