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委工作总结 南谯区农委工作总结 农工委职责20XX 年,南谯区农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定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农业农村职业会议灵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职业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农产质量量安全监管,努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壮进步。职业亮点农业产业化进步取得新成效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7 家、家庭农场示范场 6 家,总数分别达到 45 家、117 家、108 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 110 亿元,增长 10%。实现农业增加值 25.65 亿元,增长 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111 元,增长 9.5%。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农产质量量安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 69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 47 个、绿色食品 19 个、有机农产品 3 个。“南谯贡菊”“南谯芡实”“腰铺草莓”获得民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谯滁菊”“南谯大米”“南谯绿茶”“南谯花生”获得民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职业,确权面积 32.6 万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清产核资职业,量化资产 3.5 亿元。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达到 35 个,入股农户 1.2 万户,入股资金 1.3 亿元。农业保险职业扎实开展,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12.1 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3.4 万亩,治理中小河流 5 公里,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10 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5 万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11 处,解决 2.6 万人饮水安全难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100 公里,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10 个。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0 万亩,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20 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任务,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5 次,放流鱼苗 50 万尾。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取得新提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20 项。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1000 人,选派科技特派员 100 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质量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农产质量量安全可追溯。存在的难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规范化运行水平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家庭农场进步不平衡,示范引领影响发挥不够。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品牌觉悟淡薄,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品牌培育和保护觉悟。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品牌宣传推广不够,对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不足,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抵御天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为落后。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难题突出,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农膜残留污染严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部分养殖场环保设施不达标,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形势严峻,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现象时有发生。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不够,培训质量不高,对农业农村进步的支撑影响发挥不够。下一步职业安排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规范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扶持进步家庭农场,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力度,促进家庭农场健壮进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强化品牌觉悟,引导企业和农民树立品牌觉悟,增强品牌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品牌质量,加强农产质量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质量量标准体系,进步农产质量量安全水平。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展会,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进步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步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进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进步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强农业干部队伍建设,进步农业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农业农村进步提供有力保障。在过去的一年里,南谯区农委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进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壮进步。 2025年5月9日 10:51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