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从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重大科技成果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 )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黄冈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胡建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旨在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学界广泛认同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进入新时代,我们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步伐坚定而豪迈。笔者尝试从我国众多杰出科学家选取一批代表,并通过他们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梳理科学家精神的具体体现,希望对弘扬科学家精神有直观感受。

科学家精神总的概括为以下六种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
钱学森

郭永怀

爱国精神的核心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爱国精神的代表人物有钱学森、郭永怀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正是他们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新中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完成“两弹一星”的伟大工程,使中华民族的脊梁硬了起来。有被西方媒体称为“一个让美军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中国人”的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用生命做科研,短短的几年在“巡天探地潜海”多个领域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为国家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有“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华为总裁、信息领域战略领军人物任正非,任凭美国政府无耻打压,依然引领5G风骚。

            黄大年                             任正非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50多年辛勤耕耘,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有量子保密通信工程的科学家潘建伟,量子通信具有的安全特性,在国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是国之重器。有从总结整理历代典籍入手,潜心研究几十年,把中医药成果发扬光大,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有长期从事战斗机的设计与研发工作,自主研发第三代战斗机歼10和第四代战斗机歼20成为捍卫祖国领空的利器的战斗机设计师杨伟院士。有船舰综合电力、电磁发射、减振降噪等领域书写一个又一个全世界惊叹的“中国传奇”,全面提升中国蓝海作战能力的马伟明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科学家潘建伟
荣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
杨伟院士
马伟明院士

求实精神的要义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求实精神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最敢说真话”的钟南山院士,钟院士不仅是抗击非典的英雄,更是”公共性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钟南山8句话,说醒一半中国人”是真理力量的体现。有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院士,竺院士不仅在气象、地理、科学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行者。有黄冈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院士,李院士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找矿找油,为我国核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奉献精神的核心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奉献精神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天眼”工程的首任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院士,用心血和生命完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大科学工程,使中国的深空探索进入世界前列。有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在工作中遭遇车祸不行逝世、”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黄冈中学校友钟扬教授。有我亲历的来黄冈讲学不要报酬欧阳自远院士,樊明武院士。

协同精神的核心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协同精神的代表人物有中国航天工程、中国探月工程、中国深海探测工程、中国高铁、中国特高压输电团队。他们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都是协同创新的典范。

育人精神的核心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被尊称为“化工教育一代宗师”的时钧先生执教60多年,培育出16位两院院士,是甘为人梯的楷模。叶企孙先生提携两弹之勋王淦昌的事迹是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和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33岁,神舟团队32岁,东方红四号团队29岁,卫星团队28岁,这一中国“航天人”团队平均年龄更是老一辈科学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最好诠释。  
科学家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全市12万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黄冈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丨丨丨END丨丨丨

编辑:雨谦  审核:陈青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科普黄冈
(黄冈市科协官方公众号)

免责声明

本平台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或转自其他公众平台,由“科普黄冈”整理发布,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如需要转载本平台原创文章,也请联系我们,谢谢!

本公众号运维支持:汇畅网科
抖音认证服务商丨微信·支付宝·百度小程序开发运维
网站建设丨720全景丨微现场|丨策划推广
联系方式:15672655918(微信同号)

客官!点在看一下呗~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