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它既然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即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精制安全的精神因素。一般认为,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多后的复合体,由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组成。当今的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安乐性管理”为中心,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生产与人的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的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

要使企业职工建立起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安全为荣的企业形象和风貌,要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奋斗意识,当今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通过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根据企业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经验,以建立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防灾的风险控制方法,以新的安全生产营运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实现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速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努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安全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建立安全科技业,发展和繁荣安全文化事业;

(2)加强安全与减灾法制建设,在全国、全社会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全民安全文明道德、规范公众的行为风尚,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高于一切的自觉行动准则;

(3)倡导和发展安全文化,加速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人人都学会自救、互救并具有保护公众和国家安全的预警和应急能力,以减少意外事故和灾害速来的巨大损失;

(4)把“尊重人民、爱护人民、善待生命、珍惜人生、防灾避难、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作为从事一切活动的指导方针,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平、国家稳定的重要方针;

(5)国家应加大对安全文化公益事业(包括安全科技、教育、宣传、社团、慈善公益等)的投入,促进、扶植、兴办安全文化生产,使人民更加健康、长寿、幸福;

(6)加强安全与灾害的综合管理,树立“共建安全文化”观点,联合一切安全与减灾的社会力量,发挥安全科学技术及减灾、环保等学科渗透及交叉的优势,通过国家实行全面综合管理,以科技进步、全民参与、政府决策来实现“共建安全文化”,形成最科学、最广泛的安全与减灾统一行动的体制。

要完成以上主要目标必须通过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绝妙的途径就是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传媒手段,大力弘扬、倡导、繁荣安全文化,达到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造就人的效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保障。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主要途径为:

(1)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

(2)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着眼于幼儿、中、小学生,放眼于下一世纪人民的教育;

(3)安全文化宣教重点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注意扩大对非生产性(生活、生存领域)安全的宣教。

(4)充分应用和推广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院所的安全科技成果,宣传和丰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科技是第一生产,推动安全科技事业的发展;

(5)创办大众安全文化刊物和编写各种简易宣教安全知识读本,传播安全文化;

(6)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像、文艺、美术、歌曲、雕刻等传媒方式,开展全民性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7)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以及各地区、各单位开展的安全日、安全月、无事故年纪念等活动,开展安全文化教育;

(8)创建安全与减灾工程学院,统一教材和教育大纲;沟通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职称认证和评审渠道;培养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高级人才。

延伸阅读

请问如何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

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和增强安全文化意识,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依靠安全文化的培育,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才能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素质。因此,建立系统、科学、细致的安全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长效做法。

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践证明,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却收效不大。结合我厂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安全制度也是详之又细,但安全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极少数职工就是在“违章就下岗”的令箭牌下,也有意或无意的以身试法,甚至和安监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使得违章成为企业安全的顽症,屡禁屡犯。“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违章”,在这些人的脑海中,就是存在着那么一点违章不一定出事的投机心理。所以要真正的扭转这种安全的被动局面,还得治本。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按照企业的安全目标,以自觉为主,自主管好自己的工作安全,构建 “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人文氛围,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生产的目标,这比“制管”更能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

首先,要以灌输理念为着力点,形成浓厚氛围。通过召开安全大讨论、制作“安评”曝光照片宣传展板、组织安全事件剖析和开展安全征文等形式,让职工认清“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真正懂得发生事故对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的伤害。进一步强化“珍惜生命,心系安全”的理念,从主观能动性上解决“我要安全”的问题,从而使安全管理的层次得到提升。其次,要以健全制度为着眼点,强化执行力。按照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控制”模式,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坚持“四个凡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证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知其责、尽其责、尽到责”的工作理念,各负其责,恪尽职守,真正把安全生产变成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预防的共同工作和自觉行动。第三,要以强化技能为关键点,提升整体素质。通过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建立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专业技术标兵、培养技术能手等措施。围绕克服习惯性违章这一顽疾,以强化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和提高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技术学习、技能培训和技术考核升级制度。利用多媒体教学、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等方式,采取脱产、半脱产、在岗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形成分层次、有重点、有成效的培训机制和模式,着力培养能够驾驭安全生产规律,正确判断和处理应急故障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建设模式  “浸润式”安全文化建设,以“一个核心理念、两个主体、四个阶段、四个系统”为主,使安全文化理念、安全价值观、道德等影响、规范员工安全意识、态度、行为,让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一个核心理念  即“安全可以控制,安全就是生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任何风险都可以预防,一切事故都可以防治;  (2)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  (3)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  (4)安全第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5)良好的安全才能创造良好的业务。两个主体  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个体、团队两个主体展开。  (一)个体  注重员工安全人格的塑造,包括安全责任感、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能力、沟通与交流、考核与改进等要素。  (二)团队  团队安全文化的构建包括安全理念、安全制度、教育培训、安全激励、安全环境、信息传播、安全活动、全员参与、评审与改进等要素。两条路线  以“吸收、渗透”为主线,“灌输”为辅线。  安全文化建设贯穿个体吸收到团队渗透的主线,吸取传统“灌输”式安全文化建设精华,增强个体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使个体价值观与团队融为有机整体。四个系统  安全文化建设依靠四个主要系统,如下图。(一)安全文化视觉系统  利用一系列看得见、感召力量、引领思想、凝聚人心的文化传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人们喜“闻”乐“见”。(二)安全文化培育系统  引入先进的安全文化培育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三)安全文化激励系统  导入先进的激励机制,引导人员进行正确的安全行为。(四)安全文化传播系统  提供安全文化传播及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的平台,以使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得到更好的传播与渗透。四个阶段  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约束、引导、感染、持续”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但各有侧重。(一)约束阶段  以责任和制度为主,主要实施内容:  (1)建立健全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  (2)编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严格依照制度、规范、流程、标准化进行安全管理;  (3)编制《安全文化手册》,主要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网络建立和安全制度管理体系的梳理。(二)引导阶段  以培训和激励为主,主要实施的内容:  (1)建设安全文化培育系统;  (2)建设安全文化激励系统;  (3)编写《员工安全行为规范手册》;(三)传播阶段  侧重以安全文化的感染力和教育性熏陶,浸润职工的思想和心灵,激发职工内在潜能提升其安全素质,主要实施内容:  (1)完善安全文化视觉系统;  (2)建设安全文化传播系统。(四)持续阶段  该阶段重点关注安全文化建设的总结评估和持续改进,形成安全文化持久的生命力,主要实施的内容有:  (1)进行安全文化评估;  (2)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总结。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唤起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发动职工参与,接受职工监督,进而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企业生产环境。

  企业常常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安全生产。但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更难消除一些员工对规章制度的逆反心理和漠视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一种软规范,它首先在员工思想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当然,靠安全规程自身的强制性,也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如果让职工形成适合安全文化要求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却能产生超常规的效果。这说明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它能起到规章制度所起不到的作用。

  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起核心决定作用的是广大员工的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和价值观。可见,要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把“人”作为培育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工作的开展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凡事责任到人,落实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如我厂各主要工作场所经常悬挂安全标语、标志牌,并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短信、安全征文、安全板报和安全漫画创作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安全”两字扎根在职工心里,在平时工作中做到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良性发展的企业,其整体价值观同个人的价值观取向是一致的,目标和追求是一致的,企业安全文化必定反映广大职工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安全文化通过其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使员工思想深处形成一种定势和响应机制。只要外部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种凝聚起来的群体意识,必将使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认真负责甘于奉献,促使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形成发展实力,振兴生产,确保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

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

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

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分为哪几类

1.建立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包括:作业环境安全、工艺过程安全、设备控制过程安全等。

2.建立符合安全伦理道德和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文化,包括: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等。

4.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伦理道德教育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对于建设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是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要内容是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觉遵章守纪的价值观,形成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遵章守纪、尊重人和平等待人的理念。明确一切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人活得更好,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了人的发展。这些都反映了尊重生命价值,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实现员工价值的的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把实现生产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为动力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经营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保护广大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2)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样怪现象的关键所在。首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其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超前意识。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②长远意识。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③全局意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④创新意识。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⑤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⑥效率意识。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再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经营文化、竞争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会干扰环境和资源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第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最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一方面,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可以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并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要素

1.1 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应:

——切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反映共同安全志向;

——明确安全问题在组织内部具有最高优先权;

——声明所有与企业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

——含义清晰明了,并被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知晓和理解。

1.2 企业的领导者应对安全承诺做出有形的表率,应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切身感受到领导者对安全承诺的实践。领导者应:

——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1.3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对安全承诺的实施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形成严谨的制度化工作方法,营造有益于安全的工作氛围,培育重视安全的工作态度。各级管理者应:

——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保持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1.4 企业的员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承诺,并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实践这种安全承诺。每个员工应:

——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1.5 企业应将自己的安全承诺传达到相关方。必要时应要求供应商、承包商等相关方提供相应的安全承诺。 2.1 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承诺的具体体现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求。企业应确保拥有能够达到和维持安全绩效的管理系统,建立清晰界定的组织结构和安全职责体系,有效控制全体员工的行为。行为规范的建立和执行应:

——体现企业的安全承诺;

——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

——细化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行为规范的执行者参与规范系统的建立,熟知自己在组织中的安全角色和责任;

——由正式文件予以发布;

——引导员工理解和接受建立行为规范的必要性,知晓由于不遵守规范所引发的潜在不利后果;

——通过各级管理者或被授权者观测员工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和缺陷纠正;

——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2.2 程序是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程序,以实现对与安全相关的所有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程序的建立和执行应:

——识别并说明主要的风险,简单易懂,便于实际操作;

——程序的使用者(必要时包括承包商)参与程序的制定和改进过程,并应清楚理解不遵守程序可导致的潜在不利后果;

——由正式文件予以发布;

——通过强化培训,向员工阐明在程序中给出特殊要求的原因;

——对程序的有效执行保持警觉,即使在生产经营压力很大时,也不能容忍走捷径和违反程序;

——鼓励员工对程序的执行保持质疑的安全态度,必要时采取更加保守的行动并寻求帮助。 3.1 企业在审查和评估自身安全绩效时,除使用事故发生率等消极指标外,还应使用旨在对安全绩效给予直接认可的积极指标。

3.2 员工应该受到鼓励,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挑战所遇到的潜在不安全实践,并识别所存在的安全缺陷。

对员工所识别的安全缺陷,企业应给予及时处理和反馈。

3.3 企业宜建立员工安全绩效评估系统,应建立将安全绩效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奖励制度。

审慎对待员工的差错,应避免过多关注错误本身,而应以吸取经验教训为目的。

应仔细权衡惩罚措施,避免因处罚而导致员工隐瞒错误。

3.4 企业宜在组织内部树立安全榜样或典范,发挥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度的示范作用。 4.1 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综合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4.2 企业应优化安全信息的传播内容,将组织内部有关安全的经验、实践和概念作为传播内容的组成部分。

4.3 企业应就安全事项建立良好的沟通程序,确保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和相关方、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员工相互之间的沟通。沟通应满足:

——确认有关安全事项的信息已经发送,并被接受方所接收和理解;

——涉及安全事件的沟通信息应真实、开放;

——每个员工都应认识到沟通对安全的重要性,从他人处获取信息和向他人传递信息。 5.1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安全学习模式,实现动态发展的安全学习过程,保证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5.2 企业应建立正式的岗位适任资格评估和培训系统,确保全体员工充分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应:

——制定人员聘任和选拔程序,保证员工具有岗位适任要求的初始条件;

——安排必要的培训及定期复训,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除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包括对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的理解,以及个人安全职责的重要意义和因理解偏差或缺乏严谨而产生失误的后果;

——除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外,应选拔、训练和聘任内部培训教师,使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的知识和信息传播者。

5.3 企业应将与安全相关的任何事件,尤其是人员失误或组织错误事件,当作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宝贵机会与信息资源,从而改进行为规范和程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5.4 应鼓励员工对安全问题予以关注,进行团队协作,利用既有知识和能力,辨识和分析可供改进的机会,对改进措施提出建议,并在可控条件下授权员工自主改进。

5.5 经验教训、改进机会和改进过程的信息宜编写到企业内部培训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中,使员工广泛知晓。 6.1 全体员工都应认识到自己负有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贡献的重要责任。员工对安全事务的参与是落实这种责任的最佳途径。

6.2 员工参与的方式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类型:

——建立在信任和免责备基础上的微小差错员工报告机制;

——成立员工安全改进小组,给予必要的授权、辅导和交流;

——定期召开有员工代表参加的安全会议,讨论安全绩效和改进行动;

——开展岗位风险预见性分析和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的自查自评活动。

企业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确定员工参与的形式。

6.3 所有承包商对企业的安全绩效改进均可做出贡献。企业应建立让承包商参与安全事务和改进过程的机制,包括:

——应将与承包商有关的政策纳入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

——应加强与承包商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培训,使承包商清楚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应让承包商参与工作准备、风险分析和经验反馈等活动;

——倾听承包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改进机会的意见。 7.1 企业应对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审核,包括:

——领导者应定期组织各级管理者评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绩效结果;

——领导者应根据审核结果确定并落实整改不符合、不安全实践和安全缺陷的优先次序,并识别新的改进机会;

——必要时,应鼓励相关方实施这些优先次序和改进机会,以确保其安全绩效与企业协调一致。

7.2 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及审核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关注安全绩效下滑的前兆,给予及时的控制和改进。

安全标准化里的安全文化是什么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