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天城高中:留守or进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学校品牌的树立往往凝聚着几代人的努力。
写这个话题一是出于对天城高中的深厚感情,希望她历久弥新,永葆青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更好发展;二是这些年桐城高中教育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我为天城高中的未来感到担心。
01
桐城是文化繁盛之地,历来重视教育。天城高中作为本地2所重点高中之一,对桐城教育和人才培养贡献卓著。如同很多受益天城的学子一样,我60年前在天中接受到很好的教育,由此走得更高更远。每当提到天城这个名字,我倍感亲切。1970年创办高中部,校风严谨,誉满江淮。1978届高考,创造了一个班录取2个清华、3个中科大的奇迹,1979年获批安庆地区重点高中。记得那时包括池州在内,安庆地区重点仅有11所,望江县1980年才获批第一所。曹耀祖、占峰等校长任职期间,天中狠抓教育质量,培养了如经济学家彭文生、材料学家吕昭平等大批人才。为提升办学层次,天中人励精图治,分别在2000年、2002年一举争创了安庆市示范和安徽省示范,教育质量一直是安庆同类学校领头羊。
1960年,天城中学赵剑英校长参加全国群英会安徽代表团合影
但是近几年,天城似乎光环不再,优秀师资难招来,本地较优质生源不断外流。虽然桐城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在东部新城投巨资兴建高中,但没有将天中整合入城,其竞争力进一步被削弱。在城市化将人口越发集中到城区的今天,如果继续让天城中学留守在桐城最偏远的乡镇,资源错配,老百姓必然继续用脚投票。百年名校日渐式微,应该不是大家希望见到的结果。
02
说说我亲历的几件事。去年7月份,一个亲戚来我家看我,感谢我在他孩子就读二中期间的关照,二来说孩子今年中考没发挥好,离定向桐中差了2分,问我有没有办法搞到桐中去。我说,那就读天中呗,宁做鸡头不为凤尾,说不定三年后会有更好结果呢。亲戚说,天中好是好,就是太远了。陪读开支大,夫妻俩都要上班,孩子奶奶要照顾腿脚不方便的爷爷。亲戚说他一个同事,为了照顾在天中上高一的孩子,城关双港两头跑,有时上班还迟到。跑了一学期身心疲惫,现在只能每周中间跑一次给孩子加个餐,其实是怕孩子自觉性不够,亲自来看看才放心。我劝他,高中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自觉性。天中是所好学校,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
校园南门拾级而上的台阶过了几天要填志愿了,我就打电话问亲戚,他说孩子要到合肥的一个什么衡安学校,班上好几个同学都去。不晓得衡安学校怎么知道他联系方式的,直接打电话给他,他加了微信群,群里有三四百人,招生老师说衡安条件好、老师牛,并安排了大巴车,第二天就带他们去学校考察。亲戚终究把孩子送去衡安了,听说去的有200多学生,或许夸大了,但亲戚说当天去的大部分人都交钱了。我既不解,又很心痛。我算了一笔账,衡安学费每生每学期12000,三年下来加生活交通等开支不下10万,200学生就是2000万,5年时间桐城就流失1个亿。这些学生都是中考分比较高的,流失后桐城就少了将近200本科,升学率更难与周边市县相比了。还有流失到其它地方的呢?
天城中学教学楼03
桐城的优质生源(大多是天城线上的)为何有那么多流失?我有个学生在天城工作,我要去看看。学生很客气,找了几个同事陪我,周末可以喝点酒。一杯酒下去,话便多了起来。这书真是教得憋屈,我们本科升学率达80%多,今年有个实验班985、211考了8个,但家长却看不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喜欢道听途说,盲目跟风,喜欢听外人忽悠。也不能完全责怪家长,我班有个家长是王集人,说他们那都知道天城是好学校,但离家太远,回家一次来回要转好几趟车,交通实在不方便。
王集学生坐公交来天城要转4趟车,中间不耽误,单程3小时
我邻居家小宝中考定向桐中少8分,小宝大伯当年是从天中考上大学的,博士毕业留在上海,知道天城校风正、学风浓,老师责任心强,建议读天城,但邻居迫于现实还是没有这样选择。放眼全国,城市化是大趋势,家长追求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是趋势。你看二中、实验成了超级初中,桐城今年中考5300多人参考,城关加周边初中毕业生人数超过2/3,再加上桐北的有4000以上到天城就读不便。其它地方是把优质学校放城区,而天城作为创造辉煌历史的百年名校却一直留守乡镇,不能最大化地发挥作用,真是可惜。
冬之天城大家七嘴八舌,似乎有不少怨气和遗憾。我似乎明白了。要想改变桐城优质生源外流的现状,天城进城,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这需要政府拿出魄力。有人或许会说,新八中可以取代天城。但我认为,其一暂时我还看不到取代的优势,其二都是政府办学,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真要竞争,也应该都进城区,同一条件下公平竞争。
学生在大横山烈士墓前举行纪念活动
04
天城的叶葆春校长也是我的学生,我也到他办公室坐坐。听说这两年天中在他的领导下搞得不错,提出“向善向上”的教育理念、实行年级部管理、分类实施培优工程、倡导社团活动等,效果良好,去年安庆市教育局对天中进行“精准教学”专项视导和综合督导评估给予很高评价。
叶校长坦言,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怀下,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办学确实遇到不少困难,而这些困难不是学校和教师能解决的。一是优质师资困境。原有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45岁及以上的教师占比将近一半;中青年教师孩子不少在城里上学,两地奔波。到安师大招聘新教师,人家一听学校在乡镇看都不看,尤其是紧缺学科;原有的优秀教师留不住,近几年离职和调走的有十多人。二是优质生源困境。优质生源主要在城区,由于陪读成本高、交通不便、家长监管不便等,近几年传统天城生源流失严重。今年共建班留住了一些,但不是长久之计。三是乡镇初中与城区初中天中定向生录取分严重悬殊,教学和管理难度大,而且非常不公平。2020年定向天中的,王集初中684分,而实验中学532分。2019年单从城区2所超级初中录取的低分(600分以下)学生就有近百人。
其实这三点互为因果。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教育质量滑坡,是城市化的趋势和学校地理位置导致的。天城人有忧患意识,我们的教师很努力,也很要强。如果天城在我们手里很快衰落,边缘化成最差高中,我们没有办法向历史交代,我们的全体师生、我们的历届校友、桐城70万老百姓也都不会答应。说到这里,叶校长也有点动容了。
05
听说桐城师专今年要整体搬迁,我认为老校区给天城中学是最佳方案。从“五七”大学到桐城师范,再到师专,那里一直是学校所在地。校园里有80多间教室,标准运动场,有可供四五千学生寄宿的宿舍楼,条件齐全,国有资产也能得到恰当利用。
桐城师专老校区
桐城师专新校区公寓楼如果天中进驻可参照衡安模式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好处多多:一是能吸引优质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二是优质高中在身边,老百姓不必舍近求远,能有效减少生源流失;三是学生家长不需要陪读,能减轻很多家庭负担,让家长安心工作;四能产生鲶鱼效应,三所高中在城区,能形成更好的竞争局面;五是能使天城品牌更为响亮,让身处海内外的广大天城校友更能心系家乡,支持家乡发展。
06
跳出桐城看桐城的教育呢?贵池的殷汇中学与天城同年办高中,也是贵池第二所省示范,2009年整体搬迁到城区,获得长足发展,现为池州市第八中学。
09年前的殷汇中学
09年整体搬迁改名池州八中安徽太和县充分利用人口优势,整合资源在城区打造三所超级高中——太和中学、一中、二中,学生数分别为6千至1万人,有效竞争使他们多次考出全省状元或阜阳市状元。也有反面的例子。程集中学原来是宿松县第一块牌子学校,坐落在离城区10公里的长铺镇,这些年被城里的宿松中学超越。
宿松县程集中学2018年8月澎湃新闻报道,《进城读书大趋势下,安徽宣城农村省级示范高中只录取到32人》,提出城市化大趋势下,农村高中教育布局和招生政策应当适时调整。高中进城,促进教育资源充分整合是社会发展大趋势。山东潍坊市2004年就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全部进城。湖北天门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高中进城三年行动计划,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的目标。今年7月,庐江县官宣调整高中教育布局,庐江二中搬迁新校区,十四五期间高中逐步进城。习总书记今年9月22日在京主持召开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推进机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公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觉得,尽快搬迁天城中学到桐城师专,正是符合习主席讲的“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推进机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符合“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真正增强他们获得感和幸福感”政策的好举措。天中进城,顺大势,获民心,正逢其时!
?精华推荐?
忆天城四年岁月
【桐城记忆】梵天城
难忘天城中学
我的天城岁月
【桐城记忆】 天城中学的前世今生
天城杂忆
【百人写桐城】天城,天上之城
桐城天城中学:“堂主”募捐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