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本溪小市六十四军军部的记忆

本溪小市六十四军军部的记忆
原创:飞翔 又见燕东山里红
小市全景
这里曾是沈阳军区陆军第六十四军(代号:3225部队—81065部队。1985年升格为集团军)军部所在地。这是曾一度辉煌、令人向往的地方。她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称——“小市新村”。这座“村子”里的人们,都习惯地把她叫做“沟里”。而当地群众则称之为“军沟”。这样的称谓几乎成了当时军部的代名词。
时任64军通信处处长柳玉斌
在小市军部与通信连部分官兵合影(1985年拍摄)
提供者:平平淡淡
上世纪60年代初,六十四军军部从大连旅顺调防到本溪县小市镇这道小山沟里。
“沟里”位于本溪县小市镇东南部。军部进驻之前,这里只有一座破庙,是一道荒凉、无人烟的小山沟。之后,旧貌变新颜,构建成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六十四军军部。
军部大门
“沟里”地势呈东西走向,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是通向外界的沟口。军部所有办公用房、家属住宅、生活附属设施都建在“沟里”。布局上由北向东再向南依次是军首长住宅(将军楼)、部首长住宅、干部宿舍、家属住宅、幼儿园、卫生所、军部办公大楼、招待所、俱乐部、警卫连、通信连和军人服务社。除了军首长和部首长的房子有单独的小锅炉供暖外,其余住宅冬天取暖都是火墙和火炕。
将军楼
“沟里”房子沿着山坡而建,道路也是顺着山坡铺设。为了照顾到坡上和坡下所有住户,“沟里”道路就修在北、东、南三面半山坡上。起点和终点正对着沟口的4号会议室。由4号会议室向西就是一条出沟的道路。四号会议室是军重大会议的举办场所。军作战值班室曾设在这里。军首长也在四号会议室办公。
四号会议室
用“世外桃源”形容当时的六十四军军部并不为过。这里道路宽敞平坦,环境优雅整洁,平时戒备森严。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作为军部机关所在地,可以说“应有尽有”。
军机关大楼
比如,军人俱乐部(大礼堂)。它既是官兵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沟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天嘹亮的军号在这里吹响,各项文化娱乐活动在这里展开。俱乐部有1450个座位,每周放映两场电影。放映前各连队进行拉歌比赛。礼堂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这里还经常举行文艺汇演。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和地方文艺团体多次在俱乐部进行慰问演出。此外,这里还开设了照相馆和售卖书刊、小人书的书店。西厅还可以打扑克和下象棋。俱乐部前方建有小广场、凉亭和休闲长廊。休息时间,官兵三两成群聚集在这里散步和聊天。
军人俱乐部
为了丰富文体生活,“沟里”修建了灯光球场。据说,这是全军条件最好的篮球场。每当夜幕降临,官兵们就集中在这里挥洒汗水。最为热闹的莫过于全军篮球比赛和每年一次的军篮球比赛。每当这时,球场四周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军人服务社
“沟里”另外一个人员聚集的地方,就是军人服务社。这里除了售卖粮油肉蛋菜,还有一年四季都可以洗澡的公共浴池,即澡堂。本溪县邮电局和银行还在服务社分别设立了邮电所和储蓄所。
军沟站
在“沟里”中间位置还建有卫生所和幼儿园,为驻军官兵和随军家属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每天开通六班专门往返“沟里”和小市街里、火车站的班车。
招待所
除了必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外,“沟里”还有食品和副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如奶牛场、养猪场、豆腐坊、糕点坊和菜地等等。在当时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它们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久而久之,“沟里”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让当地群众心生羡慕和向往。他们甚至叫她“天堂沟”。
红卫桥(老照片)
提供者:枫乡融媒
从1966年10月开始,在沟口的汤河上,还修筑了两座五孔双曲拱桥,将“沟里”与外界连接在一起,成为军部一个标志性建筑。其名称叫“红卫桥”。因当时64军代号为3225部队,所以,当地群众称之为“二五大桥”(后期改造后被命名为“抗联桥”)。
红卫桥旧址(现址为抗联桥)
因受地形和面积的限制,“沟里”只能安置军部机关和警卫连、通信连以及小车班等直属队。其他军直分队营房都建在了沟外。
八一小学旧址(现址为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沟外还建有军政治部主管的部队子女上学的学校——“本溪县八一小学”(后改为“八一学校”,现址为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学校设在沟口右侧汤河东畔的半山坡上。因地势较高,所以,站在学校操场上基本上可以俯瞰小市镇全貌。这是当时本溪县条件最好的一所小学。这里设有专为教室和学生宿舍供暖的锅炉房。在有暖气的教室里上课,这在当时的本溪县独一无二。因寄宿生男多女少,所以,女生宿舍安排了男生住宿。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吃饭睡觉时,学生们要学解放军集合排队。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还吸引了当地群众的目光。把子女送到这里上学,是他们的美好愿望。
军部凉亭与长廊
沟里沟外还活跃着一群英姿飒爽的女兵。她们工作训练的靓丽身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女兵把女孩的温柔、美丽和军人的威武、刚毅融合在一起,展现给了驻军官兵和当地群众。她们的欢声笑语沸腾了群山,落满了爱慕的眼光。
在沟里通信连,服役一批女话务员。她们声音甜美规范、流畅动听。在工作训练评比和比武考核中,巾帼不让须眉,多次夺冠并被沈阳军区评为”红旗电话站”,为连队和六十四军赢得了许多荣誉。
二三一医院(老照片)
网络照片
在沟外西山坡上,驻扎着曾划归六十四军管理的二三一医院。部队医院是女兵集中的军营。军中白衣天使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并勇于献身。她们对患者耐心细致、体贴入微,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病号。
二三一医院旧址
每当周六的下午,周末休息的女军医和女护士便脱下白衣大褂和军装,换上便装,早早来到小市车站,等待开往本溪站的溪田线绿皮火车。她们在车厢就坐后默默无声,仿佛进入甜蜜的梦乡,想象着与爱人和恋人重逢的美好时刻,憧憬着未来的幸福时光。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1986年六十四军军部移驻本溪市(1992年军部进驻大连。1998年被撤编)。
军部驻本溪市时的旧址
军部驻大连市时的旧址
军部在本溪小市的驻防,提升了本溪小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无比的荣耀。驻军部队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积极为地方做好事、解难题,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地方机关团体经常走进军营进行慰问活动,为部队官兵送温暖,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一切都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深情,推动了本溪小市双拥工作的开展。
军部在本溪小市的驻防,给驻军官兵和当地群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
无署名图片均为飞翔拍摄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