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留学

何以留学——讲述发生在英国留守的故事

随着欧洲疫情的爆发,在海外留学生群体中,对于回国还是留守成为最为热烈讨论的主题。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经过短暂和冷静的思考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呆在英国,开始过上了前期在国内没有赶上的禁足岁月。

清明过后,气温骤然上升。
清晰的记得是4月8号,上午10:30左右外出,趁着户外行人稀少,想去海边的海鲜小店买些新鲜的鱼虾,馋这一口了,带上口罩速去速回,在心里这样盘算着。
前几天还是拂面的小冷风,此时已悄然退却,那件厚羽绒背心的外套本想着用来抵御冬日最后的一点残喘,此刻,穿着它竟然感受到了一丝燥热。
最近,延续了一周的放晴天气,让蛰伏在家隔离的人,会滋生出一种本能,急切地想去亲近大自然的冲动。屋外的阳光看上去都透着温暖,泻下来被包裹着,天空也晴朗的格外的蓝,海鸥不间断的,高高低低掠过并发出喔喔呀呀的叫声。即使隔着口罩,也能嗅到春天的味道。
唯一遗憾的,是空气和呼吸被一层薄薄的口罩隔离。
在异国度过的第一个漫长的冬天,彻彻底底感受到了凄风和冷雨对于这个季节的青睐。接下来,每天早上升起窗帘,跑进眼里的是阳光普照的春天,心情也随之变得格外的明亮。于是,开始关注气温的变化,复活节临近的这周,早晚基本在12度左右,白天达到18度,可以完全摆脱冬装的束缚了。
房间内,每天因为开窗通风,这两天前后飞进了2只苍蝇,早先一只较小的被我干掉,另一只索性赖在房间足足超过24小时,就连夜晚关灯后,也还能听到令人烦躁的嗡嗡声,凌晨又因这声音而提早睁开了眼。抓过床头的闹钟一看,指针还停留在清早6:30。这只该死的家伙又开始了房间内的低空飞行,并伴随着独有的讨厌的声音,睡眼惺忪的我完全没了办法。索性起身提前拉开窗帘,让光亮透进来。打开只能开到10公分距离的窗户,指望着它能挣脱出去,省得我继续跟它斗气。继而又想想,去年生活在英国的整个夏天,好像都没有跟这家伙谋过面。
你看,被禁足的日子里,似乎连屋内的苍蝇也变成了可以被书写的人物。最终,这个被人嫌弃的东西,还是丧身在我手中落下的报纸下。

自从3月13号,大学正式通知开始上网课,英国首相正式号召民众禁足在家以来,已将近一个月。幸好每天可以学习、读书、看视频或电影,让憋闷的日子也能保持着充实。
心里一旦踏实,就如同在内心被一寸透过门缝的光照亮着。
没有做笔头的规划,习惯在脑子里打草稿,修改,然后等到自行批准,便开始实施。尽量要求每天过着计划之内的日子,不能平白无故地怀抱大把时光,却过出苍白的无力感。
我开始有步骤地复习大学课程,为论文作业在网上查找资料,这是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往往耗费一整天甚至更长,但是清晰地感觉到时间和精力付出后的那种宽慰和有力感。阅读或收看资料视频的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拓展了知识结构。
另外,每天晨起先是收听手机上的英文新闻外刊,每次一篇,然后做整篇朗读录音、矫正,直到达到90分以上的效果,然后扔到特定学习群中分享。再利用零散的时间,把新闻外刊上的生词和词组,做复习和电子笔记抄写。
夜晚临睡前,通过手机阅读一篇英文原著的连载章节,先是生词,再到阅读和回答问题,最后环节查看此篇的讲义分析。然后带着满足感,关灯睡觉。这两件赋能的事情,几乎每天雷打不动。
我呢,给自己列出了一份近期要看的电影资料名单包括纪录片、短片,自然也涵盖英国BBC电台那些经典的纪录片。题材涉猎广泛,经典的、写实的、战争和政治方面的类型都有涉及。每看完一部后,就用笔在影片前打个红色勾勾做标注。计划着对于那些能给我学业和思考带来益处的片子,包括知识层面的拓展或是英文水平的提高,日后再去花时间回顾。不定时的坚持下来,每当看到笔记本上记录的名单在加长,一种收获满满的富足感便油然而生。

吃饭问题,估计是围绕每一位留学生们身边的大事件之一。
我会选择一日两餐的方式。
早饭通常是牛奶麦片,鸡蛋和面包。当然,也会经常倒换着鸡蛋的吃法,水煮或是煎蛋。麦片里也会加入干果和香蕉切片。偶尔也会把红薯一切为二的蒸着来吃。至于面包,一般会用烤面包机烘烤的脆而不焦,再把煎蛋铺在上面。如果轮到吃煮蛋,面包片上就抹豆腐乳。
晚餐,尽量倒倒花样避免单调,多数时候是米饭再加一样炒菜,我不恋肉,以素菜居多,主打豆角、西红柿、西芹、包菜和黄瓜。偶尔,也会炖炖土豆牛腩,做一盘宫保鸡丁什么的。也穿插着吃吃汤面和水饺。汤面一般是挂面;饺子则是从当地中国超市买来的速冻饺子,多半是韭菜大肉或香菇绿菜馅的。不过每次在饺子蘸汁上,肯多花点时间,辣椒面和切碎的蒜末混合后油泼,然后倒入提前拌好的酱油和醋汁里,一边吃饺子,一边也会就着两三瓣生蒜。增强抵抗力的同时,也能满足北方人吃面食的饮食习惯。
特殊时期,外出去超市的频率不得不做调整。加之房间里的自带冰箱体积小,一般是一个星期外出采购两次。考虑到去大超市购货,人多时间耗费长,欧洲人又没有带口罩的习惯,病毒感染的机率可能反而会提高,索性就在不远的连锁超市解决所需。
留守的另外一位小伙伴,属于长期宅着不出门的类型,不得已也是一周外出采购一次,会约我一同前往距离市区较远的大超市,这也是我可以跟外界交流的时机,所以不会被我错过。每周的采购,顺便也会换着品种挑选一束鲜花回来,细心地修剪后插入玻璃花瓶,让它们在我这间不到20平米空间的窗台上盛开,默默地散发着美丽而坚定的力量。

每天如何增加走路的机会,也是计划内的一件大事。
刚开始不出门的日子,几乎不间断地到租住公寓内的健身房跑步。每次一定带好口罩和手套,进出电梯和需要接触按钮开关之类的事情,统统都用牙签或餐巾纸替代。
有时会遇到健身房里跟我一样坚持锻炼的外籍同学,最多时同时有3个人在不算大的空间里活动。幸好房间内共有7扇窗户,我统统都打开保持空气流通,也规避了密闭空间里可能感染的风险。
几次下来,大致清楚了那几位同学健身的时间规律,就尽量在彼此可以错开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锻炼。所以多数时候完全是一人承包了整个健身房,倒也轻松乐哉地完成每日10000步数的跑步计划。唯一特殊的是,带着口罩跑步确实也尝试到了呼吸憋闷的体验,习惯后倒也能适应。
为了确保安全系数,把平时做器械的环节省掉了,主要担心器械可能带来的病毒传染。如果不出门,我的房间里也备有瑜伽垫,可以经常做做四肢伸展或简单的瑜伽。
在英国留学的日子里,日常锻炼的坚持,自我驱使着养成了一种习惯。很是感谢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变化和行动上的付诸。

谷雨过后,气温持续回升,每天迎接的都是万里晴空的日子。于是尝试外出步行到海边走走,坐坐,晒晒太阳。
当然,尽量有意识地躲避跟外人面对面行走和彼此距离的保持,做到“social distancing”。
走到比较空旷的空间,则会摘下口罩,舒畅地呼吸和欣赏春天的景物,身心立刻被赋予了惬意和放松的能量。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宁静安逸的南部小城,也是英国皇家海军重镇,拥有一片广阔美丽的南海。短暂的户外停留,让我的身心得以在大自然中徜徉。

理发,在这个时期也会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是幸运的,考虑到在英国理发价格贵,所以刚到没多久,就从超市买了理发工具找有同样需求的同学相互理发了,再发展到后来可以自己给自己理,无意间收获了理发的本事。
因为本身没几根头发,所以丰衣足食就俨然变成了一件零负担的事情。就这样,基本可以保持两周一剪的习惯,一次耗时也就大约10分钟的光景。每当这个时候,会莫名地庆幸自己拥有的稀少毛发了,劣势竟然翻转成优势了。

带着口罩去超市和外面行走,还是会被有些当地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即使我的目光没有跟对方接触,透过余光还是能感受到那种不解和轻视的眼神。
说起口罩从初初准备到终于戴起来,也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到鼓起勇气去实施的过程。
碰巧自己还备有几个最早从国内带来的过冬的口罩,由于疫情在欧洲的出现,最初还只是凤毛麟角的案例,再到从各种媒体新闻里,接连不断看到的歧视和亚裔的留学生被殴打事件在不同欧洲国家逐渐抬头,也就一直没去想主动佩戴。
后来,通过关系亲密的同学,拿到了20个对方的家长从国内寄来的医用口罩,于是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随时准备着。
3月初,疫情逐渐扩散,英格兰地区感染人数日益增加。看着每周的礼堂里进展的大课,同学们密集的程度和身处密闭的空气不流通的空间,这种恐惧的担忧也开始与日俱增。
终于,我鼓起勇气尝试走出家门的时候,带上口罩。那个给我口罩的亲密同学也积极响应我的举动,我们共同带起口罩,一同上课或去超市。这个过程也就持续了一周,就正式收到了大学发来的邮件,改上网课。
英国的学校,也陆续开始自主地关闭改为网上授课,直到英国政府最终官方通知关闭所有的院校。戴口罩出门,俨然已经是中国留学生必备的一件事情。
我又有幸,得到了另外一位同学的20只口罩的援助,听说是浙江诸暨市的侨联给所有在海外留学生的当地家属特意邮递的。
但是英国当地的民众,依然我行我素,戴口罩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普及或是被政府强制。星星点点在大街上或超市里遇到戴口罩的,也只是个别上年纪的老人们。所有开放的超市和药店,工作人员依然是素面,至于戴一次性手套的现象更是微乎其微。既然无法认同,那就只有做好自我保护了。
在英国凡是有大学的城市,各自的中国学联都有秩序地建立起微信守护群,给所有留守的或暂时留守的大留学生或小留学生们营造一个集体的温暖氛围,并积极地在筹措中国大使馆对各国留守的大学生们准备的健康爱心包。
群里的同学,也放佛一下子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叽叽喳喳的各种交流也在热闹地开启,各种话题,各种表情,夸张点说,一天24小时的占据着,好像从未有过的亲密。
同时,留守群体相关的家长守护群也被迅速建立起来,我寻思我有着学生和家长的双重身份,于是也毫不犹豫地入了群,也想看看国内家长们的各种反应和声音,从时不时发到群里的对话和交流,能明显感受到部分家长们的担忧和不安,甚至个别家长会寝食不安。
刚建立初期,守护群里也会有人通过各自的渠道,开始兜售各种齐全的防护用品和卫生清洁品,货源都是来自国内。价格虽说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但是确实都以赚钱为目的。我也没忍住,花了200元人民币买了一盒送货上门的100只一次性手套,临了,还付了5磅送货师傅的出车费。

英国的疫情蔓延和确诊及死亡病例在逐日递增,终于在复活节前后,达到了破万的死亡数。
对于关注疫情的世界舆论,又是一次再次被上扬的媒体宣传,国内的网上报道更是铺天盖地的给予了报道。突然之间,我开始心生怜惜,对于被报道的一些无力感的做法和面临的困境也能在内心给予同情和理解。
感同身受,似乎只有当你成为事件的局内人时,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心情的传递和变化。
就像女王发表演讲时说到,“这是一个坚忍、自律、富有从容乐观的决心和团结精神的民族”,相信这个国家一定能坚强地迈过这道坎。

随着疫情的日渐升温,留守学生们的恐惧及不安的情绪较之前相比,反而没有那么强烈了,并慢慢地趋于平静。
群里的交流呈现明显的降速态势,彼此分享何时计划回国的声音也在降低。对于国内某些哄抬机票售价的行为和事件,也少了群情激愤的分享和埋怨。
想想,一是可能渐渐习惯了目前面临的状况,二是可能也愈来愈趋于理智地去看待眼前发生的国际疫情。
从恐慌焦灼、不适应到开始慢慢地接受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让留学生的群体在整个事件的发酵中发生着变化,或是一种被迫成长,这倒也不失是一件坏事。
中国大使馆的健康爱心包的运输和发放,也在英国的各个城市逐渐落实,我所在的城市,正式通知了发放和领取的具体日期。
群里的领取和安排被学联组织地井然有序,比起曾经的工作岗位某些具体的重要事件的计划和落实,也没有像这些同学们如此细心和周密的安排。
爱心包的发放,在世界各国政府里,也只有中国政府实施了这件有温度、有情怀的措施。作为理智和成熟的留学生,大家都是心怀感谢地期待着,以及朋友圈中晒出的满满谢意。

我的笔也简单记录下了身边仍在留守同学们的生活片段。
我的一位远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兄弟,疫情期间几乎完全隔离在家。每天的膳食,按照他的叫法——“一锅焖”。就是把蔬菜、牛肉片和米饭一起放在电饭煲里蒸,等熟后加入老干妈拌拌。他说,只要能保证每天不被饿着就已经很满足了。一个多月下来,他告诉我说瘦了。原本公寓内是有共用厨房的,但其他几名外籍同学也在使用,对于他们不带口罩的担忧,和平时厨房卫生习惯的不良保持,让我的这位同学对厨房也弃而远之。总之,按他的话来讲,这是一种煎熬的生活。
另一位来自贵州的女孩子,开始练习起画画。不完整的并带着稚嫩的油画在朋友圈里晒出。我会觉得很真实,这是一种勇气和尝试,在特定时期是一件对她有意义的事情。也许疫情过后,她会收获另外一种兴趣,能伴随她去打开另外一扇窗户的能力。
还有一位来自浙江小城的同学,平时喜欢骑行去海边。这是一件对于他非常放松的活动,乐此不疲。平时他闲不下来,最怕空守在屋。多次订好回国的机票,也像是买彩票似的,到头来都还以他大大的失望。如今,能外出骑行去趟超市,绝对是一件超级开心的事情,有一种被囚禁后去放风的感觉。
其实,还有太多极简的、平常稀松的故事,每天在我的周围真实地演绎着。他们就像我一样,都因留守各自去选择和做着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扮演着各自故事中的主角。

我继续做着可以让自己的厚度增长的计划,开始去加强和活跃思考,试着多维度地去审视周边发生的现象,试图去发现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从课程和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获取帮助知识增长的渠道或平台,有意识地去发现不同领域的事物及现象,都让我有了丰盈的得到。
有了更多时间,也开始盘算起未来的就业,试着打开视角去发现更广袤的天地,如果适合我,碰巧也是我感兴趣的领域,那将会是一件幸事。
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特殊时期,或许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去“得到”。虽然我是一名无神论者,但也会想说,也许这是老天给的长假,需要好好的享受吧。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或许都会遇到最艰难的一段岁月,才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有皱纹的地方,只表示微笑曾在那里呆过。”

这段时间,我的手机里播放频率最高的一首歌曲是“Amazing Grace -奇异恩典”,一首经典的福音歌曲,有几句这样唱到: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本身所传达出的力量,常常会让我受到鼓舞。音乐本身不会成为驱走病毒的疫苗,但是它能给人们内心输入一股暖流。留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场不可回避的冒险,同时,也是一次生命和历史的见证。
窗台的玫瑰依然在开放,呼吸着,带着刺,在时间里静静地盛放。
谨以此篇,跟所有海外留守的留学生们分享。
———— / 图片分割线/ ————

本文所有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英国留学中心投稿邮箱
ukstudy666@outlook.com
◆◆◆ ◆◆
关于英国留学如果有疑问可添加英小伦好友详询
更多热文
英国学费|英国住宿费|生活费
新PSW签证|雅思成绩排行榜英国大学吐槽大会|留学生诈骗英国博士|英国本科|英国硕士杜伦大学|帝国理工|牛津剑桥CUG英国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英、美、澳3国留学利弊分析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