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别人家孩子更优秀,都怪家长这几点没做好。

文 / 孟妈
图 / 网络&孟妈
01
期末成绩出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孟子有三科成绩没满分,只拿到了五个A+,我有点郁闷,把全家出游的计划,改成了给孟子突击补习。
这件事却招来了孟爸的强烈反对,觉得我太计较孩子一时的成绩,目光不够长远。
孟爸觉得,“赢在起跑线”的说法本身就很荒谬,人生的起跑线如果一定要找个起点出来,岂不是要从投胎就开始比较?人生处处是起跑线,衡量孩子的可以是人品、兴趣特长,成绩绝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但相比于孟爸的佛系,孟妈的想法更加激进,孟妈是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走过来的,是成绩改变人生的亲历者。
社会分配给每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跻身金字塔的顶峰,才有机会拿到更好的资源,欣赏最美的风景,享受一路畅达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什么都佛系,什么都不在意,用这样的态度教育孩子,以后都要受埋怨的。
我俩互相无法说服,孟爸给我讲了他亲戚的故事。
02
孟爸最羡慕的堂哥,高考得了全校第一,浙大毕业后,又保送到交大硕博连读。
然而堂哥并非是标准的好学生,相反初中时他一直是班上的吊车尾,抽烟喝酒打架全沾,中考败北差点没学上。
换做是孟爸家,怕是他小命都被打折几条,堂哥家却只是围坐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堂哥表示还想读高中,家里便辗转关系,把他送到外省某个学校去寄读。
孟爸说:“孩子是小树,父母就是园丁。孩子成长的过程总会有各种枝枝杈杈,被修剪成什么样,取决于父母的引导。”
堂哥父母的引导,造就了他的今时今日。
同样是考差了,孟爸家二话不说先打一顿,堂哥家却会悉心地坐下来一起分析问题。课外兴趣爱好也是,堂哥喜欢看化学论坛,整天在家里捣鼓各种瓶瓶罐罐,好几次把家里厨房都炸了,堂哥父母非但没责备他,还买了几个灭火器回来,鼓励他继续尝试。
“堂哥家的氛围,始终是相信他会有所成就。”
堂哥的成长,印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你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你相信孩子会有成就,并这样潜移默化地给他暗示,一切便会朝着你相信地方向发展。相信就会看见。
03
孟爸的话,我其实还有些不忿。直到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的点映,电影里马皓文教育儿子马飞的方式,让我恍然意识到,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张白纸,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父母给了他颜色和形状。
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无法教育的孩子。
同样是从顽劣孩童到社会栋梁的转变,马皓文与马飞这对父子,充分地体现了“相信就会看见”的定律。
马飞曾经是班上的吊车尾,老师眼中的恶劣学生,班主任甚至放话:“煤球再怎么洗都不会变成钻石”,从内到外地把马飞贬斥的一无是处。
然而面对这样的孩子,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从未想过放弃儿子,相反他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将马飞培养成栋梁之才。
马皓文的一些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正向成长很有参考意义,我总结了几点出来。
一:给足孩子鼓励,营造让孩子自信成长的环境。
电影里马皓文对马飞说过最多的话,莫过于“爸爸相信你”。马飞成绩不好,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废物,甚至包括他自己。
但父亲马皓文却坚信儿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还和年级主任打赌,儿子一定能考进年级前十。期间他不断地鼓励儿子,用言语帮他建立信心,马皓文说:“也有人会说你是笨蛋、蠢货、废物,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相信你不是”
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帮马飞重新拾回信心,后来马飞突飞猛进的进步,离不开马皓文对儿子的鼓励和自信培养。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要做好言传身教。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父母则是照镜子的人。想要孩子拥有什么优秀的品质,父母率先要做好示范准备。
马皓文希望儿子永远不放弃对生活的探索与努力,所以在被同监狱的人寻衅时,即便在泥地里摸爬滚打数次,他还是坚强地站起来。他告诉儿子,永远不认输。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马皓文的一生满是悲情,他却并未因此意志消沉,相反无论多大的风浪朝他扑来,马皓文都能用更大的力量抵挡回去。马文也从父亲的身上,学会了“永不服输”的精神。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潜移默化的环境比填鸭式教学,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掌握。
三:发掘孩子的兴趣,比一味强调成绩更重要,要学会因材施教。
马飞对航空航天感兴趣,马皓文便陪他去看飞机起飞,鼓励他朝梦想进军。同时马皓文也教给儿子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他鼓励马飞一定要有梦想,并为之终身努力:“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他还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成地球上的任何事。”
没有不聪明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和老师。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才。
四:放低姿态,多和孩子沟通,多表达自己的爱。这辈子做父母做孩子都是第一次,要共同成长。
一如马皓文所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也会犯错”一样,许多中国式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难免高傲,总是站在“我不会有错”的立场上。然而父母和孩子,这辈子都是第一次,摩擦中势必会存在一方的错误,父母要学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不是让孩子始终处在担心犯错,觉得自己总有问题的环境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这四点其实做家长的都懂,只是实践起来很难。这也刚好成为我们与“别人家的父母”拉开距离的关键。每当我们批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时,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身为父母的我们,真的做到位了吗?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制定的人生目标,真的是他感兴趣的吗?
只有做到父母与孩子朝着相同的方向,共同努力,才是对孩子真正有意义的正向教育。这些都是《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给我的启迪。
04
回归我和孟爸最初讨论的问题,孩子人生竞争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我们会不会只顾着让孩子赢在发令枪响起的一瞬间,却忽略了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不光有起跑线,还有值得孩子去终身为之奔跑的天际线。
俞白眉在接受采访时说,就他多年来的经验而言,“这个社会的竞争一点都不激烈。”
因为无论哪个行业,都只有5%的人是真心热爱这项事业的人,其余的不过是为了找份工作谋生计罢了。在这样的行业中,竞争怎么会激烈?
而我们做家长的,省衣缩食为孩子报的那些补习班,又有多少真的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想起我还小的时候,家里风里来雨里去的送我去学笛子,然而后来因为升学压力就放下了,学了六年,如今我连笛子有几个孔都记不得了。
就像马皓文说的,在没找到人生的目标前,所谓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用的。人生是孩子的人生,我们做家长的不该、也不能去替孩子做那个决定的人。
把自由和充足的成长空间,交还给孩子;把手机放下,在孩子的成长中多一点陪伴;同时用肯定取代否定,用鼓励取代求全责备……
这些都是电影里,马皓文和马飞交给我的“补习课”。光阴如梭,且不可在迷茫中一错再错。真心建议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带上另一半,带上孩子去影院一同感受这场跨越三十年的亲情课。

-END-
孟妈
90后“小鲜妈”,爱生活、爱分享,爱孟子也爱孟子他爹。笔耕多年,积累了近75万粉丝,和各位宝妈分享最新最潮的带娃姿势,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婴内容。
2019 / 07 / 16 星期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