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成都,画面1981

成都,画面1981
作者 ▏平叔

网上看见一组有关成都的图片,都是我很熟悉的场景,于是就一张一张的翻看,一幕一幕的回忆……
照片是美国摄影家比尔·霍克(Bill Hocker)拍摄的。时间是1981年。
改革开放前后,比尔·霍克游历中国各地,也来到了成都,于是才有了这些弥足珍贵、可供我们一起回忆的老照片。
在此,我们应该特别感谢比尔·霍克先生。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比尔·霍克的镜头一起回到1981年的那个成都
伟岸的毛老人家雕像前,身着白衣蓝裤制服的交警正在认真地比划着指挥的手势。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虽然已经进入八十年代,但人们的服装色彩依然单一,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
那时,这一带还被称为人民南路广场,沿着人民南路一直向南走,最多也就走到火车南站就到头了。
老人家脚下有个红色条幅,可以看到的只是“央周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我可以把它弄全了,补齐应该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这句话我最早是听周总理在1974年讲的,听了好多年,所以印象很深。
毛老人家塑像背后,也是古皇城的旧址。皇城被毁之后修建了一座苏式建筑,名曰“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也就是现在而今眼目下的“科技馆”。
文革结束之后,这里变得不再那么神圣,于是就经常在坝子里面搞些商业活动,经常堆一些物质等等。
多云的天空,秃秃的旗杆,多少有几分落寞的气氛。
成都的大街上,熙攘穿梭的自行车、三轮车。从街旁巨幅宣传画中可以看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是那时的热词。
搭脚手架画巨幅宣传画是街头一景。后来听我一位画家朋友说,大画其实是很不好掌握的,许多人都得打上格子才能不失比例。
图中这两个人,弄不好也许就是某某或某某某著名画家。
毕竟成都从来就是文化气氛很浓厚的藏龙卧虎之地。
那时,成都的文化气息四处可在,比如小人书铺子。那时的孩子放学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
同意的成都人举手!
成都人最爱的还是茶铺。沏一杯老三花,摆摆龙门阵,再打几把长牌,简直就巴适得板了!
不过,成都人最喜欢的还是在人民公园里面的鹤鸣茶铺喝茶。
看看喝茶的那些人的穿着有点意思,除了“夹夹儿”就是“蒋背”,简直是高度统一。
那时我们不懂撞衫,有穿就行!
不晓得是人民公园还是望江公园,一帮人正在锻炼。
八十年年代初流行过一阵五禽戏,估计中间那个撅勾子的就正在耍猩猩拳。
一个水龙头桩桩,专人管理,付费挑水。那二年成都人家上好多都是这样吃水的。
看挂了这么多的盐肉,小伙子又在打整肉肉,这里应该是个饭馆。
那时钱不多,但那时物价也便宜。我仔细分辨了一下窗户上那个小黑板,依稀可见甜椒肉丝三角五一份,鱼香肉丝三角五一份,沾水茄子五分钱一份……大家帮到雀一下喃!
不过那个时候的肉肉确实便宜,很长一段时期带骨肉都是卖七角七一斤,进入八十年代才卖到八角五一斤,但是不带骨头。
这张图片的外墙上写得很明白:
大肠五分钱一斤!
棒子骨两角钱一斤!
会不是会让人很梦幻?
是不是很诱人?
关键是那些猪肉,颜色绝对的纯情,肉质绝对的迷人。
一句话,绝对是成华猪儿的板相!
再来一张关于肉肉的。
那时的肉铺子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滴:肉按部位分割后挂在肉勾勾上,肉勾勾再挂在横在门前的圆木上。
卖肉的师傅身穿橡皮围腰,脚踏木屐,一杯俨茶伺候,然后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
那时吃菜或是去蔬菜店买,或是等着挑担子的,或拉架架车的小贩上门。图中的小贩估计正在幺秤盘子,看看是不是超重了。
有个细节,和下图一样,这架架车是属于比较低级版的,因为它的轮胎是不是充气的,而只是用橡胶皮包裹在轮毂上的,拉动起来要费力气一些。
好处当然也有,不怕扎胎。
那时,家家户户都是靠着蜂窝煤来生火做饭,所以搬运蜂窝煤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男娃娃最常见的义务劳动。
我注意到照片中这个叫“蔼园”的建筑,它应该是民国时期某个人物的公馆。
如今,随着铺天盖地入云高楼纷纷崛起,恐怕这“蔼园”早就是灰飞烟灭了。
当我一看见这张照片,一种极为熟悉的画面油然而生!
当年,谁家没有过这样时髦的篮子?
我家就有!
而且不止一个。
记不清楚这些篮子装过那些东西了,但我清晰的记得这个篮子的盖子不太好盖,得小心翼翼地才能扣严实。
木匠正在努力地干活儿!
他似乎已经做好了一个圆桌,正在做的应该是个单人床。
在他流汗的头顶有个白纸黑字的小广告,是个姓曾的中医师做的广告,具体内容看不清楚。
在他身后的房子里,白色的窗户引人瞩目,那年月这样的窗户多少有些洋盘外带小资的味道。
这家具是不是给他家打的?
那时,对喜爱的东西总是要想方设法予以保护的,比如给玻璃杯安排个塑料胶线编织的套,比如给自行车螺丝装个牙膏盖子……
那时自行车还属于“三转一响”行列,自然也需要保护起来,比如要与屁股直接产生摩擦的自行车座凳,于是也就要套个漂亮的外套。
图中墙上挂的这些,就是流行一时的座凳外套。
看小伙子笑嘻了,想必买卖不错。
图中所示的是气枪打靶的游动摊摊,那个年代的街头、公园里处处可见。
气枪子弹是铁钉样式的,上面栓有红色细绳,子弹由摊主给你上。
射击目标是前方匣子里的玩意儿,全打中了有奖,是个男孩子应该都喜欢玩。
后来游动的少了,基本是固定摊摊,就改成打气球了。
再后来,随着菜刀上街有变凶器的可能,射击摊摊也就不让再摆了,再摆,弄不好就要吃官司。
我一直认为一个民族多少还是需要培养点尚武精神。一味地施行柔软滑顺的教育,结果弄得神州大地娘炮泛起。
等到敌人来了,娘炮莫非可以当炮使?
喜乎?
悲乎!
这个竹子做的车车很有年代感,不晓得乡坝头还有没得?
看不清这女人卖的是啥子,只觉得那男子不像是和女人是一伙的。
因为他娃右胳臂上好像戴了个红套套,像是执勤的。
忙碌的缝纫机摊摊。
那时,裁缝手艺好,来找的顾客就多,衣服剪裁完毕,就交给缝纫机。一个闻名于城的裁缝是可以集约许多专职踩缝纫机的。
我有个表姐就是裁缝,因为手艺好,就在牛市口一带家喻户晓。她就是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几片画片走天下,只裁不缝的牛人一个。
待成都西边诞生了个抚琴小区,一出手就买了两套住宅两个门市。
弄得我母亲大惑不解,连连发问,你的钱都是从哪弄来的?
卖坛坛罐罐、铁锅锑锅的地方。
我一直在研究右边那垒起几排、浅黄色的东东到底是啥子?
貌似有点像蜂窝煤炉子的内堂,又有点码不实在。
大家帮到看一下喃。
落地风扇居然要187元?不看这张照片,我已然是记不得了。
说实话,这个价格在1981年是够贵的了,估计吹出来的应该是台风!
谁还记得那一句吆喝:“三轮,等倒!”
三轮,曾是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是我们走街串巷兜风的一种惬意。
能坐在三轮车上行走于这个叫成都的城市,就是一种生活,一种贴近,还是一种沉浸;这与闷在地铁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斑驳的三轮车,也许只应该属于过去了的斑驳时代,就仅仅存在于一丝丝回忆之中……
八十年代初的成都,叉头扫把与扫地机和谐地并存,那街道却一直是恬静的……
1981年的成都,还是个守在西南低调的小城。
城里,是典型的西蜀民居建筑,而藏在这些建筑里面的,就是成都人特有的一种生活,也是只有成都人才懂得的舒服生活。
那就是安逸和巴适。
小街,坐在竹椅里的大爷,双脚搭在对面的小椅子上,一边看着报纸,一边打量着拍照的老外,完全是一种逍遥、安逸的形态……
老成都的生活,就是依托着这些文化、历史而一直延续的生活……
一个新城诞生了,同时也埋葬了一座旧城。
书上写了,这叫旧貌换新颜。
换个说法,也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里就不多说了。
需要说的是,我之所以要说感谢这个叫比尔·霍克的美国人,那是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影像,留下了可以凭吊的真实画面。
以此,我们可以凭吊成都消失的部分,凭吊模糊的历史,凭吊我们逝去的亲人。

END


返回顶部